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慧 作品数:5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电力与交通材料保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富含胸腺嘧啶DNA传感探针对水体中Hg2+的检测 被引量:1 2015年 该工作以富含大量胸腺嘧啶(Thymine,T)核酸单链为识别分子,SYBR Green I (SG)为荧光基团,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的荧光增强法检测Hg2+。由于T-Hg2+-T键的形成,富T单链自我折叠或者两两配对形成双链DNA结构,当溶液中的SG嵌入DNA双链中时,SG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实验结果表明,SG荧光强度随着Hg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最优实验条件下,SG的荧光强度与Hg2+的浓度在4.000×10-7~2.000×10-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900×10-8 mol/L。该方法在含5.0%湘江水实际样品中获得的回收率为98.72%~104.5%,因此该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湘江水样品中Hg2+的测量。 肖慧 杨婵 赵珍 文家意 刘凤 周银香 徐思嘉 许庭琦 何婧琳 曹忠关键词:分子识别 荧光光谱分析 铜纳米簇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贵金属纳米簇一般由几个到约一百个金属原子组成,具有超小粒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以及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相比较于金纳米簇和银纳米簇,铜纳米簇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该文介绍了铜纳米簇的光学性质、合成方法和应用进展,重点总结了合成铜纳米簇的模板法、化学还原法、反相微乳液法、刻蚀法等,评述了铜纳米簇用于重金属离子、p H、小分子、生物分子等的荧光检测应用及其在生物标记、生物成像上的分析应用。 李婷 李盼盼 肖慧 杨婵 黄思颖 何婧琳 曹忠关键词:荧光传感 聚胸腺嘧啶单链DNA-CuNCs荧光增强法用于汞离子的高灵敏检测 被引量:8 2016年 基于Hg^(2+)与DNA中胸腺嘧啶(T)结合的高度特异性和DNA铜纳米簇的荧光增强性质,构建了一种简便、灵敏检测汞离子的新方法.当Hg^(2+)存在时,聚T单链DNA(P1)通过T-Hg^(2+)-T特异性结合形成双链DNA,Cu^(2+)经抗坏血酸钠还原后生成的中间体Cu+与双链DNA螺旋结构间的氢键部分有强的结合力,促使Cu0附着聚集在双链DNA上形成铜纳米簇,导致体系荧光增强,从而实现对汞离子的高灵敏检测.体系荧光强度与Hg^(2+)浓度的对数值成正比,对Hg^(2+)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 nmol/L^10μmol/L,检出限达0.4 nmol/L,对湖水样品中Hg^(2+)检测的回收率达到97.2%~106.6%.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无需标记、检出限低及选择性好等优点,可用于环境水体中汞离子的测定. 李婷 曹忠 李盼盼 何婧琳 肖慧 杨婵关键词:荧光增强 汞离子 富含胞嘧啶单链DNA-银纳米簇荧光探针用于S1核酸酶的灵敏检测 被引量:3 2017年 以富含胞嘧啶(C)的单链DNA为模板合成银纳米簇,将其作为功能化探针,建立了一种无标记荧光检测S1核酸酶的方法.S1核酸酶可以特异性识别单链DNA,在最适的酶催化反应条件下,可将其降解为单核苷酸或寡核苷酸片段.当S1核酸酶不存在时,富含C的单链DNA可以有效地合成荧光银纳米簇;当S1核酸酶存在时,单链DNA模板被特异性识别并降解,导致无法形成银纳米簇,使体系荧光信号降低.实验结果表明,银纳米簇的荧光强度随着S1核酸酶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优化的条件下,体系荧光信号(F/F0)与S1核酸酶的浓度在5.0×10^(-5)~4.0×10^(-3)U/μ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6)U/μL.该荧光探针选择性好,可用于RPMI 1640细胞培养基中S1核酸酶的检测,回收率达到91.8%~109.5%. 王星星 李盼盼 何婧琳 欧阳文 肖慧 杨婵 曹忠关键词:荧光探针 基于核酸适配体和核酶的功能化核酸传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在生物分子的研究中,核酸适配体和DNA核酶是具有特殊功能的核酸分子。该综述讨论了这些功能分子、其传统筛选过程、独特的性质和它们在生物传感领域中的应用。核酸适配体和DNA核酶在分子识别的研究方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这些特别的应用显示功能核酸在基因学和蛋白质学中具有极大潜力。 李盼盼 何婧琳 李婷 杨婵 肖慧 黄思颖 曹忠关键词:核酸适配体 SELEX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