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东山

作品数:13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转基因
  • 4篇胎儿成纤维细...
  • 4篇基因
  • 3篇绒山羊
  • 3篇山羊
  • 3篇体外受精胚胎
  • 3篇牛体
  • 3篇牛体外受精胚...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样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转染
  • 2篇发育
  • 2篇超微
  • 2篇超微结构
  • 1篇蛋白
  • 1篇电穿孔
  • 1篇电穿孔法
  • 1篇动物

机构

  • 12篇内蒙古大学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广...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13篇杨东山
  • 11篇旭日干
  • 6篇刘东军
  • 5篇郭旭东
  • 2篇宝明涛
  • 2篇杜晨光
  • 2篇其木格
  • 2篇王建国
  • 2篇仓明
  • 2篇梁浩
  • 1篇李喜和
  • 1篇龚道元
  • 1篇张细权
  • 1篇蒋泓
  • 1篇刘广振
  • 1篇布赫
  • 1篇白春玲
  • 1篇罗奋华
  • 1篇吴应积
  • 1篇奥旭东

传媒

  • 2篇内蒙古大学学...
  • 2篇Zoolog...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内蒙古畜牧科...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第九次全国生...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体外培养系统对牛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正> 将牛IVF胚胎分别在SOF+FCS、SOF+BSA和SOFci+PVA三种培养系统内进行培养,然后分别取三个系统中发育到原核期、2细胞、4细胞、8细胞、桑椹胚和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透射电镜的观察,了解培养系统中FC...
刘东军杨东山旭日干
文献传递
血清及BSA对牛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过程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本研究将牛IVF胚胎分别在SOF+FCS、SOF+BSA和SOF+PVA三种培养系统内进行培养,然后分别取三个系统中发育到原核期、2细胞、4细胞、8细胞、桑椹胚和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透射电镜的观察,了解培养系统中血清和BSA的添加与否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内脂滴、细胞连接、细胞凋亡和微绒毛发育的影响.观察结果表明:各培养系统胚胎的细胞质中均存在大量的脂滴,表明外培养系统是造成脂滴积累的主要原因;血清的添加不会进一步促进脂滴的大量积累,反而可以避免多个脂滴聚合成更大的脂滴.三种培养系统条件下胚胎细胞连接无显著差异.培养系统中添加FCS或BSA时,桑椹胚期以后的胚胎细胞中存在凋亡小体,表明血清成分是引起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培养系统中血清成分的缺乏会影响胚胎表面微绒毛的发育.
刘东军杨东山其木格旭日干
关键词:血清BSA超微结构早期发育
Human Pro-insulin Transgenic Calf Derived from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被引量:5
2007年
The curr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of producing a human pro-insulin transgenic cow by means of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CNT). A double selection system, Neomycin resistance (Neo^r) gene and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 gene linked through an inner ribosomal entry site (IRES) sequence directed by a Cytomegalovirus (CMV) promoter, was used for enrichment and selection of the transgenic cells and preimplantation embryos. Transgenes were introduced into bovine fetal fibroblast cells (BFF) cultured in vitro through electroporation (900 V/cm, 5 ms). Transgenic bovine fibroblast cells (TBF) were enriched through addition of G418 in culture medium (800 μg/mL). Before being used as a nuclear donor, the TBF cells were either cultured in normal conditions (10% FBS) or treated with serum starvation (0.5% FBS for 2-4 days) followed by 10 hours recovery for G1 phase synchronization. Transgenic cloned embryos were produced through GFP-expressing cell selection and SCNT. The results were the percentage of blastocyst development following SCNT was lower using TBF than BFF cells (23.2% VS 35.2%, P 〈 0.05). No difference in the percentage of cloned blastocys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transgenic nuclear donor of normal and starvation cultures were observed (23.2% VS 18.9%, P 〉 0.05). Two to four GFP-expressing blastocysts were transferred into the uterus of each synchronised recipient. One pregnancy from of seven recipients (21 embryos) was confirmed by rectum palpation 60 days after embryo transfer and one recipient has given birth to a calf at term. PCR and DNA sequencing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 calf was produced using human proinsulin transgenic animal.
杨东山郭旭东海棠杜晨光王建国仓明刘东军李喜和旭日干
关键词:EGFP
奶牛胎儿细胞多位点基因打靶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奶牛rDNA基因间的ITS重复序列作为靶位点,对奶牛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多位点基因打靶,建立以重复序列为靶位点的多位点基因打靶技术,并为克隆定点转基因奶牛提供核供体。首先分离培养出奶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并进行性别鉴定和核型分析。采用MTT比色法确定了G418和GCV正负筛选的最低有效浓度。然后通过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转染、正负筛选获得7个表达绿色荧光的克隆细胞系,经PCR,RT-PCR和测序证实其中1个细胞系为定点整合的克隆细胞系,且GFP基因表达。
