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清海

作品数:19 被引量:27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石油
  • 5篇采油
  • 4篇注水
  • 4篇分层注水
  • 2篇油田
  • 2篇石油工程
  • 2篇石油装备
  • 2篇数据传输
  • 2篇提高采收率
  • 2篇井下
  • 2篇加速度
  • 2篇感器
  • 2篇采气
  • 2篇采气工程
  • 2篇采收率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大斜度
  • 1篇大斜度井
  • 1篇滴状冷凝

机构

  • 19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吉林...

作者

  • 19篇杨清海
  • 10篇刘合
  • 6篇裴晓含
  • 6篇贾德利
  • 5篇郑立臣
  • 3篇孙福超
  • 3篇石白茹
  • 3篇王全宾
  • 3篇付涛
  • 3篇俞佳庆
  • 2篇岳庆峰
  • 2篇魏松波
  • 2篇高扬
  • 1篇李隆球
  • 1篇刘山虎
  • 1篇张吉群
  • 1篇明尔扬
  • 1篇于翔
  • 1篇尤波
  • 1篇罗凯

传媒

  • 10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油田化学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电子测量与仪...
  • 1篇石油科学通报
  • 1篇第二届中国工...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RIZ理论促进研究院(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实践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国际一流石油研究院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是研究院创新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通过引入TRIZ理论,将其与CAI(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有机结合,采取先行试点、以点带面、循环渐进的模式组织建立了适合各系统发展的创新体系。以试点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油采气装备研究所创新实践为例,阐述了以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制度和人员为核心要素的创新体系建设方法,总结了在科研实践中完善创新体系的做法及成效,对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刘合裴晓含杨清海阎建文孙冬梅
关键词:TRIZ理论石油装备
振动波井下通讯技术被引量:12
2017年
为了克服传统井下通讯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振动波井下通讯技术,开发了振动波井下通讯系统,进行了现场试验,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分层注水。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油套管振动波传输呈通阻带交替分布,据此制定了多基频传输策略,采用开关键控调制和曼彻斯特编码方式对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将控制信息加载到振动波。研发了振动信号发生系统,实现电能到振动波能量的可控转换。研发了振动波接收解码系统,以微振加速度传感器作为信号拾取元件。设计了振动波井下远程传输测试系统,并进行了井下通讯现场试验,验证了振动波井下通讯技术的可行性以及通讯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套管振动波信号的衰减特性。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分层注水,在井筒控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郑立臣俞佳庆杨清海高扬孙福超
关键词:曼彻斯特编码磁致伸缩材料
采油采气工程关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采油采气工程是实现油气资源高效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每一次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突破都会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水平井分段改造技术和井筒控制工程是采油采气工程的两项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水平井分段改造技术现状,对低渗透和...
刘合裴晓含杨清海
关键词:油气开采采油技术油水分离技术完井技术
文献传递
游梁式抽油机井井下泵功图测试方法被引量:10
2015年
提出了一种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抽油泵冲程从而得到游梁式抽油机井井下泵功图的直接测试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现场测试。分析了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带有冲击干扰的低频弱信号的特性,对周期信号及其漂移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出了长时间积分累计误差及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根据消去原理设计了隔直去噪滤波器,建立了其数学模型,通过隔直去噪滤波器可将漂移分量从采集信号中分离出来。实验验证及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原始加速度数据经隔直去噪滤波器滤波和二次积分后能够得到无漂移位移信号,从而得出井下泵功图,数据测量精度在±2.0%以内,且测量误差随着冲次增大而减小;提出的井下泵功图测试方法可实现对泵效的计算和冲程损失直接测量,为游梁式抽油机工艺分析提供依据。
贾德利刘合裴晓含王国庆杨清海王尧
关键词:抽油机冲程加速度滤波器
