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勇 作品数:51 被引量:27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水利工程 更多>>
宝石能谱CT在胃癌术前分型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在胃癌术前分型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7例胃癌患者,对其影像学资料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考察不同分型患者能谱参数,对混合能量图像与能谱成像的T分期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动脉期、静脉期及实质期碘浓度以管状腺癌最高,粘液腺癌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3个时期水浓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混合能量图像诊断胃癌T分期总准确率为68.97%(60/87),T1~T4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25%,83.91%,77.01%以及82.76%。能谱成像诊断胃癌T分期总准确率为82.76%(72/87),T1~T4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70%,90.80%,86.21%以及90.80%。混合能量图像诊断胃癌T分期总准确率明显低于能谱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T1~T4各期的诊断准确率两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宝石能谱CT对于胃癌术前分型及分期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贾勇 董明 贾永军 于勇 田博 杨得振 赵理智 赵静 江静 刘园蔚 程楠关键词:胃癌 病理分期 宝石能谱CT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概述近5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治疗进展。方法查阅5年内相关文献资料,从CAG的病因病机、辩证施治、中医治疗以及其它治疗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医药对CAG有明显的阻断及逆转作用。结论中医药在治疗CAG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疗效显著。 伏沿蓉 张佳 王捷虹 董明 田博 于勇关键词:中医药治疗 能谱CT在鉴别小肠腺癌和原发小肠淋巴瘤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在鉴别小肠腺癌(SBA)和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0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手术确诊的17例SBA患者和临床介入超声引导下穿刺确诊的11例PSIL患者动脉期(AP)、静脉期(VP)扫描图像,应用能谱CT基物质分离平台观察碘基图上动、静脉双期肿瘤碘含量(IC)及相同层面腹主动脉(或较大动脉)IC,计算动、静脉双期标准化碘浓度比(NIC)、能谱曲线斜率(λ_(HU))及40~140 keV(间隔10 keV)下的CT值。记录各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运用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SBA与PSIL在动脉期IC、NIC及λ_(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BA患者动、静脉双期的IC、NIC和λ_(HU)、40~60 keV的CT值均高于PSIL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140 keV动、静脉双期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动脉期,以IC为1.38 mg/ml作为阈值鉴别SBA和PSIL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敏感度94%、特异度85%,明显高于常规CT(AUC 0.63、敏感度62%、特异度60%),相当于单能量70 keV时的图像质量。结论 SBA与PSIL在AP具有不同的IC、NIC和λ_(HU),动、静脉期40~60 keV的CT值也存在差异。能谱CT成像可成为临床鉴别SBA与PSIL的一种新方法。 杨创勃 李新胜 任成龙 段海峰 于勇 张喜荣 王海屹关键词:肠肿瘤 腺癌 小肠 淋巴瘤 疫情防控背景下对于医学影像学线上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9 2020年 2019年12月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蔓延至整个中国,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也成为广大师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主要目标。本研究以《医学影像学》课程线上教学为例,介绍线上教学的经验,对线上教学存在问题、改进方法等进行了思考,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尝试,希望能为医学影像学的线上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张喜荣 何鸳 钟晖 钟晖 于勇 于楠 于楠关键词:医学影像学 线上教学 能谱CT定量评估结肠癌分化程度 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研究能谱CT成像(GSI)定量分析在评估结肠癌分化程度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经结肠镜或手术病理确诊为结肠癌的47例患者,按照病理将其分为中高分化组18例和低分化与未分化组2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GSI双期增强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静脉期单能量图像,测量并比较两组病灶40~140 ke V不同单能量的CT值、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比(NIC)及各期能谱曲线斜率。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参数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参数评定直肠癌分化程度的最佳诊断阈值、AUC、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评估各项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高分化腺癌11例,中分化腺癌7例,低分化癌20例,未分化癌9例。两组动脉期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及70 ke V 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上指标静脉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碘浓度、动脉期NIC、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70 ke V时CT值的ROC AUC分别为0.854、0.747、0.753和0.701,当其诊断阈值分别设为〉1.13 mg/ml、〉0.13、〉1.61、〉53.11 HU时,其判定直肠癌分化程度的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为81.8%、71.4%、0.53;77.3%、64.3%、0.42;69.2%、71.4%、0.40;64.7%、62.3%、0.26。