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磊

作品数:1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酷儿
  • 2篇迪斯
  • 2篇忧郁
  • 2篇身体
  • 2篇神圣
  • 2篇教学
  • 2篇巴塔耶
  • 2篇暴力
  • 1篇叙事
  • 1篇严肃
  • 1篇严肃音乐
  • 1篇音乐
  • 1篇应用写作
  • 1篇应用写作课
  • 1篇应用写作课程
  • 1篇影视
  • 1篇影视作品
  • 1篇战争
  • 1篇征引
  • 1篇政治批判

机构

  • 10篇首都经济贸易...

作者

  • 10篇何磊

传媒

  • 3篇外国文学
  • 2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新闻与写作
  • 1篇新闻界
  • 1篇文化研究
  • 1篇海外英语
  • 1篇文化与诗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命、框架与伦理——朱迪斯·巴特勒的左翼战争批判理论被引量:1
2016年
《战争的框架》是朱迪斯·巴特勒"伦理转向"后的另一部重要著作,也是《脆弱不安的生命》的延续与阐发。在暴力战争依然层出不穷的现实背景之下,如何批判暴力、减少暴力?如何让所有生命都受到同等的关爱与呵护?如何让所有生命都真正拥有作为生命的尊严?针对这些问题,巴特勒从呈现战争、塑造情感的表征领域入手,揭露了美国霸权扼制下的战争框架,批判了暴力思维抹杀面孔、戕害生命的恶果,反思了社会纽带的错综复杂与脆弱不安,发出了非暴力相互依存的伦理呼吁。
何磊
关键词:生命政治非暴力
尔死之言:德奥严肃音乐中的死亡叙事
2016年
作为西方古典博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同文学、哲学等人文学科关系密切。本文从德奥严肃音乐这一艺术、文学、哲学复合体出发,关注19~20世纪德奥作曲家以音乐回应死亡的态度,分析这些“尔死之言”何以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寓言与征候。文章试图表明,死亡这一未来事件既能够塑造忧郁阴暗的文化景观,亦可以催生一往无前的生命力量。
何磊
关键词:音乐忧郁
放逐之旅与酷儿戏剧——评凯特·伯恩斯坦《性别是条毛毛虫》
2015年
2013年底,酷儿理论界重要人物凯特·伯恩斯坦的力作《性别是条毛毛虫》在中国大陆面世。伯恩斯坦的生命之旅不仅暴露了文化霸权加诸身体的重重负荷,还揭橥了父权律法的脆弱本质。本文主要关注该书蕴含的反抗潜能,由身体与'势'入手,一窥伯恩斯坦挑战、颠覆性别律法的激进力量。
何磊
关键词:跨性别
应用写作课程的问题及策略被引量:4
2016年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为应用写作的教学与学习带来很大便利,但其碎片化、娱乐化的文化特征为高校应用写作教学带了来新挑战。通过分析当前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指出当前存在写作客体碎片化、写作能力衰退化、写作趣味庸俗化等问题,并提出解决应用写作教学难题的途径。
何磊
关键词:应用写作公文教学研究
西方文论关键词:忧郁被引量:9
2017年
"忧郁"本是西方古代医学哲学概念,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逐渐式微,其医学地位早已由"抑郁"取而代之。弗洛伊德的《哀悼与忧郁》开启了现代忧郁理论,忧郁概念再度获得哲学关注,并在巴特勒的社会政治批判中达到新的高度。从精神分析概念、社会政治概念到抗拒现代性的文化批判概念,本文梳理了忧郁在现代背景中的重生、绽出与迷失。
何磊
关键词:忧郁
神圣“暴力”与忘我“无言”:巴塔耶论爱欲被引量:3
2021年
乔治·巴塔耶是放浪不羁的登徒子,是备受争议的色情作家,是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反讽诗人,更是探索爱欲问题的严肃哲人。在生命晚年潦倒之际,巴塔耶接连完成了数部以爱欲为主题的思想作品,总结了一生情色缤纷的实践、书写与思考。巴塔耶意义上的爱欲绝非兽性的性爱或色情,而是纯粹的耗费活动,是人类特有的逾矩冲动,是嘲讽理性的神圣暴力,更是通达自主的生命奔流。爱欲是所谓内在体验的极致体现,因而是理性语言无法把捉的生命极境。作为人之为人的终极问题,爱欲最终意味着肯定生命、至死方休的沉默无言。
何磊
关键词:巴塔耶爱欲暴力神圣空无
朱迪斯·巴特勒《身体之重》中的符号政治批判
2015年
由恣仿律法、批判齐泽克、酷儿问题三大线索入手,本文主要关注朱迪斯·巴特勒《身体之重》中有关符号政治的论述。文章力图表明,符号政治批判是巴特勒操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之重》中的相关论述补充并延续了《性别麻烦》的批判思路,将其导向了左翼激进政治的现实运用,为面向未来的政治实践开启了别样的想象空间。
何磊
关键词:征引酷儿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被引量:1
2018年
汉语国际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非传统中文学科,该专业兼具跨文化传播目的与跨学科专业性质,但其非传统特征亦使该专业在诸多院校面临着边缘化处境。文章分析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教学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具体而言,是该策略的理论基础、现实问题及现实运用。文章认为,由跨文化传播切入有利于充分发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文化属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视域融合与文化翻译的时代使命。
何磊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传播视域融合文化翻译
美国“恐怖”影视作品的文化意义解构——以《美国恐怖故事》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由广受好评的美国FX电视台热播剧《美国恐怖故事》出发,探讨这部表面上以"恐怖""惊悚"为题材的剧集中暗含的文化意义与激进潜能,亦即"酷儿身体"(非常态身体)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霸权的冲击与挑战。资本霸权试图规训一切不符合自身增殖逻辑的身体,将所有异数斥为鬼魅,而酷儿身体则冲破了资本霸权的表征框架,暴露了霸权的深层恐惧,其不断丰富的"生成"(变化与壮大)过程也为人们开启了常新的想象,带来了别样的启迪。
何磊
关键词:恐惧酷儿身体
由物的世界迈向神圣世界——从巴塔耶《耗费》出发被引量:1
2019年
《耗费》是乔治·巴塔耶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也是三卷本《被诅咒的部分》第一卷。在二战结束后丰饶与贫乏交织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巴塔耶运用文采四溢、激情澎湃的文字,向世人展示了一种理解世界的全新视角:普遍经济。从全球经济的物质基础入手,巴塔耶回顾了人类社会从"耗费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揭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物的世界"遮蔽"神圣世界"的现实,批判了自私逐利的褊狭逻辑,开启了摆脱物的奴役、重焕生命活力的返归之路。直至今日,仍能在文学、哲学与国际政治领域造成持续的影响与启发。
何磊
关键词:巴塔耶神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