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舒

作品数:1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原位癌
  • 1篇原位
  • 1篇原位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导管
  • 1篇乳腺导管原位...
  • 1篇钼靶
  • 1篇彩超
  • 1篇成像
  • 1篇磁共振
  • 1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1篇贵阳医学院

作者

  • 1篇倪青
  • 1篇王舒

传媒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钼靶、彩超及磁共振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如何合理选用钼靶(mammography,MG)、彩超(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进行诊断。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4年9月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收治的DCIS患者资料,对26例资料完整的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用Kruskal-Wallis方法进行检验。结果 DCIS在钼靶X线上的表现有钙化(73%,19/26)、结构紊乱(36%,8/26)、结节(30%,7/26),其中特征性的表现为密集细小钙化(70%,18/26);在彩超上的表现有结节(85%,22/26)、导管扩张(11.5%,3/26),其中典型的表现为无包膜、低回声结节(59%,13/22);在MRI增强上的特征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病灶(73%,19/26),病灶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多呈Ⅱ、Ⅲ型(73%,19/26)。钼靶、彩超、磁共振对DCIS诊断率分别为77%、50%、85%,钼靶联合彩超为85%,三者联合为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彩超、磁共振均可发现DCIS,各具优势,不同影像学检查相应结合,可有效提高DCIS诊断率。
王舒倪青
关键词:乳腺导管原位癌钼靶彩超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