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荣
-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湖州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累及椎板型颈椎棘突骨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2016年
- 目的建立累及椎板型颈椎棘突骨折有限元模型(累及椎板型颈椎棘突骨折模型)并行活动度及应力分析,明确此型骨折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集男性健康志愿者颈椎CT数据,运用有限元软件构建颈椎(C0~T1)全节段模型(正常颈椎模型),并与文献报道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正常颈椎模型活动度通过比较验证后,在正常颈椎模型基础上建立C7累及椎板型颈椎棘突骨折模型,测量C7累及椎板型颈椎棘突骨折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6种工况下的活动度,与正常颈椎模型进行比较,测量颈椎骨性结构及韧带的生物应力变化。结果建立的正常颈椎模型同文献报道的颈椎活动度比较符合有限元建模标准,在正常颈椎模型上结合临床骨折病例建立的累及椎板型颈椎棘突骨折模型外观逼真,活动度比较结果显示:在C6~7节段,骨折模型的前屈、侧弯及旋转活动度比正常模型减小(减少0.24°~1.60°),而后伸活动度略微增大(增加0.30°);在C7~T1节段,除后伸活动外,其余活动度均比正常模型要大(增加0.91°~3.53°),且活动度变化范围较为明显(单侧旋转活动度增加36.7%);其余节段两个模型活动度相差无几。累及椎板型颈椎棘突骨折模型在侧弯及旋转工况下应力值较正常模型相对升高。结论累及椎板型颈椎棘突骨折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临床实际骨折病例,C7累及椎板型棘突骨折模型有限元分析提示骨折局部稳定性变差,预示颈椎不稳发生,一旦发现颈椎不稳或神经损伤,需及时手术治疗。
- 吴荣李强王朝阳沈彦
- 关键词:三维模型有限元分析颈椎不稳
- 下胫腓螺钉固定患者功能及影像学结果的对比研究
- 目的:探讨下胫腓螺钉固定是否影响患者的功能及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92例行下胫腓螺钉固定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最终78例完成了正式的功能测试,比较下胫腓螺钉保留、断裂或松动、或者取出的功能及影像学结果,功能评价使用下肢...
- 沈彦王朝阳吴荣
-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内固定
- 微创PFNA治疗脑梗后遗症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 分析微创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脑梗后遗症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2 年10月至2014 年12月,我科采用闭合复位微创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脑梗后遗症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
- 吴荣李强王朝阳沈彦马炬雷
- 关键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 早期妊娠减胎术后二路普雷沃菌感染2例经验总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20年
- 二路普雷沃菌是一种专性厌氧菌,又属条件致病菌,也是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患者免疫力低下或者进行有创操作时,可引起女性盆腹腔、生殖系统感染,但是由女性生殖系统侵入血液的厌氧菌内源性感染较少见。本文通过回顾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2例早期妊娠经阴道减胎术后患者感染二路普雷沃菌的诊治过程,了解二路普雷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细菌培养药敏实验的必要性、经验治疗的重要性。
- 杨文娟王影胡晶晶王影胡晶晶吴潇许孝凤
- 关键词:多胎妊娠减胎术
- 有限元分析颈椎棘突骨折内固定有效性被引量:2
- 2017年
- 通过对颈椎棘突骨折(累及椎板)内固定治疗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明确此种治疗方式对颈椎棘突骨折的有效性。先建立正常全颈椎(C0-T1)的有限元模型并与文献报告进行对比验证,模型验证后,在正常模型基础上建立颈椎棘突骨折(累及椎板)模型,并模拟直型接骨板行内固定治疗,测量并比较颈椎棘突骨折模型及手术内固定模型和原始正常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种条件下活动度改变。以及颈椎各结构的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在正常模型上结合临床病例建立的颈椎棘突骨折(累及椎板)外观逼真,生物力学相似度良好。骨折模型部分节段,主要为C7-T1的活动度(前屈+后伸9.20°,左右侧弯5.83°,左右旋转13.12°)较正常模型(前屈+后伸7.11°,左右侧弯4.92°,左右旋转9.59°)增大,尤其是旋转活动度,模拟植入内固定后稳定性增加(前屈+后伸4.07°,左右侧弯2.21°,左右旋转2.91°),且内固定钢板应力分析提示,承受最大应力值在安全范围。颈椎棘突骨折(累及椎板)及内固定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临床实际病例,通过有限元分析预示,此型骨折存在潜在不稳的可能性,探讨微型棘突钢板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沈彦王朝阳吴荣陈博
