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庆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渭南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气象局研究型业务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强对流
  • 2篇地形
  • 2篇地形作用
  • 2篇阵风锋
  • 2篇气象
  • 2篇强对流天气
  • 2篇强对流天气过...
  • 2篇强对流天气过...
  • 2篇切变
  • 2篇风切变
  • 2篇长波
  • 2篇垂直风切变
  • 2篇垂直温度梯度
  • 1篇登陆台风
  • 1篇动力诊断
  • 1篇动力诊断分析
  • 1篇对流云
  • 1篇对流云团
  • 1篇远距离台风
  • 1篇云团

机构

  • 8篇渭南市气象局
  • 3篇陕西省气象局

作者

  • 8篇吉庆
  • 6篇武麦凤
  • 2篇米洁
  • 2篇何林
  • 1篇马耀荣
  • 1篇曹玲玲
  • 1篇李亚丽
  • 1篇燕东渭
  • 1篇李萍云
  • 1篇吴阳军
  • 1篇陈洁
  • 1篇王垒

传媒

  • 3篇陕西气象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内蒙古气象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暴雨灾害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长波调整背景下关中东部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图1给出了7月1日08时—2日08时的降雨总量,可以看出,本次过程就是以渭河为界,北部冰雹和大风天气为主,降雨量级较小,而南部以中雨为主,东南部和南部山区出现了大雨和暴雨。那么仅一河之隔,天气现象的变化为什么如此剧烈,地...
武麦凤吉庆米洁
关键词:垂直温度梯度垂直风切变地形作用
文献传递
西北涡与登陆台风相互作用个例的诊断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以及每日4次的1°×1°NCEP/NCAR再分析全球格点资料,以2010年7月23日发生在陕西、甘肃东部以及陕西南部与四川交界地区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为例,对远距离台风与西北涡相互作用对西北涡发展和暴雨发生的影响及其原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远距离台风和西北涡相互作用,改变了西北涡的斜压结构、温湿结构和动量结构,也增强了西北涡附近对流不稳定程度和动力抬升作用;(2)西北涡中心强度及其附近环境场的改善对暴雨的发生和发展起到正反馈作用,即延长了由台风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建立起来的水汽通道,增强了暴雨区低层的动力抬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暴雨强度和暴雨范围;(3)西北涡和台风远距离相互作用与低空急流的建立是同时的,这对大范围短时强降水的发生位置与强度变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武麦凤曹玲玲马耀荣吉庆吴阳军
关键词:暴雨远距离台风水汽通量
长波调整背景下陕西关中东部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FY-2E卫星云图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地面加密气象站资料,对2014年7月1日发生在陕西渭南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在500 h Pa长波调整过程中,冷空气不断从切断低压底部扩散南下,与中纬度中尺度切变线相互作用所致;垂直温度梯度大对渭南市强对流天气有较好的潜势预报意义;地形作用导致中低层风向垂直切变增强和地面小尺度辐合线形成。其中,垂直风切变的增强致使中层干空气卷入对流云团中,新鲜空气补充了云凝结核源,经过渭河之后,近地面气温升高、相对湿度增大,有利于冰雹转成短时暴雨。地面小尺度辐合线触发了不稳定能量进一步释放;强的垂直风切变和低层辐合共同作用,使对流云团增强,降雨强度增大。
武麦凤吉庆米洁
关键词:垂直温度梯度垂直风切变地形作用
一次槽前干对流天气过程动力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对2015年8月23日发生在陕西关中的一次槽前干对流天气进行了动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虽然发生在槽前,但垂直环境配置为中层相对干冷,低层相对暖湿,属于槽前干对流。850 hPa的切变线后反气旋环流中存在的中小尺度切变,为强对流天气提供了初始扰动并诱发了次级环流的形成,地面辐合线触发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中层干侵入和强的垂直风切变增强了大气垂直不稳定程度;关中东部强对流天气落区主要出现在散度通量大值区的中心附近、水汽波作用密度垂直积分大值中心及其后部梯度最大的区域内。
武麦凤李萍云吉庆
关键词:阵风锋
渭南市2015—2017年典型霾天气过程气象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综合利用地面空气污染监测资料、MICAPS资料、常规气象资料、探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对2015—2017年渭南市11个典型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渭南市典型霾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特征,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典型霾天气过程的气象要素特征。结果表明:典型持续性污染天气过程中细颗粒物(PM 2.5)是PM 10的主要组成成分,PM 2.5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粗颗粒物,严重污染期间PM 2.5和PM 10二者日变化明显且基本同步。严重污染期间,500 hPa欧亚中高纬度环流呈两槽一脊型,陕西处于暖脊前部、长波脊前底部,相应的700 hPa青藏高原上有短波槽,短波槽前有弱偏南气流发展;而空气质量转好时,中高纬度环流形势明显变化,陕西上空锋区加强,伴随地面东移南下冷空气的入侵,关中对流层低层偏北气流加强。PM 2.5质量浓度与过去1小时降水量、气温、海平面气压、10分钟平均风速负相关,与露点温度、相对湿度、总云量正相关。
吉庆武麦凤何林陈洁
关键词:PM气象要素
一次槽前“干”对流背景下阵风锋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对2015年8月23日发生在陕西关中的一次伴有阵风锋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不稳定度条件、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虽然发生在槽前,但垂直环境配置为"上干下湿",属于槽前"干"对流,850 h Pa的切变线为强对流提供了初始扰动,地面辐合线触发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两条阵风锋均出现在对流云团边缘TBB梯度最大的区域内、对流有效位能剧烈释放时;另外,两条阵风锋的相向运动,导致两条阵风锋之间强对流单体的产生。当强对流云团与阵风锋叠加时,一方面,二者相互抑制,互为削弱,阵风锋很快消散;另一方面,与阵风锋相联系的对流云团中因为有新的对流单体补充又迅速发展,产生更剧烈的强对流天气。
武麦凤吉庆武维刚
关键词:阵风锋强对流云团
“秦云工程”气象数据对接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20年
依托以CIMISS为核心的省级集约化气象数据环境,通过架构分析、接口定制、数据同步、存储和数据服务等关键技术环节的研究,实现"秦云工程"气象云的数据对接。为开展其他行业大数据接入"秦云工程"并进行交换和共享,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参考意义。
何林何林吉庆燕东渭李亚丽
关键词:大数据气象数据服务接口
一次人工水平能见度数据的异常值分析
2019年
利用数据流逆推的方式,从最终服务数据、入库、解码、快速质控、原始报文等各环节,对镇安国家级自动气象站2016年9月8日02时的人工观测水平能见度要素突变为0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多个国家站的同类现象进行汇总对比。结果表明:人工水平能见度的观测值确实存在为0的现象,这与数据采集及观测规范设定相关,会对后续的解码入库及数据服务环节造成影响。
何林李亚丽吉庆曹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