结论结肠癌能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评估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有一定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动脉期碘浓度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70 ke V(相当于常规CT扫描)。 杨创勃 段海峰 贾永军 任成龙 郭艳萍 于勇关键词:结肠肿瘤 能谱CT单能量图像在诊断中央型肺癌与阻塞性肺实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对鉴别中央型肺癌与继发阻塞性肺实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实变(阻塞性肺炎和阻塞性肺不张)的患者行宝石能谱常规CT平扫和能谱成像模式(GSI)双期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数据经GSI viewer生成各期常规CT图像和能谱单能量图像,由两位高年资胸部组CT诊断医师参照术后标本图片观察评价增强扫描所得到的4种图像对癌组织与阻塞性肺实变组织空间解剖关系分界的正确辨别率。结果:平扫图像上肿瘤与阻塞性肺实变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后肿瘤均呈轻、中度强化,而阻塞性肺实变组织多呈持续强化。增强扫描4种图像能够分辨肿瘤与实变肺组织边界的例数分别为:肺动脉期CT图像11例(40%),支气管动脉期CT图像18例(64%),肺动脉期单能量图像20例(76%),支气管动脉期单能量图像27例(92%)。4种图像分辨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54,P〈0.05)。两两比较,支气管动脉期单能量图可判断肿瘤范围的比率最高,优于其他三种图像(χ~2=12.83、χ~2=4.20、χ~2=1.34,P〈0.05);肺动脉期单能量图与支气管动脉期CT图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86,P〉0.05),但却优于肺动脉期CT图像(χ~2=6.65,P〈0.05)。结论:对于中央型肺癌并发支气管阻塞者,利用能谱CT单能量图,特别是支气管动脉期单能量图,可很好地显示肿瘤和阻塞性实变组织的部位、大小、分界等解剖关系,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 段海峰 贾永军 于勇 杨创勃 田骞 田欣 贺太平单、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Ki-67表达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评估双指数扩散模型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IVIM)各参数(灌注分数、假扩散系数及真扩散系数)及单指数扩散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非小细胞肺癌Ki-67表达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共60例患者(4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35~81岁)使用3.0 T MR扫描仪行IVIM (b=0、50、100、150、200、400、600、800 s/mm2)、DWI (b=50、800 s/mm2)检查。所有患者均通过外科手术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检查获得病理结果。使用body diffusion toolbox软件测量ADC、D、f and D*值,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对各参数值进行测量,每个病灶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使用组内相关系数(the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计算2名医师测量各参数的一致性,进而使用Spearman相关计算ADC,D,f and D*值与Ki-67的相关性。结果 ADC及D值与Ki-67呈负相关关系(ADC:r=-0.335,P=0.009)(D:r=-0.330,P=0.01),f、D*值与Ki-67无显著相关关系;肺腺癌ADC值与Ki-67呈负相关关系(r=-0.424,P=0.008)。结论单指数扩散模型参数ADC、双指数扩散模型参数D值有望成为无创性的在体预测非小细胞肺癌Ki-67表达程度的指标,这为使用影像学方法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党珊 师卫华 韩冬 马光明 杨琪 段海峰 于勇 于勇 于楠 王少彧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KI-67抗原 MR-T2刀锋伪影校正技术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2023年 目的探索联合MR-T2WI与扩散加权成像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与周围型肺癌(PLC)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1月—2021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FOP、PLC患者各36例,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阅读MR图像,并分别测量T2对比度比(T2CR)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两组T2CR与ADC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MR-T2WI与扩散加权成像的诊断效能。结果2名放射科医师对T2CR与ADC值观察者间一致性良好(ICC=0.951、0.955);FOP组T2CR和ADC值均显著大于PLC组(t=3.920、5.819,P均<0.001),T2CR与ADC值的阈值分别为2.29、1048×10^(-6)mm^(2)/s。使用ADC值正确诊断FOP 33例、PLC 28例;使用T2CR正确诊断FOP 20例、PLC33例;联合T2CR与ADC值正确诊断FOP 29例、PLC 33例。联合ADC与T2CR值较两者单独使用诊断准确度及曲线下面积提高(准确度:86.1%比84.7%、73.6%;曲线下面积:0.924比0.879、0.740;Z=2.208,P<0.05)。结论联合T2CR与ADC值有助于鉴别FOP与PLC,诊断效能高于两者单独使用。 党珊 段海峰 郭炎兵 陈媛媛 于勇 于勇关键词:肺炎 扩散加权成像 基于模型迭代重建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的上腹部低剂量CT扫描图像质量和肝小病灶检出率的比较 2021年 目的比较基于模型迭代重建(MBIR)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的上腹部低剂量CT扫描图像质量和肝小病灶检出率。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19年8月因上腹部疾病行CT增强检查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扫及前两期增强采用常规扫描,噪声(SD)设置为10,延迟扫描应用低剂量,SD设置为20。对延迟期图像分别采用40%ASIR(A组)和MBIR方式重建(B组)。测量病灶和邻近肝实质CT值和SD,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以平扫和前两期增强图像检出病灶数量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图像对肝脏小病灶的检出率。结果B组的肝脏SD低于A组,病灶SNR、病灶CNR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病灶检出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ASIR,MBIR应用于上腹部低剂量CT扫描中能够提高图像质量和肝小病灶的检出率。 马光明 张喜荣 张喜荣 钟晖 于勇 于楠关键词:低剂量 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在低对比剂肾动脉CTA扫描中的应用 张喜荣 贺太平 马光明 于勇 郭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