- 关键词:内固定有限元分析
- 颈椎棘突骨折生物力学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 2016年
- 目的 利用有限元分析评价颈椎棘突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选择1名35岁男性健康志愿者全颈椎体的CT扫描图像,采用Mimics17、Geomagic Studio 2012、Hypermesh12及ABAQUS 6.12软件初步建立正常颈椎C0~T1段三维六面体网格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基于已验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弱化网格单元强度的方法建立C7棘突骨折(累及椎板)模型,对正常及骨折模型分别施加屈伸、侧屈、旋转的生理载荷,比较在不同工况下的三维活动范围(ROM)及骨折断端节点位移,分析棘突骨折所致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 在C6~C7节段,骨折模型的前屈、侧弯及扭转活动度比正常模型减小,而后伸活动度略微增大.在C7~T1节段,除后伸活动外,其余活动度均比正常模型要大,且活动度变化范围较为显著,而其余节段与正常模型几乎一样.结论 累及椎板的颈椎棘突骨折潜在生物力学不稳定性,治疗应区别单纯颈椎棘突骨折,尽早诊断及正确处理.
- 沈彦王朝阳吴荣
- 关键词:颈椎骨折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 跗骨窦联合外侧纵形切口与传统外侧L型切口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的比较研究
- 目的比较跗骨窦联合外侧纵形切口同传统外侧L型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探讨更为合理有效的手术入路方式。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SandersⅡ型单侧闭合性跟骨...
- 吴荣李强马炬雷韩国嵩尹宗生
- 关键词:跟骨骨折跗骨窦
- 文献传递
- 累及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椎板型颈椎棘突骨折对颈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 目的: 1.模拟重建累及椎板型颈椎棘突骨折有限元模型,通过骨折模型与正常对照模型的活动度及应力比较,明确累及椎板型颈椎棘突骨折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 2.通过体外羊标本模拟累及后方韧带复合体(Posterior lig...
- 吴荣
- 关键词:韧带复合体生物力学颈椎稳定性
- 有限元分析内固定治疗对颈椎棘突骨折的有效性
- 通过对颈椎棘突骨折(累及椎板型)内固定治疗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明确此种治疗方式对颈椎棘突骨折的有效性.先建立正常全颈椎(C0-T1)的有限元模型并与文献报告进行对比验证,模型验证后,在正常模型基础上建立颈椎棘突骨折(...
- 吴荣李强王朝阳沈彦陈博
- 关键词:内固定手术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 下胫腓螺钉固定患者的功能及影像学结果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下胫腓螺钉固定是否影响患者的功能及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78例行下胫腓螺钉固定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下胫腓螺钉完整(完整组)、断裂或松动(断裂松动组)、取出(取出组)3组的功能及影像学结果。功能评价使用Lower Extremity Measure(LEM)下肢测量评分和Olerud Molander(OM)踝部功能评分;影像学评价包括下胫腓间隙、下胫腓重叠和内侧间隙。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2个月。完整组、断裂松动组、取出组的LEM评分和OM评分分别为(70.3±6.3)分和(46.5±7.9)分、(83.3±3.0)分和(62.2±4.9)分、(88.1±4.8)分和(66.8±6.7)分,断裂松动组和取出组的两项评分均优于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裂松动组与取出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胫腓间隙完整组为(3.2±0.2)mm,断裂松动组、取出组分别为(4.1±0.2)mm、(4.1±0.3)mm,断裂松动组和取出组均宽于完整组(P<0.05),断裂松动组与取出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胫腓重叠和内测间隙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直径对患者功能没有影响。结论与松动断裂组、取出组相比,完整组下胫腓螺钉功能评分更差。螺钉松动或断裂不会影响功能,但在螺钉完整情况下却有取出指针。
- 沈彦王朝阳吴荣
- 关键词:踝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