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俊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凋落
  • 3篇凋落物
  • 2篇凋落物量
  • 2篇亚热带
  • 2篇甜槠
  • 2篇甜槠林
  • 2篇物量
  • 2篇阔叶
  • 2篇阔叶林
  • 2篇归还量
  • 2篇常绿
  • 2篇常绿阔叶
  • 2篇常绿阔叶林
  • 1篇氮沉降
  • 1篇亚热带常绿阔...
  • 1篇亚热带林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动态
  • 1篇养分归还
  • 1篇养分归还量

机构

  • 5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5篇徐小牛
  • 5篇徐俊
  • 3篇李茂
  • 3篇田地
  • 2篇陶晓
  • 1篇张驰
  • 1篇崔珺
  • 1篇黄兴召
  • 1篇张林
  • 1篇刘露
  • 1篇余鑫

传媒

  • 2篇土壤通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梯度氮沉降对亚热带甜槠林凋落物及养分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分析不同梯度氮沉降作用下亚热带常绿阔叶甜槠(Castanopsis eyrei)林凋落物量及养分变化规律,从而为亚热带地区氮沉降研究提供数据参考与理论依据。[方法] 对安徽省仙寓山地区设置不同梯度施氮对照试验,长期实地监测甜槠林凋落物量及其养分的响应状况。[结果] 凋落物量大小顺序为:高氮加磷(HN+P) 〉 低氮(LN) 〉 高氮(HN) 〉 对照CK,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是落叶量LN与CK之间差异显著(p=0.023)。各处理凋落物量的月变化模式均呈双峰型,分别在4和11月达到峰值;凋落物中各组分所占比例从大到小均为:叶 〉 果 〉 枝 〉 碎屑 〉 花 〉 皮;施肥处理不同程度上改变了落果量的比重:HN+P(27%) 〉 HN(25%) 〉 CK=LN(23%)。甜槠林C,N,P,K,Ca,Mg这6种大量元素的养分年归还量共计:HN+P 4.62 t/(hm^2·a) 〉 CK 4.44 t/(hm^2·a) 〉 HN 4.17 t/(hm^2·a) 〉 LN 3.96 t/(hm^2·a);不同处理各养分(K除外)归还量均表现为上述关系,且HN+P与CK之间的N,P的养分归还量差异显著(p=0.047;0.023)。对于各组分而言,落叶的养分归还量占年养分归还量的52%~58%。[结论] 模拟不同梯度的氮沉降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甜槠林凋落物总量的大小及其组成比例,且影响到其他养分的吸收及归还量。
徐俊李茂刘露田地徐小牛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模拟氮沉降养分归还量
模拟氮沉降对甜槠林分凋落物及主要养分归还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选取亚热带典型的常绿阔叶甜槠林为研究对象,从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进行模拟氮(N)沉降试验,以探讨甜槠林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对N沉降的响应。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0 kg N hm-2a-1),低氮(LN,50 kg N hm-2a-1),高氮(HN,100 kg N hm-2a-1),高氮+磷(HN+P,100 kg N hm-2a-1+50 kg P hm-2a-1),每个处理重复3次。在模拟氮沉降2 a后,于2012年7月开始收集各样地的凋落物样品,分析凋落物及其养分归还量。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凋落物量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氮沉降增加没有显著提高林分凋落物产量;不同处理落叶、落枝中N、P、K、Ca、Mg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表明氮沉降亦没有显著增加凋落物各养分含量;模拟氮沉降处理均增加了各养分元素年归还量,但不同元素对N沉降的响应不同。N、K和Mg年归还量与CK存在显著差异,而P和Ca年归还量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
张林李茂徐俊田地张驰徐小牛
关键词:甜槠林凋落物归还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氮磷添加对苦槠次生林凋落物量及其养分动态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中国是全球高氮沉降区之一,氮沉降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为了探讨氮沉降增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选择苦槠次生林开展氮磷添加试验,以揭示其凋落物生产及其养分归还对氮磷添加的响应。笔者采用野外模拟试验,设计4种处理,分别为对照(CK)、磷(P)、高氮(HN)和高氮加磷(HN+P),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表明:通过1年的试验观测,经P、HN、HN+P处理后,年凋落物量分别为8.69、8.11、9.41 t/hm2,明显高于对照林分(7.68 t/hm^2);P、HN、HN+P处理均增加养分归还总量,大小顺序为:HN+P>P>HN>CK,氮磷添加同样增加了N、P、K、Ca、Mg的年归还量,大小顺序为:N>Ca>K>Mg>P。研究表明,氮磷添加均提高林分凋落物量和养分归还量,高氮加磷有助于维持土壤氮磷动态平衡,显著提高凋落物产量。
李茂徐俊田地余鑫徐小牛
关键词:凋落物苦槠亚热带林
城市绿地土壤呼吸特点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3
2016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绿地土壤呼吸对城市及全球碳循环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为研究城市土壤呼吸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选取城市主要绿地类型(校园绿地、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工厂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近两年的动态观测。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土壤呼吸变幅为0.72~5.59μmol m^(-2)s^(-1),其中居住区绿地土壤呼吸范围为0.72~2.39μmol m^(-2)s^(-1),工厂绿地土壤呼吸范围为1.73~4.10μmol m^(-2)s^(-1),公园绿地土壤呼吸范围为1.95~5.59μmol m^(-2)s^(-1),校园绿地土壤呼吸范围为1.85~5.09μmol m^(-2)s^(-1);绿地类型,月份及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影响显著(P<0.05);持续降水后,土壤含水率对土壤呼吸产生显著影响(P<0.05)。0~10 cm土壤有机碳、NO3-N,全P含量及细根生物量(R<2 mm)与土壤呼吸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呼吸呈显著负相关(P<0.05)。
陶晓崔珺徐俊徐小牛
关键词:城市土壤土壤呼吸绿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环境因素
利用结构方程解析杉木林生产力与环境因子及林分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7
2017年
通过收集155篇644条杉木林生产力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杉木林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均降雨量、年均温度、林分密度和林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杉木林净生产力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和0.378。杉木林净生产力与林龄和林分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2和-0.408。结构方程模型较好的解析了杉木净初级生产力与环境因子和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杉木林净生产力与年均降水量、年均温度、林龄、林分密度都有影响,其总通径系数分别为0.398(P<0.01)、0.746(P<0.01)、-0.321(P<0.01)和-0.738(P<0.01)。年均温度和林龄不仅直接影响杉木林净生产力,还通过影响年均降水量和林分密度间接影响林分净生产力。年均温度和林龄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94(P<0.01)和-0.700(P<0.01);年均温度和林龄的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252(P<0.05)和0.379(P<0.05)。结构方程作为大尺度分析净初级生产力的方法,杉木林净初级生产力影响因素的62%来自年均降水量、年均温度、林龄和林分密度。
黄兴召许崇华徐俊陶晓徐小牛
关键词:杉木林净初级生产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