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成像
  • 3篇肿瘤
  • 3篇腺肿瘤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皮样囊肿
  • 2篇涎腺
  • 2篇涎腺肿瘤
  • 2篇颅内
  • 2篇囊肿
  • 2篇扩散
  • 2篇扩散加权
  • 1篇动态对比增强
  • 1篇对比剂
  • 1篇阳性
  • 1篇阳性体征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组织
  • 1篇异位胰腺
  • 1篇影像

机构

  • 9篇贵州医科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作者

  • 9篇童娟
  • 6篇廖欣
  • 4篇詹玮
  • 3篇胡春洪
  • 2篇胡晓
  • 2篇王波
  • 2篇王小林
  • 1篇眭贺
  • 1篇吴晓萍
  • 1篇尚滔
  • 1篇高勤
  • 1篇焦俊
  • 1篇蔡立君
  • 1篇李珀
  • 1篇杨勤
  • 1篇刘幸
  • 1篇田甜
  • 1篇段晓峰
  • 1篇马启玲
  • 1篇陈静

传媒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后纵隔原发黏液样脂肪肉瘤1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45岁。因右上腹疼痛,当地医院发现纵隔占位1周,于2015年6月10日13:50入院。患者无恶心、呕吐、腹胀,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无发热、寒战等不适。吸烟10-+年,20支/d。体检:胸、腹部未及明显阳性体征。
于静詹玮廖欣童娟胡晓
关键词:脂肪肉瘤黏液样后纵隔右上腹疼痛纵隔占位阳性体征
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的影像表现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影像表现。其中4例椎管内病灶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另16例颅内病灶均做了CT平扫、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肿块发生部位、形态、大小、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及CT、MRI表现。结果:表皮样囊肿16例位于颅内,其中10例位于桥小脑角区,3例位于鞍上池,1例位于颅中窝颞底部,1例位于第四脑室内,1例位于松果体区。另4例表皮样囊肿位于椎管内,1例位于胸段,3例位于腰段。13例形态不规则,7例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CT平扫10例呈均匀低密度,6例呈不均匀混杂密度,3例病灶边缘见高密度钙化影。MRI扫描T1WI上病变表现为不均匀混杂信号,T2WI上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T2/FLAIR图像上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DWI弥散均受限。增强扫描后仅1例病变出现边缘轻微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通过对CT、MRI图像分析,大部分能作出准确诊断。
于静詹玮王波童娟廖欣
关键词:表皮样囊肿颅内椎管内影像表现
食道下段巨大憩室伴憩室内异位胰腺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5年
异位胰腺又被称为迷走胰腺,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出现在正常胰腺位置以外,且与正常胰腺组织之间无位置、血管、神经及解剖关系的联系[1];食道憩室较为罕见,是食道管壁薄弱处形成一个向外突出的与食道相连的盲管状内有开口的腔隙,食道下段憩室又称为隔上食管憩室,发生较为罕见;在食道下段出现憩室并在憩室内伴发异位胰腺更极为罕见,而异位胰腺合并食道憩室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詹玮田甜刘幸廖欣胡晓李珀吴晓萍童娟杨勤
关键词:异位胰腺巨大憩室正常胰腺组织食管憩室迷走胰腺裂孔疝
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8例涎腺肿瘤116个瘤灶的MRI表现,116个瘤灶中良性肿瘤98个,恶性肿瘤18个。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界、MR信号、强化类型、均匀性、邻近组织的浸润及颈部淋巴结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不同类型涎腺肿瘤间MR征象的差异。结果:涎腺良性肿瘤的MRI表现:形态规则(71/98)、边界清楚(66/98)。所有52个多形性腺瘤T2WI表现为高信号并呈延迟强化,32个腺淋巴瘤增强后均呈中度强化,其中18个病灶T2WI表现为等信号。涎腺恶性肿瘤的MRI表现:5个黏液表皮样癌中,3个中、低度恶性者呈囊实性,边界较清晰,2个中、高度恶性者呈实性,边界不清;3个腺样囊性癌中,2个以侵犯范围广泛为特征;4个腺泡细胞癌中,1个低度恶性者与良性肿瘤较难区分,1个肿瘤直径>3 cm,表现出明显浸润性生长特点;2个淋巴上皮癌呈实性,增强后中度强化;恶性多形性腺瘤(1个)表现为同时具有良性和恶性肿瘤的特点;鳞癌(1个)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蟹足样浸润;淋巴瘤(1个)和淋巴结转移瘤(1个)表现为腮腺结节合并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节信号与颈部肿大淋巴结一致。结论:常见涎腺良、恶性肿瘤MRI表现各有特点,对大多数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是可行的。
童娟胡春洪胡春洪尚滔眭贺
