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华 作品数:4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 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炭疽叶枯病菌诱导的不同苹果种质中防御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比较 被引量:5 2017年 以苹果品种‘秦冠’、‘富士’及二者的杂交种‘QF-2’为试材,室内接种炭疽叶枯病菌,发现前者表现为感病,后二者均表现为抗病。接种后的0~4d内,寄主叶片内的SOD、POD、CAT活性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接种1d后出现峰值,且在抗病种质上明显高于感病种质。PPO活性在接种后也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感病种质‘秦冠’的上升速度较快,峰值出现较早。对三份种质来说,受病原菌的诱导,MDA含量均在接种1d后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但其含量变化与种质间的抗性水平差异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孔祥华 侯董亮 张伟 田义轲 刘源霞 王彩虹关键词:苹果 防御酶 丙二醛 不同抗性种质上褐斑病菌诱导的苹果几丁质酶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2015年 植物几丁质酶通过降解真菌细胞壁起到抵抗真菌病害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病程相关蛋白。现以苹果品种‘富士’、‘秦冠’及其杂交后代为试材,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接种苹果褐斑病对苹果几丁质酶基因MdChi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褐斑病菌诱导下MdChi在3份种质的叶片中均有表达,感病品种‘富士’叶片中MdChi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抗病品种‘秦冠’及二者杂交后代‘FQ-2’。侵染后24h时‘富士’叶片中的MdChi表达量明显上升,48h后表达量又迅速下降。而抗病品种‘秦冠’及抗病杂种‘FQ-2’中MdChi基因表达量在侵染后的96h内未有较大幅度变化,均保持在较低水平。 张伟 田义轲 孔祥华 候董亮 王彩虹关键词:褐斑病菌 苹果对炭疽菌叶枯病抗性遗传的研究及其分子标记筛选 被引量:13 2015年 利用两个对炭疽菌叶枯病高抗的苹果品种(系)‘富士'和‘QF-2'及两个高感品种‘金冠'和‘嘎拉'为亲本配制了4个杂交群体‘富士'ב金冠',‘金冠'ב富士',‘嘎拉'ב富士',‘富士'בQF-2'。以F_1群体植株为试验材料,对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的抗性进行鉴定评价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中抗、感植株的分离比分别符合1:1,1:1,0:1和1:0的理论比值,初步推测苹果抗炭疽菌叶枯病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抗病基因型为rr,感病基因型为RR和Rr。以‘金冠'ב富士'F_1群体为试材,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SA)方法,通过对均匀覆盖苹果染色体组的500对SSR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一个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S0506206-24,该标记与抗性基因位点的连锁距离为9.8 cM. 刘源霞 李保华 王彩虹 刘春晓 孔祥华 祝军 戴洪义关键词:苹果 抗性遗传 SSR标记 褐斑病抗性不同的两个苹果主栽品种叶片显微结构比较 被引量:1 2017年 苹果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可导致苹果早期落叶,对苹果树体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而培育抗褐斑病的苹果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秦冠’和‘富士’是当前生产上对苹果褐斑病抗性水平差异较大的两个品种。本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法对褐斑病抗病品种‘秦冠’和感病品种‘富士’的叶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与‘秦冠’相比,‘富士’叶片上、下表面较粗糙,角质层明显偏薄,且气孔密度较大,推测二者对褐斑病的不同抗性水平可能与其叶片的结构特征有密切关系。 孔祥华 张伟 侯董亮 田义轲 杨绍兰 肖玉雄关键词:苹果 褐斑病抗性 叶片 显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