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浙一 作品数:7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对应用于自适应光学的角膜像差重建算法的效能分析 2017年 目的:分别使用构造正则方程、奇异值分解、Householder变换三种解法解决自适应光学中角膜像差重建中线性模型的最小二乘解问题,比较重建精度、耗时以及可靠性,为应用于实时矫正眼球像差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中波前重建最优算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方法:使用Pentacam角膜地形图仪获取20眼正常眼的角膜地形图前表面高度数据。数据范围为中央6mm直径的瞳孔区,根据Pentacam提供的参数生成最佳拟合球面(best fit sphere,BFS),二者之差即为模拟的角膜前表面的像差数据。数据采样率为100μm(仪器设置),编制采样程序对其分别使用100、300、500tμm的分辨率进行采样,对每个波前像差数据矩阵计算梯度,求得x方向及y方向的一阶偏导,此即为波前像差的斜率数据(即为模拟夏克-哈特曼传感器采样)。获得波前斜率数据后使用zernike多项式(分别使用1~130个模式项数)重建波前数据,对于上述三种采样率,都分别使用构造正则方程法、奇异值分解与Householder变换三种算法获得重建波面的模式系数。根据获得的模式系数获得重建波面,使用其与原始波面的差值的残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考察重建精度,同时使用MATLAB函数tic、tio考察重建耗时,并计算线性模型的条件数、观察模式系数矩阵解的合理性以考察算法的可靠性。结果:重建精度:三种采样率时,Householder变换与奇异值分解的表现是一致的,而构造正则方程法则在分辨率为500μm时表现较差,主要为高阶(zernike模式数K>88)时RMS值明显的不稳定(表现为无规律的大幅度的波动)。重建耗时:三种采样率时,随着阶数的增加,奇异值分解的耗时增加明显高于Householder变换与构造正则方程法,而另二者的差异性表现得并不直观。算法可靠性:采样率越高,使用的zernike多项式的阶数越低,结果越可靠。同时构造正则方程法在采样率较低时相 陈浙一关键词:自适应光学 角膜像差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综合性视觉功能指数与跌倒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综合性视觉功能指数与跌倒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96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前患者作为受试者,使用综合性视觉功能指数(visual-functioning index,VF-7)问卷法评估受试者的综合性视觉功能。根据其结果进行分组,比较组间的跌倒影响因素差异性,包括视力、平衡功能、移动功能、认知及抑郁状态、对跌倒的担心等。结果:其中VF-7得分较低组的受试者,其年龄通常较大,有抑郁倾向,以及更担心跌倒;得分较低组的受试者视力、平衡功能和移动功能也较差。结论:不同水平的综合性视觉功能指数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老年患者,其跌倒影响因素,包括视力、平衡功能、移动功能之间有显著的差异。综合性视觉功能指数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自评检查方式,可以用作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跌倒风险监测。 黄美娜 陈浙一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跌倒 对角膜像差使用Zernike多项式斜率重建法的效能分析 目的:
分别使用构造正则方程、奇异值分解、Householder变换三种解法解决角膜像差波前Zernike重建线性模型的最小二乘解问题,比较重建精度、耗时以及可靠性,为应用于实时矫正眼球像差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中波... 陈浙一关键词:角膜像差 最小二乘解 文献传递 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时间感知和疼痛评分及术后满意度的关系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时间感知、疼痛评分和术后满意度的关系。 方法:纳入白内障手术患者90例90眼的手术病例,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术中疼痛。根据VAS结果为0分,1~3分,〉3分,分别分成玉级疼痛组,Ⅱ级疼痛组和芋级疼痛组,比较组间的年龄、性别、眼别,以及手术时长客观值、主观值和术后满意度。结果:三组不同疼痛评分组之间的年龄、性别和眼别都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疼痛评分越高的手术病例实际的手术时间比较长(P〈0.05),疼痛评分越高的手术病例患者感知的手术时间也比较长(P〈0.05),玉级疼痛组和Ⅱ级疼痛组的患者能够准确的感知手术时长,而芋级疼痛组的患者已无法准确感知手术时长,疼痛评分越高的手术病例患者认为手术不成功的比例较多(P〈0.05)。 结论: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时间感知准确性和对手术效果的评价随着术中疼痛的加重而下降,因此,让患者了解到疼痛不能作为判断手术是否成功的一个指标是术前访视及宣教的重点。 