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 作品数:13 被引量:26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电子电信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ARM9处理器温室监控系统设计
- 本文介绍了集成无线传感器网络,CAN 总线,嵌入式技术的温室监测控制系统设计。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系统控制终端、无线传感器网络部分和执行机构部分。整个系统可以实现温室环境因子的数据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并控制相应的执行...
- 李海霞张漫李莉
- 关键词:ARM9无线传感器
- 文献传递
- 基于DEM的北京市大流域界线重新勘定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大流域区划数据是反映水资源分布的重要数据,也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结构总体规划所必需的重要基础数据。针对当前没有与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一致的大流域区划数据,参照北京市已有的流域划分数据与方案,以DEM和SPOT5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通过GIS数据处理、水文特征分析与流域划分等生成北京市五大流域区划数据;通过三维景观图等对大流域界线进行调整,重新勘定北京市大流域界线。
- 张超苏伟徐丽丽朱德海李海霞
- 关键词:大流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高程模型
- 基于空间技术北京市地貌类型区划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地貌类型区划图是区域土地利用及农业规划中重要的基础数据,而北京市现有的地貌类型区划数据存在比例尺过小、与北京市当前的土地利用图不一致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收集总结研究区已有地貌区划方案的基础上,确定了北京市地貌划分的类型及划分标准。首先以研究区高精度DEM为主要数据源,同时参考研究区的地质图,利用相应的空间分析技术初步确定地貌类型区划界线。然后,利用SPOT5遥感影像和DEM生成的三维景观对地貌类型区划进行了验证和局部调整,并通过外业实地调查进行核实。最后,生成与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在比例尺、参考坐标系等方面一致的地貌类型区划数据,为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
- 李婧张超朱德海李海霞
- 山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形辐射校正方法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高空间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和航摄影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山区农、林业资源调查和山区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但是由于山区地形起伏和侧视成像等原因,使得影像存在一定的阴影,从而严重影响这些高分辨率影像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借鉴在遥感影像条带噪声去除中非常有效的矩匹配方法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矩匹配的山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辐射校正方法,同时对被验证TM影像地形辐射校正最佳的C校正方法作了相应的改进.并以北京市西部山区的1 m分辨率的航空影像为例,分别用矩匹配方法和C校正改进方法进行了地形辐射校正,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地形复杂的山区,图像较大的高分辨率影像,矩匹配方法优于C校正改进方法.
- 张超王人潮赵春江李海霞刘良云
- 关键词:遥感高分辨率影像地形辐射校正矩匹配
- 应用Kriging插值方法插补干涉雷达DEM奇异值斑块被引量:11
- 2005年
-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InSAR)可以获取地表的三维信息 ,但是由于雷达数据的热噪声等原因 ,使得干涉雷达获取的DEM存在高程奇异值斑块 ,严重影响了InSAR获取DEM的应用。鉴于高程奇异值斑块在DEM中分布的随机性 ,以及一般DEM数据具有的空间连续性和空间自相关性 ,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提出了利用基于空间统计学的Kriging插值法插补DEM的高程奇异值斑块。本文对STRM提供的DEM进行了插补 ,同时对插补的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
- 张超赵春江李存军刘良云李海霞
- 关键词:DEM数据KRIGING插值斑块雷达热噪声
- 基于空间技术的北京市山地平原界线勘定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针对北京市山地平原区划行业间差异较大,且和北京市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不一致等问题,以研究区最新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遥感和3维虚拟技术,对北京市山地平原界线进行重新勘定。在勘定过程中,借鉴历史区划方案,主要以海拔100m为界线,同时参考坡度数据和地质数据来确定界线位置。最后,对山地平原界线利用SPOT5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DEM生成的3维景观进行验证和局部调整。此次划分结果为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为形成北京市各职能部门一致认同的区划数据做了前期基础工作。
- 李婧张超朱德海杨建宇李海霞
- 关键词:GIS勘定
- 温室环境无线监测系统设计被引量:2
- 2009年
- 介绍了一种结合嵌入式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温室现场环境信息无线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主要由嵌入式控制终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组成。控制终端基于ARM9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设计,用于温室环境数据的接收、远程发送,实时显示和存储。控制终端向远程服务器发送数据,并接收命令,两者之间的通信使用GPRS方式。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温室环境数据,并发送给控制终端。整个温室现场监测系统避免了传统温室使用有线方式布线的繁琐。
- 李海霞张漫李莉
- 关键词:ARM9处理器LINUXGPRS无线传感器网络
- 农田环境中短程无线电传播性能试验被引量:10
- 2010年
- 为了研究农田环境中传感器节点短程无线电传播性能,选择冬小麦苗期、拔节期和抽穗期3个典型生育期,进行无线电传播路径损耗试验,通过测量不同天线高度、不同传输距离处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研究农田作物障碍对无线电传播衰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个生育期中2.4GHz无线电信号在6个天线高度条件下的路径损耗均符合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平均路径损耗指数分别为1.96,2.13和2.42.作物植株高度和冠层密度可以作为农田环境动态变化下影响无线电传播的重要特征参数,与无线电的路径损耗指数之间具有明确的相关关系.
- 刘卉汪懋华孟志军张漫李海霞
- 关键词:精细农业无线电传播路径损耗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田土壤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被引量:167
- 2008年
- 根据农田环境的应用需求,设计了农田土壤温湿度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农田无线监测网络和远程数据中心两部分组成。采用以JN5121无线微处理器为核心的传感器节点开发策略,构建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监测网络;采用ARM9微处理器S3C2410,基于嵌入式Linux开发的网关节点实现数据汇聚和GPRS通信方式的远程数据转发。远程数据中心的管理软件FieldNet采用了数据库管理模式,并通过应用ESRI嵌入式GIS组件库ArcEngine进行监测数据的实时变化和空间变异分析。系统的设计开发为精细农业时空差异性与决策灌溉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
- 刘卉汪懋华王跃宣马道坤李海霞
- 关键词:农业工程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精细农业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被引量:52
- 2009年
- 简述了一种结合嵌入式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温室环境信息采集与监测系统设计方案。系统控制终端基于ARM9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进行设计,用于温室环境数据的接收、实时显示和存储,通过GPRS方式实现与远程管理中心的通信。温室环境数据的采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完成,可采集温室温度、湿度、CO2含量、光照强度,基质温度和湿度等6通道参数信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成功应用解决了传统温室使用有线方式布线繁琐的问题。
- 李莉李海霞刘卉
-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ARM9LINUXGP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