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梅芳

作品数:13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能源
  • 4篇
  • 3篇油气
  • 3篇企业
  • 2篇低碳
  • 2篇地质
  • 2篇能源安全
  • 2篇能源独立
  • 2篇能源转型
  • 2篇企业信息
  • 2篇无线
  • 2篇无线局域
  • 2篇无线局域网
  • 2篇绿色低碳
  • 2篇局域
  • 2篇局域网
  • 2篇风险管理
  • 2篇RC4
  • 2篇WEP
  • 1篇地震反演

机构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3篇侯梅芳
  • 5篇冯梅
  • 2篇马锋
  • 2篇梁英波
  • 2篇陈艳鹏
  • 2篇邹才能
  • 1篇张国生
  • 1篇靖小伟
  • 1篇杨蔼萱
  • 1篇邓泽
  • 1篇李占东
  • 1篇梁金中
  • 1篇黄振凯
  • 1篇孙粉锦
  • 1篇赵群
  • 1篇徐鹏
  • 1篇程敏华
  • 1篇袁懿琳
  • 1篇李勇

传媒

  • 3篇信息系统工程
  • 3篇天然气工业
  • 2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办公室业务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之路径思考被引量:13
2024年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势在必行。为了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分析了其提出的战略背景,明确了其重要意义,阐述了其内涵特征,提出了其路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新型能源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抓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国家能源安全和国家竞争力的有力保障;②新型能源体系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宗旨,以保证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为基本前提,具有理念更新、能源结构更新、技术创新、治理创新、产业革新、电力革新等内涵特征;③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路径包括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文化、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体制机制保障等。结论认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的方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自给率,特别是油气自给率,确保能源转型平稳有序、能源保障安全可靠,可以为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的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侯梅芳梁英波徐鹏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绿色低碳
基于PKI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平台的设计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针对企业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的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KI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平台的设计方案,该方案能够为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提供更好的支持。
侯梅芳冯梅
关键词:PKI身份认证PMI权限控制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探索被引量:3
2017年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关键,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是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企业如何持续提升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意识和能力,妥当开展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及风险管控。
侯梅芳冯梅
关键词:信息安全风险管理风险评估
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安全的内涵、挑战和举措被引量:29
2022年
中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持续攀升,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安全是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为了助力新形势下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和能源安全水平提升,阐述了能源安全的内涵,分析了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举措建议。结论认为:(1)随着时代变迁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能源安全的内涵不断拓展和丰富,新形势下我国能源安全的内涵已经从最初单一的供应安全,演变为涵盖能源供应安全、使用安全、科技安全、经济安全、治理安全等多个维度;(2)在全球地缘政治日益复杂的形势下,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包括油气资源不足造成能源供需矛盾、能源进口运输通道安全风险、进口能源价格不能自主可控、能源结构严重失衡、能源贫困问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3)基于我国能源安全的新内涵和所面临的风险挑战,提出了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五个加大”与“三个加快”战略举措建议——加大节能提效力度、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力度、加大油气可持续发展力度、加大新能源产业发展力度、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加快国防和军队建设步伐、加快能源强国建设步伐、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步伐。
侯梅芳葛苏程小岛
关键词:能源安全油气能源转型能源独立
中国煤系气形成分布、甜点评价与展望
2024年
为了给中国煤系气勘探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基于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煤系气甜点区(段)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构建了包含4个要素共计15项指标的煤系气地质-工程甜点评价体系,其中的第一个要素是煤系富气甜点地质参数,应重点评价煤系储层性质及地质力学层变形演化、规模及保存条件;②第二个要素是互层性煤系气渗流能力,要深刻揭示煤系气成藏模式、游离气与吸附气动态转换、天然裂缝发育特征、互层结构跨层渗流及复合断裂系统渗流异质性等;③第三个要素是含气量预测,应构建适合高频旋回互层结构煤系且与产能释放能力相匹配的含气量评价模型,准确评估煤系气资源量;④第四个要素是煤系合压储层改造,要重点评价岩石力学属性、地应力及脆性,结合动态监测技术优化合压效果,形成四维压裂技术方案;⑤煤系气甜点优选应综合考虑烃源性、储集性、含气性、保存性、成缝性、储改性和经济性。中国煤系气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建议:①深层煤层气(煤岩气)及铝土岩气将成为煤系气勘探开发的新对象、新方向;②深部煤系非常规天然气聚集成藏理论逐步形成;③强化多尺度孔缝表征、跨层渗流、合压增透、数智化新型天然气工厂排采模式等方面的研究;④联合多学科持续开展各类煤系气资源甜点综合评价,以助力煤系气勘探开发向深部进军。