注水井井筒动态流体力学建模与工程仿真
2023年
为了研究注水井井筒工况下流体动态响应机理,基于流体力学微元分析和水力学经典理论,建立流体微元压力-流速关系模型,推导求解注水井井筒空间流体压力、流速的动态分布;结合中国某典型斜井生产数据,进行不同注入压力和不同注入量条件下井筒压力动态分布、油管流体传输延迟特性和衰减特性、井口压力波动下井筒压力幅值动态分布的数值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井筒沿程压力损失与绝对压力值无关,设计波码通信编解码方案时无须考虑注入的绝对压力值;注入压力恒定时,井口注入流量越大,井筒沿程损失越大。流体波信号延时幅值主要取决于井筒的长度;管径越小,流体波信号衰减幅度越大。同井深下生成目标波码幅值(压差识别有效值)越高,为克服井筒沿程损失所需的井口压力波幅值越大。
贾德利温昊扬孙福超王全宾杨清海付涛
关键词:分层注水井筒流体流体力学无线通信
采油井模块化分层流体取样与压力测试技术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准确掌握老油田高含水开采后期各油层分层压力及流体参数等开发动态数据,提出并研发了具有模块化、全电控、快捷化等特点的模块化分层取样与测试技术,并进行了室内测试和现场试验。模块化分层取样与测试系统由地面控制系统、井下电源、排液泵、电控锚定器、电控封隔器、电控取样器、磁定位短节、终端短节、适配管缆、快速接头等多个功能模块构成,室内测试证实各模块性能参数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系统井下功能模块耐压35 MPa,耐温85℃,电控封隔器胶筒耐压差10 MPa以上,电控锚定器锚定力大于6.9 t,并可在意外情况下强制解卡,排液泵排量0.8 m^(3)/d,扬程500 m,电控取样器能够满足3腔各500 mL取样需求。吉林油田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井下单个生产层段快速封隔与自验封,完成分层压力恢复测试,利用排液泵可将上下封隔器间以及近井地带的混合液体排出,获取被测层段的地层真实流体样品,提高老油田产层认识水平,为开发方案调整优化、油层改造等提高采收率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许建国杨清海伊鹏侯泽贾唯特付涛张宗霖岳庆峰
关键词:模块化提高采收率压力测试
中国油气田开发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151
2013年
分层注水是实现油田开发长期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国内已形成了"桥式偏心+钢管电缆直读测调"主体分注技术,技术适应性不断提高和完善,满足了常规注水井的开发需要。随着水驱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注水井防砂、低配注量分层流量测试、高温高压井分层注水、大斜度井分层注水、分层注水实时监测与控制等技术的研究成为分层注水工艺的发展趋势,引领分层注水向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油藏、不同井型条件下注水开发对分注工艺的需求,确保水驱油田的高效开发。目前在井下信号无线传输、流量监测、动态水嘴调节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形成了注水井井下自动化、智能化基础理论技术。
刘合裴晓含罗凯孙福超郑立臣杨清海
关键词:分层注水高温高压井大斜度井
发挥工程技术优势提高难采储量动用程度的思考与建议被引量:3
2016年
中国石油近年来新增储量规模快速增长,但大多为低渗透砂岩、海相碳酸盐岩、火山岩等低渗透难采储量,未开发储量动用率相对较低。为破解低油价下难采储量规模效益开发瓶颈问题,吉林油田建设新立大平台效益建产示范区,创新一套全生命周期一体化设计方法和管理模式。通过重新深化油藏地质认识、重新构建开发技术体系、探索效益开发新模式等举措,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优势,大力推进公司内部市场化机制和"一体化、标准化"管理,降本增效取得较好效果,单井产量、区块采收率显著提高,投资回报率为17.84%。为今后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就加快一体化管理建设、加强技术创新与协同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宋淑颖杨清海
关键词:油田开发石油工程技术难采储量全生命周期
基于相位法在线实时油井含水率仪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前油田中使用的流体取样式电容法产出剖面测井仪不能满足测量高含水油田含水率的高精度和实时在线性测量要求。文中根据油井产出液不同含水率下介电特性不同的这一特性,以油水混合介质作为电磁波的传播载体,通过测量电磁波在不同含水率的油水混合介质传播时产生不同的相位偏系数,研制了以相位法测量油井含水率的新型含水率测量仪。该仪器能够实现井下含水率的实时高精度连续测量,室内试验和先导现场测试证明该方法能够实现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油井层段含水率的准确测量,为地质分析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尤波陈召贾德利杨清海
关键词:含水率同轴线电磁波介电系数模拟井
大数据驱动下的老油田精细注水优化方法被引量:49
2020年
在传统的数值模拟及优化算法基础上,结合分层注采实时监测与自动控制工艺技术所监测的“硬数据”,提出了一套大数据驱动下的精细注水方案优化方法。首先在动态观测数据的约束下,通过数据同化算法实现地质模型参数的自动拟合;根据分层注采流动关系自动识别方法计算区块分层注采井间的流动关系;采用多层多向产量劈分技术计算采油井分层分方向的产液量与产油量,量化注水效果指标;进一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评价多井分层的注水效果、分析注水调整方向;通过智能优化算法求解最优注水调整方案,进行产量预测。该方法和流程充分利用了数据驱动和机器学习算法的自动化、智能化优势,应用于中国东部某复杂断块油藏,数据模拟的拟合率可达85%,示例区块优化后12个月内的累计产油量与未优化时相比增加8.2%,能够精准指导老油田精细注水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贾德利刘合张吉群龚斌裴晓含王全宾杨清海
关键词:分层注水精细注水评价指标大数据数据驱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