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老年
  • 4篇护理
  • 2篇老年患者
  • 2篇痴呆
  • 2篇痴呆患者
  • 1篇血症
  • 1篇院内感染败血...
  • 1篇置管
  • 1篇锁骨下
  • 1篇锁骨下静脉
  • 1篇锁骨下静脉置...
  • 1篇套管针
  • 1篇特色护理
  • 1篇通气
  • 1篇吞咽
  • 1篇吞咽障碍
  • 1篇品管圈
  • 1篇轻中度
  • 1篇专科
  • 1篇自理

机构

  • 5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镇江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吴小梅
  • 2篇奚艳
  • 2篇王微
  • 2篇王璐璐
  • 1篇徐媶
  • 1篇黄德文
  • 1篇王慧慧
  • 1篇魏小飞
  • 1篇汤娟
  • 1篇王燕
  • 1篇吴晓苏
  • 1篇邵灵燕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护理研究(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专科特色护理在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专科特色护理对提高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自理能力,减轻其抑郁程度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52例,提供志愿者亲情服务、看图说话、音乐疗法、追忆往事、老年学习坊、益智游戏、手指操训练等。实施前及实施后9个月、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定其自理能力,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抑郁程度进行评定。结果轻度老年性痴呆患者实施9个月自理能力分级显著提高(P<0.05);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实施前后自理能力分级虽无显著变化(P>0.05),但亦未恶化;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实施9个月后SDS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实施专科特色护理提高轻度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吴小梅吴晓苏王璐璐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自理能力
不同鼻饲方法对机械通气长期肠内营养老年患者误吸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4种鼻饲方法对机械通气长期肠内营养老年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对25例机械通气长期肠内营养老年患者分别采用4种鼻饲方法:①方法1:半坐卧位,置管长度从耳垂→鼻尖→剑突的距离延长10cm,推注速度为15mL/min;②方法2:仰卧位,置管长度和推注速度同方法1;③方法3:置管长度从耳垂→鼻尖→剑突的距离,卧位和推注速度同方法1;④方法4:卧位和置管长度同方法1,推注速度为25mL/min。观察采用4种方法患者误吸发生情况。结果采用4种鼻饲方法患者发生误吸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方法 1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其他3种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鼻饲时抬高床头,推注以10~15mL/min的速度喂食,置管的长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预防机械通气长期肠内营养老年患者误吸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吴小梅王微奚艳王璐璐
关键词:鼻饲肠内营养机械通气误吸
老年痴呆患者及护理者的健康教育被引量:1
2008年
吴小梅
关键词:老年痴呆健康教育
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CVC)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5例老年危重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55例)和CVC组(50例),比较两组平均穿刺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平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ICC组平均穿刺时间少于CVC组;PICC组置管一次性成功率高于CVC组;PICC组平均留置时间长于CV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的发生率PICC组与CV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ICC置管留置时间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满足了老年危重患者治疗的需要,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徐媶奚艳吴小梅汤娟
关键词: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老年危重患者
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评价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78例伴吞咽障碍的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护理,康复组另外给予康复训练,在入院时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康复组病人的吞咽功能及摄食情况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能力,减少并发症。
邵灵燕吴小梅黄德文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老年院内感染败血症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院内感染败血症危险因素与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68例院内感染败血症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68例院内感染败血症老年患者中,危险因素诸多,包括严重的基础疾病、侵袭性诊疗操作、激素应用及大剂量化疗、长期反复住院、长期及联合使用抗生素等。结论老年院内感染败血症危险因素多,病死率高。主要护理对策是应用营养支持疗法;加强基础病护理;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消毒隔离,改善病房卫生环境,防止交叉感染;遵医嘱合理、正确用药;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验。对提高疗效及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控制院内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吴小梅王慧慧魏小飞
关键词:老年人败血症护理对策
品管圈在降低老年患者套管针非预期拔管率中的应用
2014年
品管圈活动(QCC)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1],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2]。QCC组建的目的是通过定期的选题会议和活动提出、讨论、解决和改善工作中的重要问题[3],
吴小梅王燕王微
关键词:QCC老年患者套管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