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丽杰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通辽市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消化道
  • 3篇内镜
  • 3篇化道
  • 2篇上消化道
  • 2篇消化道出血
  • 1篇影像
  • 1篇影像技术
  • 1篇诊治
  • 1篇止血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曲张
  • 1篇胃镜
  • 1篇胃镜分析
  • 1篇胃镜检查
  • 1篇下止血
  • 1篇消化性溃疡
  • 1篇小肠
  • 1篇小肠疾病
  • 1篇隆起型
  • 1篇隆起型病变

机构

  • 4篇通辽市医院
  • 3篇通辽市铁路医...
  • 1篇通辽市第二人...

作者

  • 4篇赵丽杰
  • 3篇张晓天
  • 1篇郝玉川
  • 1篇刘志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128例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特别是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8例OMOM胶囊内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受检者阳性检出率77.34%(99/128),其中小肠疾病占60例,小肠外疾病39例。胶囊内镜检查时间平均为473min,食管内通过时间平均为96s,胃内通过时间平均为52min,小肠内通过时间平均为249min。在检查记录有效期内胶囊内镜通过回盲瓣进入结肠内117例,11例发生胶囊滞留,其中1例糖尿病患者胶囊滞留于胃内,2例胶囊滞留于小肠内肿瘤造成的肠腔狭窄处近端,经手术取出,8例由于肠蠕动减弱胶囊滞留于小肠内。126例胶囊在检查结束后3d内均顺利排出体外。结论国产OMOM胶囊内镜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无痛苦,对小肠疾病检出率高,尤其适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张晓天赵丽杰
关键词:胶囊内镜小肠疾病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蒙古族聚集地区消化性溃疡2298例胃镜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蒙古族聚集地区消化性溃疡(PU)的发病特点。方法对17年间15826例内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消化性溃疡检出2298例,检出率14.52%,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1376例(59.88%),胃溃疡(GU)739例(32.16%),复合性溃疡(CU)183例(7.96%)。男、女检出率分别为18.53%和8.06%,蒙、汉族检出率分别为18.43%和13.15%。结论该地区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男性多于女性(P<0.01),DU高于GU,蒙古族高于汉族(P<0.01),好发于秋冬和冬春之交。
张晓天郝玉川赵丽杰刘志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蒙古人种胃镜检查发病特点
不同影像技术对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CT、胃镜、上消化道造影、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6例考虑为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患者,分别行B超、CT、胃镜、上消化道造影、超声内镜检查,同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上述影像学方法诊断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准确率,探讨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最佳诊断方法。结果 B超、CT、胃镜、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诊断准确性分别为48.5%、62.8%、78.2%、89.7%;对病变性质诊断方面,间质瘤、囊肿、脂肪瘤、癌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超声内镜显著优于普通胃镜(P<0.05)。结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诊断的准确率高于B超、CT、胃镜、上消化道造影等其他影像技术,同时还能确定病变的性质及病灶周围结构情况,是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中诊断价值最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张晓天赵丽杰
关键词:影像技术超声内镜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的诊治
2005年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的诊治意义及价值.方法: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内镜检查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止血方法,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结果:191例患者中,182例明确诊断,确诊率97.6%.并对其中63例内镜下可见活动性出血灶的患者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有效58例,再出血5例,止血有效率为92.1%,再出血率为7.9%.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急诊内镜的诊治是安全可靠的,确诊率和止血率很高,再出血率相对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张晓天赵丽杰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内镜下止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