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军

作品数:13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水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风
  • 3篇疗效
  • 3篇胶囊
  • 2篇心病
  • 2篇心绞痛
  • 2篇心绞痛患者
  • 2篇型心
  • 2篇型心绞痛
  • 2篇血性
  • 2篇血压
  • 2篇血瘀
  • 2篇血瘀型
  • 2篇治疗仪
  • 2篇偏瘫
  • 2篇缺血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疗
  • 2篇中西医结合疗...
  • 2篇中医

机构

  • 13篇天水市中医医...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作者

  • 13篇李建军
  • 3篇马小军
  • 2篇王志刚
  • 2篇曹宝国
  • 2篇刘惠娟
  • 2篇王国泰
  • 2篇陈亚民
  • 2篇董丽
  • 2篇马育鹏
  • 1篇孙红旭
  • 1篇窦彩萍
  • 1篇于占德
  • 1篇张天明
  • 1篇蔡勇
  • 1篇何周荣
  • 1篇孙惠红
  • 1篇李东峰
  • 1篇黄建平
  • 1篇曾宝国

传媒

  • 2篇甘肃医药
  • 1篇山西中医
  • 1篇新中医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世界中医药学...
  • 1篇甘肃省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淫羊藿-当归”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淫羊藿-当归”配伍在治疗骨质疏松症(OP)过程中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淫羊藿-当归”配伍有效成分及相对应的预测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 5个数据库获取OP靶基因,将以上5个数据库所获取的基因合并取交集,然后将“淫羊藿-当归”和OP的潜在作用靶点取交集,得到“药物-疾病”共有靶点。并用Venny 2.1.0作图工具找出映射,绘制VENN图;通过String 11.5数据库建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相关数据分析网络,筛选出核心靶基因;最后利用DAVID2021数据库对关键靶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并用微生信在线绘图软件对已分析的靶基因数据进行GO和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的可视化绘图。结果获得“淫羊藿-当归”药对涉及22个主要化学成分和129个蛋白靶点,OP相关基因1159个,映射后获得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74个;PPI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1B(IL-1B)、V-Jun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JUN)重组蛋白、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等可能是“淫羊藿-当归”药对治疗OP的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提示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向调控、基因表达的正向调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淫羊藿-当归”治疗OP作用主要集中在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白细胞介素-17(IL-17)等信号通路。结论“淫羊藿-当归”配伍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OP。
李志平李建军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骨质疏松淫羊藿当归
竭香定痛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竭香定痛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对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
曹宝国刘惠娟马育鹏葛健文王国泰陈亚民伏国庆马小军李建军
关键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文献传递
菊藤决明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目的:观察平肝熄风,补益肝肾类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以硝苯地平缓释片为基础治疗,对照组不再加用其它药物,治疗组加菊藤决明颗粒(野菊花、钩藤、石决明、杜仲、枸杞子、夏枯草、牛膝、生地等)...
李建军
关键词: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降压作用临床疗效
健脾化瘀方对脾虚血瘀型原发性肝癌患者AFP、CA19-9、CEA及KPS评分、QOL评分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通过检测健脾化瘀方治疗后脾虚血瘀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含量的变化及体力状况(KP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的变化,研究健脾化瘀方对脾虚血瘀型PLC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天水市中医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的脾虚血瘀型PLC患者8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即治疗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榄香烯及化疗药行肝动脉栓塞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健脾化瘀方联合榄香烯及化疗药行肝动脉栓塞术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肿瘤标记物AFP、CA19-9、CEA的含量及KPS评分、QO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FP、CA19-9、CEA含量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及QOL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QOL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FP、CA19-9、CE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及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方可以降低脾虚血瘀型PLC患者AFP、CA19-9、CEA的含量,可以升高KPS评分及QOL评分,从而起到治疗PLC的作用,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李建军张志明
关键词:健脾化瘀方AFPCA19-9CEA
红茂草胶囊对早中期肝癌的抑瘤效应及临床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红茂草胶囊对早中期肝癌的抑瘤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口服红茂草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每组以8周为1疗程,治疗8周后进行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的复查,评定治疗前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AFP、CEA、CA19-9、ALT、AST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BUN、Cr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红茂草胶囊联合西医治疗可抑制肿瘤效应,降低肿瘤标志物含量,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李建军王志刚葛健文
关键词:抑瘤效应
三位一体治疗仪联合豨蛇治瘫丸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梗死)100例临床观察
2019年
目的临床观察三位一体治疗仪联合豨蛇治瘫丸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2组患者均予以内科常规治疗。现察组加用三位一体治疗仪1次/d,每次30 min;联合豨蛇治瘫丸每次9 g,每日2次,10~14 d为一个疗程。2组均于治疗10~14 d后评定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评定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积分(ADL)、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 00%。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三位一体治疗仪联合豨蛇治瘫丸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有良好的疗效。
李建军王争胜葛健文
关键词:中风中西医结合疗法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螺内酯所致男性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2021年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抗心衰药螺内酯引起的男性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心力衰竭口服螺内酯引起的乳腺增生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仅予他莫昔芬口服治疗,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治疗6个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乳房情况(乳房肿块硬度、范围、大小、疼痛程度)及治疗前后血浆LH、FSH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68.9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LH、FSH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他莫昔芬治疗心力衰竭口服螺内酯引起的男性乳腺增生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LH及FSH水平。
李东峰张天明王志刚牛璐璐李建军
关键词:男性乳腺增生加味柴胡疏肝散他莫昔芬中西医结合疗法
菊藤决明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目的观察平肝熄风,补益肝肾类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以硝苯地平缓释片为基础治疗,对照组不再加用其它药物,治疗组加菊藤决明颗粒(野菊花、钩藤、石决明、杜仲、枸杞子、夏枯草、牛膝、生地等)。结...
李建军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药疗法
文献传递
补气逐瘀汤治疗119例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补气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际对照组纳入60例,治疗组纳入5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气逐瘀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4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3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0%。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较,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均有明显改善,CHO、TG、LDL三个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治疗前后除血浆粘度外其他血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血小板聚积率、红细胞聚集指数两项指标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补气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可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并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脂,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疗效显著。
李建军王争胜
关键词:气虚血瘀中风
竭香定痛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竭香定痛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对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
曾宝国刘惠娟马育鹏葛健文王国泰陈亚民伏国庆马小军李建军
关键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