刘翰林邹才能尹帅赵群陈艳鹏马锋邓泽东振林敏捷侯梅芳李士祥李勇郭秋雷蔺嘉昊路冠文关春晓孙粉锦
关键词:甜点地质参数渗流能力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的现状、挑战与对策被引量:36
2023年
人类社会在完成两次重要的能源转型之后,当前正在进行以碳中和目标为导向、旨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三次能源转型。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面临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既要加快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又要牢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如何统筹好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是中国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研究认为:1)前两次能源转型均契合传统的经济发展规律,与工业革命相伴而生,能源作为普通生产要素,其结构在技术驱动下逐渐发生变革,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能源转型,核心动因不仅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能源安全,还包括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驱动,需要多端发力完成。2)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面临能源消费总量偏大、碳排放量偏大、能源结构偏煤、国内油气产量偏少、油气对外依存度偏高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偏弱等安全风险。3)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应着力“三个加快”: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化石能源清洁化、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及综合能源智慧化3方面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在煤炭、油气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加快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全面能源节约战略。
侯梅芳
关键词:能源转型能源安全油气可再生能源能源独立
基于马蒙算法的反演及其在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论述了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算法反演的主要原理,重点阐述了该方法的3个关键环节,即测井资料均一化处理、地震子波提取及合成地震记录和构造建模约束马蒙算法反演。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砂泥岩薄互层条件下砂体识别的准确程度,更丰富地显示断层两侧砂体发育的细节。同时该方法也有助于准确定位河道砂边界和明确主力砂体之间的接触关系,从而为后期剩余油挖潜和井网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黄振凯李占东梁金中侯梅芳
关键词:地质统计学地震反演储集层预测
基于WEP协议的无线局域网漏洞分析
2016年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日益广泛,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阐述了无线局域网中WEP协议的工作原理,研究分析其存在的安全漏洞,并提出安全改进策略。
侯梅芳冯梅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WEPRC4
碳中和“超级能源系统”内涵、路径及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被引量:8
2024年
超级含油气盆地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提供了能源基础,在气候变化与“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构建兼顾能源生产与碳中和的“超级能源系统”是转型方向。在加快构建以新能源、新电力、新储能、新智能“四新为主”的绿色+智慧能源体系框架下,以巨量地下煤炭/石油/天然气/地热与地上丰富风光能源资源高度叠合、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协同开发利用的区域性智慧用能系统构成的“超级能源系统”与以碳循环为主线的碳中和系统相融合,在传统含油气盆地中研究选择具备建成世界级能源生产与碳中和示范大基地条件的碳中和“超级能源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区位优势明显,化石能源和新能源资源丰富,CO_(2)源汇匹配优势显著,具备建成世界级能源生产与碳中和盆地的基础条件,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代表的碳中和“超级能源盆地”给出了传统含油气盆地转型方向。“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S(碳捕集与封存)”融合发展理念与模式下,盆地区域内基本实现碳中和,进一步夯实能源生产保供能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建立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推动地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率先建成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代表的世界级碳中和“超级能源系统”示范盆地,将重塑超级能源盆地勘探开发新理念与新模式,对全球“碳中和”下的能源革命具有重大意义。
邹才能邹才能熊波陈艳鹏陈艳鹏张国生刘翰林马锋马锋梁英波关春晓潘松圻侯梅芳侯梅芳袁懿琳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碳中和战略举措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5
2022年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方向,并将带来经济社会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阐述了碳中和概念的起源及全球碳中和目标提出的战略背景,重点梳理分析欧盟、英国、美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碳中和战略取向、目标设定、政策框架和具体措施,主要具有5点共同特征:(1)紧密结合国情制定战略规划和具体措施;(2)注重立法和执行机制对碳中和目标的保障作用;(3)针对重点领域制定特色鲜明的行业减排方案;(4)强调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5)积极探索面向碳中和的财税金融政策和市场机制。对我国碳中和工作提出5点参考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碳中和战略目标和路径;(2)加快碳中和立法进程,构建系统有效的微观执行机制;(3)聚焦关键领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4)强化科技创新,加快突破“三碳”(低碳、零碳、负碳)前沿技术;(5)完善经济制度,加快建立碳中和市场机制。
侯梅芳程敏华赵蒙
关键词:绿色低碳财税政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