黄关娜 陈浙一关键词:疼痛 满意度 白内障手术 知觉性优势眼与近视性屈光参差的关系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知觉性优势眼与近视性屈光参差(interocular refractive error difference,IRED)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收入361例近视患者,将其分为非屈光参差组(IRED≤1D,177例)与屈光参差组(IRED〉1D,184例)。通过计算机辅助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测试知觉性优势眼。结果非屈光参差组与屈光参差组双眼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 power,SE)、0°方向上的JCC交叉柱镜度数(Jackson cross-cylinder at axis 0°)J0和45°方向上的JCC交叉柱镜度数(Jackson cross-cylinder at axis 45°)J45均无统计学差异,非屈光参差组与屈光参差组的参差量绝对值分别为(-0.58±0.33)D和(-2.52±1.2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Z=-20.13,P〈0.01)。屈光参差组受试者的知觉性优势强度指数(ocular dominance index,ODI)为(4.04±3.74),明显高于非屈光参差组(3.35±2.87,Wilcoxon秩和检验,Z=-2.08,P=0.04)。在具有明显知觉性优势眼的屈光参差患者中,屈光参差量与ODI值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earson相关分析,R=0.39,P〈0.01)。而且,在这些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中,知觉性优势眼通常是双眼中近视度数较高的眼(符号检验,P〈0.05)。结论与非屈光参差患者相比,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存在更明显的知觉性优势眼,其知觉性优势强度指数与屈光参差量相关,而且知觉性优势眼通常是双眼中近视度数较高的眼。 黄俊萍 苏彬彬 武浩然 陈浙一 姜思宇 张旭红 卓佐跑 张斌 姜珺 吕帆关键词:屈光参差 心理物理学 近视 基于矢量分解的验光法与常规主觉验光法应用于不同程度散光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矢量分解验光法和常规主觉验光法在不同程度散光下的应用。方法共纳入143名被检者的143只右眼,根据散光度数0~1.50 D和散光度数>1.50~3.00 D分为低散光组和高散光组,被检者先后接受两名视光医师的使用矢量分解验光法和常规主觉验光法获取验光数据,比较等效球镜M分量、J0分量、J45分量以及验光时长的差异。结果高、低散光组间的年龄、性别、M分量、J45分量和常规主觉验光耗时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的常规主觉J0和矢量验光J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低散光组中,分别使用常规主觉验光和矢量验光法所测得的M、J0和J45一致性较好,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0.04 D、0.02 D和0.02 D,一致性界限范围内,常规主觉验光和矢量验光的差值绝对值最大分别为0.37 D、0.13 D和0.17 D,且验光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高散光组中,分别使用常规主觉验光和矢量验光法所测得的M、J0和J45一致性较差,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分别为0.43 D、0.21 D和0.00 D,一致性界限范围内,常规主觉和矢量验光的差值绝对值最大分别为0.75 D、0.50 D和0.30 D,且验光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矢量验光法耗时较长。结论目前的矢量分解验光法只在针对较低的散光时有较好的表现,需要对其进一步完善,使其能较好地应用于临床。 陈浙一 黄美娜关键词:主觉验光 散光 专业差异性及规章制度对手术室团队合作影响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专业差异性及规章制度对手术室团队合作的影响,为提高手术室团队的合作能力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5名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按照现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得到了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导致团队内部的沟通合作不佳、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导致团队内部的沟通合作不佳和通过教育可以提高手术室团队的沟通合作能力3个主题。结论医护间要尽量多交流共享信息,管理者需要不断完善原有的不利于团队团结合作的制度,加强对新进医护人员合作理念的教育培训。 黄美娜 陈浙一关键词:团队合作 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