唐冬生刘广振刘东军蒋泓龚道元马玉珍杨东山梁浩张细权
关键词:奶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基因打靶
IGF-1毛囊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以及转染绒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本研究旨在构建绵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GF-1)毛囊特异表达载体pCDsR-KI,并转染绒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最终获得稳定表达红色荧光并可用于核移植的转基因细胞克隆。通过RT-PCR方法获得IGF-1 cDNA,其与KAP6-1基因启动子片段以及红色荧光蛋白表达元件连接构成IGF-1毛囊特异表达载体pCDsR-KI(大小7.4 kb)。以组织块贴附法分离和培养绒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外源性表达载体以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所培养的第2代成纤维细胞,在DMEM/F12+10%FBS、37℃、5%CO2中培养,并添加G418筛选,获得了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细胞克隆。经PCR法鉴定证实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在细胞基因组中。通过分析转基因体细胞的生长曲线和染色体核型证明转基因细胞的生长状态良好、各项参数趋于正常。为下一步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转基因克隆绒山羊准备了核供体细胞。
郭旭东尹俊杨东山毛舒燕宝明涛旭日干
关键词:绒山羊红色荧光蛋白胎儿成纤维细胞
动物克隆技术研究的新热点──转基因克隆动物被引量:2
2000年
克隆动物技术和转基因动物技术是目前动物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两大热点,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无论是克隆技术还是转基因动物技术其推广应用都遇到了困难。转基因克隆动物技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转基因动物制作,因而成为当前动物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新热点,有望成为创建遗传工程动物的主导性技术。
杨东山王世冬
关键词:动物克隆技术转基因动物技术
白绒山羊性控胚胎生产及移植应用研究初探被引量:8
2009年
应用X性控冷冻精液对超排供体白绒山羊进行人工授精,生产性控胚胎并进行鲜胚移植。结果发现,①用性控冻精和鲜精输精的供体母羊,平均卵子回收数分别为13.3和12.5枚,其中性控冻精组受精卵比例为29.6%(55/186),极显著低于鲜精组94.0%(281/299)的比例(P<0.01);②性控胚胎和普通胚胎移植受体母羊产羔率分别为42.2%和58.1%,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③性控胚胎移植受体母羊所产羔羊雌性所占百分数为100%,极显著高于普通胚胎移植(P<0.01)。表明通过白绒山羊X、Y精子分离、人工授精生产性控胚胎,同时结合胚胎移植技术,可以达到按照生产实际中的意愿得到性别控制子代白绒山羊的目的。
王建国李喜和郭旭东钱松晋白春玲仓明杨东山于海泉梁浩旭日干
关键词:白绒山羊性别控制胚胎移植
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组织块贴附法分离培养与电穿孔法基因转染被引量:19
2006年
为获得转基因克隆牛的供体细胞,采用组织块贴附培养的方法分离培养牛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经2~3次传代纯化,绘制生长曲线,分别分析体外传代培养10代以内和20代以上细胞的核型特征。分别采用800、900、1000V/cm和1、5、10、15和20ms的参数组合,将线性化的带有新霉素抗性和绿色荧光蛋白双重筛选标记的人胰岛素原乳腺特异表达载体pNEI电穿孔转入体外培养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经800μg/mLG418筛选2周,继续以300μg/mLG418扩大培养2~3代,取部分筛选后的细胞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生长旺盛,体外传代20次后核型未发生改变;转染后24~48h在荧光镜下检测各组均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表达,筛选后各组克隆形成数以900V/cm和5ms组最多;PCR检测得到了预期条带,说明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分离得到的牛胎儿耳成纤维细胞有可能作为体细胞核移植的供体,进行转基因克隆研究。
杨东山杜晨光高飞旭日干
关键词: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电穿孔转基因
培养条件对牛体外受精胚胎核仁及线粒体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牛体外受精胚胎分别在SOF +FCS、SOF +BSA和SOF +PVA三种培养系统内进行培养 ,然后分别取三个系统中发育到原核期、2细胞、4细胞、8细胞、桑椹胚和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透射电镜的观察 ,了解培养系统中血清和BSA的添加与否对胚胎发育过程中核仁和线粒体发育的影响。观察结果表明 :与已报道的体内受精胚胎研究结果相比 ,体外受精胚胎核仁的发育比较迟缓 ,培养系统中血清及BSA的添加与否不会显著影响核仁的发育过程。在SOF +FCS和SOF +BSA培养系统中线粒体的发育明显滞后 ,表明培养系统中血清和BSA的添加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刘东军杨东山其木格旭日干
关键词:牛体外受精胚胎发育核仁线粒体
药用蛋白质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技术及新方法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类珍稀的药用蛋白已经构成了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与其他的生物工程方法比起来,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类珍稀的药用蛋白具有更多的优点。这一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依赖于基因的时空表达调控操作和可靠的转基因动物制作方法。综述了这一技术的优点,概括描述了了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及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讨论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技术改进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介绍了最近出现的、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用精原干细胞制作转基因动物的方法。
吴应积张学明杨东山罗奋华旭日干
关键词:乳腺生物反应器转基因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