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晶晶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 一种电磁式振动能量收集器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式振动能量收集器及其制备方法,相互堆叠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经刻蚀形成悬臂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衬底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方为悬臂梁结构;所述第二衬底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二凹槽...
- 黄晓东石晶晶黄见秋黄庆安
- 一种电磁式振动能量收集器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式振动能量收集器及其制备方法,相互堆叠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经刻蚀形成悬臂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衬底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方为悬臂梁结构;所述第二衬底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二凹槽...
- 黄晓东石晶晶黄见秋黄庆安
- 文献传递
- 粉末活性炭吸附强化长距离输水管道反应器净水效能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模拟实际原水输水管道,构建了长距离管道生物化学反应器,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对管道中污染物的强化去除作用.结果表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随粉末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反应时间为8 h,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17 mg/L时,COD_(Mn),TOC,D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1.2%,45.9%,56.5%和70.6%,分别比未加粉末活性炭时提高了34.5%,34.8%,42.1%和57.0%;而粉末活性炭对藻类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同时,微囊藻毒素-LR、六氯苯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1.1%,42.1%和49.0%,提高了49.3%,31.4%和31.2%.粉末活性炭能够有效抑制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因此,针对污染较严重的水源水或遇到突发污染事故时,向管道内投加粉末活性炭能有效促进污染物的去除.
- 赵艳朱光灿石晶晶王卫
- 关键词:粉末活性炭微量有机污染物消毒副产物
- 一种压电-电磁复合式振动能量收集器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电‑电磁复合式振动能量收集器及其制备方法,该能量收集器包括相互堆叠的衬底和背板;所述衬底经刻蚀形成悬臂梁结构,其中,所述衬底的下表面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上方为悬臂梁结构,所述凹槽和所述背板形成腔体,所述...
- 黄晓东石晶晶黄见秋黄庆安
- 文献传递
- 预臭氧-BAC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参数优化与有机物去除特性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中试装置研究了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长江南京段微污染原水有机物的去除特性,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和臭氧接触时间对预臭氧氧化、砂滤及生物活性炭单元中DOC、BDOC、CODMn、UV254和微量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3 mg/L、臭氧接触时间为10 min时,预臭氧氧化单元中DOC、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9%、31%和78%,BDOC增长了33%;砂滤单元四种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25%、52%、42%和44%,而生物活性炭滤柱对四种污染物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46%、83%、52%和20%,高于常规处理工艺。整个工艺对三种微量有机物(1,2,4-三氯苯、DMP和DEHP)的去除率也分别达到了60%、68.6%和68.8%。与未投加臭氧相比,臭氧的投加有效促进了砂滤和生物活性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采用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微污染长江原水,有效提高了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可保障出水水质安全。
- 石晶晶朱光灿戴小冬吕锡武
- 关键词:臭氧投加量深度处理微量有机污染物
- 太湖原水生物预处理强化去除特征污染物技术与效能研究
- 近年来,受污染太湖水源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藻类代谢产物以及藻类暴发时产生的臭味物质等,在饮用水处理工艺中不黼效去除,饮用水水质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开展针对太湖水源水的强化预处理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以太湖微污染...
- 石晶晶
- 关键词:饮用水处理污染物生物预处理
- 文献传递
- MEMS矢量水听器的设计与性能优化
- 为了解决水下远场目标的检测以及安静型潜艇的侦测,低频、高信噪比检测已经成为声纳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水听器作为声纳系统实现接收声信号的核心器件,水听器的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声纳系统的性能。矢量水听器可以同步共点的获取声场...
- 石晶晶
- 关键词:有限元仿真应力集中
- 文献传递
- 一种压电-电磁复合式振动能量收集器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电‑电磁复合式振动能量收集器及其制备方法,该能量收集器包括相互堆叠的衬底和背板;所述衬底经刻蚀形成悬臂梁结构,其中,所述衬底的下表面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上方为悬臂梁结构,所述凹槽和所述背板形成腔体,所述...
- 黄晓东石晶晶黄见秋黄庆安
- LPBR及PAC-LPBR反应器改善水质效果分析
- 2016年
- 针对原水长距离输送建立了管道模型,研究了LPBR及PAC-LPBR的水质改善效果。结果表明:LPBR对氨氮、UV_(254)、COD_(Mn)、DOC、微量有机物均有一定的去除能力,但其效果不如采用粉末活性炭强化的PAC-LPBR反应器。当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17 mg/L、反应时间为8 h时,PAC-LPBR对氨氮、UV_(254)、COD_(Mn)、DOC的去除率比LPBR分别提高了14.3%、56.6%、34.6%、43.2%,对微量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亦大大提升。采用生物预处理/PAC-LPBR组合工艺可进一步强化处理效果。
- 蒋彬朱光灿石晶晶黄富民朱建国仲兆平
- 关键词:长距离输水管道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