关键词:涎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CT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CT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IP)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2例鼻腔IP、32例NHL的CT资料,比较两者在病变部位、生长方式、侵及范围、周围骨质改变、边缘乳头状、气泡征、平扫密度及强化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IP患者中CT表现为沿鼻腔长轴方向生长、气泡征、边缘呈乳头状、周围骨质增生硬化、呈层状、裂隙状或卷曲脑回样强化的例数多于NHL患者;NHL患者CT表现为沿鼻腔黏膜方向弥漫浸润性生长、累及鼻翼、鼻背及颜面部皮下软组织、骨质无明显改变的例数多于IP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IP和NHL有不同的CT影像学特点。
于静廖欣雷平贵童娟左育宏王波
关键词: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计算机体层成像
颅内皮样囊肿自发性破裂的CT及MRI表现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颅内皮样囊肿自发性破裂的CT及MRI表现。方法: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颅内皮样囊肿自发性破裂的CT、MRI资料,分析其病变部位、大小、形态、与脑积液关系、水肿情况等影像学特点。结果:皮样囊肿6例位于幕上,3例位于幕下,4例位于鞍上池,2例位于鞍旁,3例位于桥小脑角区;5例囊肿形态规则,4例形态不规则,边界均清楚;8例周围无水肿,1例周围有轻度水肿,9例病灶均破裂,目脂滴进入脑脊液内;CT扫描2例呈均匀低密度,7例呈不均匀混杂密度,3例病灶内可见钙化;MRI扫描呈不均质混杂信号,其内均可见短T1脂肪信号,破裂的脂滴均呈短T1、长T2信号,脂肪抑制序列短T1信号均可被抑制;增强扫描6例病灶无强化,3例病灶壁呈明显环形强化,2例破裂脂滴邻近脑膜强化,1例室管膜强化。结论:CT及MRI能够准确显示原发部位的皮样囊肿和破裂后游离于脑脊液内的脂滴,表现具有特征性。
廖欣詹玮童娟于静蔡立君高勤
关键词:皮样囊肿颅内疾病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被引量:35
2017年
目的探讨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90例腮腺肿瘤患者共94个病灶,其中良性75个、恶性19个。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WI和DCE-MRI检查,分析各病灶的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绘制ROC曲线,比较ADC值、TIC及两者联合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恶性肿瘤的ADC值[(1.02±0.25)×10^(-3) mm^2/s]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的ADC值[(1.38±0.44)×10^(-3) mm^2/s;t=5.170,P<0.001]。将表现为A型(流入型)、B型(廓清型)和D型(平坦型)曲线判为良性肿瘤、C型(平台型)曲线判为恶性肿瘤时,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为0.62,特异度为0.92;C型曲线患者中,以ADC<1.36×10^(-3) mm^2/s诊断恶性肿瘤时,敏感度为0.92,特异度为0.95。结论良恶性腮腺肿瘤间ADC值存在重叠,鉴别诊断时不应单纯依赖DWI;TIC表现为A、B、D型多提示良性肿瘤,C型常提示恶性肿瘤;TIC曲线为C型时,联合ADC值可明显提高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
童娟胡春洪王小林王振民文伟
关键词:腮腺肿瘤对比剂扩散磁共振成像动态对比增强
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扩散加权成像在涎腺肿瘤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 DWI)参数在不同病理类型涎腺肿瘤间的差异性。方法选择临床怀疑涎腺肿瘤患者55例,男32例,女23例,中位年龄51岁。患者均行3.0 T MR扫描,IVIM采用11个b值(0、10、20、30、50、80、100、200、300、400、800 s/mm2)。对涎腺肿瘤基于IVIM理论基础的灌注和扩散成像进行评估。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法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涎腺肿瘤间IVIM参数值D值、D*值及值的差异。结果 55例患者中完成IVIM DWI检查并纳入统计学分析者共47例,包括45个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23个,腺淋巴瘤15个,肌上皮瘤4个,基底细胞腺瘤2个,蔓状血管瘤1个)和5个恶性肿瘤(腺泡细胞癌2个,黏液表皮样癌1个,腺样囊性癌1个,转移性黑色素瘤1个),45个发生于腮腺,5个发生于颌下腺。腺淋巴瘤的D值显著低于其他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肌上皮瘤及基底细胞腺瘤间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值在上述4种良性上皮型肿瘤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病理类型涎腺肿瘤的IVIM参数具有差异性,IVIM DWI对区分涎腺肿瘤的病理亚型具有较大的潜力。
童娟胡春洪王小林段晓峰尚滔眭贺
关键词:涎腺肿瘤扩散加权成像
排粪造影、结肠运输试验及胃肠激素测定对便秘的临床应用研究
焦俊曾曦李晶陈静廖欣张兰花徐胜生童娟杨桂英马启玲
便秘为病因复杂的常见疾病,许多病理病因不清,一些便秘疾病的诊断常常不能明确而影响治疗。我们在省内最早开展排粪造影、结肠运输试验针对便秘进行临床研究,并成熟的应用于临床,发现了一组过去未知的疾病。在取的一定经验后进行学术讲...
关键词:
关键词:便秘排粪造影结肠运输试验胃肠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