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培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肿瘤
  • 2篇胆囊
  • 2篇胆囊结石
  • 2篇生物芯片
  • 2篇凝集素
  • 2篇结石
  • 2篇肝癌
  • 2篇肝脏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结石
  • 1篇胆囊结石复发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糖
  • 1篇调节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机构

  • 8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8篇陈培
  • 4篇樊嘉
  • 3篇邱双健
  • 2篇郭坤
  • 2篇刘银坤
  • 2篇周俭
  • 2篇汤钊猷
  • 2篇康晓楠
  • 1篇卫志明
  • 1篇孙璐
  • 1篇廖锐
  • 1篇陈洁
  • 1篇武金才
  • 1篇潘奇
  • 1篇钦伦秀
  • 1篇吴寒
  • 1篇周文江
  • 1篇杨幼明
  • 1篇王念
  • 1篇王炳生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上海实验动物...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1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凝集素芯片检测肿瘤标志物糖蛋白N-聚糖及其在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发生、发展伴随着相关糖蛋白的糖基化改变,糖蛋白聚糖结构的多样性对其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凝集素芯片是一种简单、快速、高通量的方法,可以分析肿瘤标志物糖蛋白的N-聚糖部分,是肿瘤相关糖蛋白质组学有力的研究工具。本研究探讨使用凝集素芯片检测肿瘤标志物糖蛋白N-聚糖,以期鉴别疾病性质。方法:利用生物芯片技术使用凝胶基片构建以不同凝集素和荧光标记糖蛋白特异性亲和为原理的凝集素芯片,可以检测糖蛋白的N-聚糖的特征性结构,比较相似糖蛋白的差异,进一步可以检测和比较不同来源相同肿瘤标志物糖蛋白的N-聚糖部分的细微差异。结果:凝集素芯片结果准确,荧光标记糖蛋白浓度与荧光值达10~1000nmol/L的Cy3浓度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1mg/ml是合适的凝集素点样浓度;凝集素芯片非常敏感,在本研究的条件下,最低可测得达1pg的相应糖蛋白,凝集素芯片结合荧光探针技术可以鉴别不同来源甲胎蛋白N-聚糖结构的细微差别。结论:凝集素芯片检测糖蛋白N-聚糖结构切实可行、准确方便;凝集素芯片可以给出肿瘤标志物糖蛋白N-聚糖结构的信号模式图及其变化,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陈培康晓楠孙璐郭坤樊嘉周俭邱双健汤钊猷刘银坤
关键词:凝集素生物芯片糖蛋白甲胎蛋白
肝脏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9
2008年
邱双健樊嘉陈培
关键词:肝脏肿瘤
基于凝集素芯片的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膜蛋白糖谱比较被引量:8
2009年
评估采用凝集素芯片技术寻找肝癌细胞表面侵袭和转移相关特征性糖谱的适用性.首先选取一对模式细胞株(中华仓鼠卵巢细胞CHO和其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Ⅰ缺陷株Lec1)验证凝集素芯片系统的可靠性.然后通过凝集素芯片比较正常肝细胞L02、非转移肝癌细胞Hep3B、高转移肝癌细胞HCCLM3的细胞表面糖谱,同时采用细胞凝集素组织化学的方法验证芯片结果.细胞Hep3B和L02相比,对凝集素PHA-L、ConA、AAL、MPL的亲和作用增强而对凝集素WGA的亲和作用减弱,提示在肝癌细胞表面可能出现了增多的复杂寡糖分支、高甘露糖、末端岩藻糖、黏蛋白T抗原和减少的N-乙酰葡萄糖胺和/或多价唾液酸结构.细胞HCCLM3和Hep3B相比,对凝集素LCA、MAL-Ⅰ、MAL-Ⅱ、WGA、PHA-E的亲和作用增强而对凝集素RCA-I的亲和作用减弱,提示在高转移肝癌细胞HCCLM3的表面可能出现了增多的核心岩藻糖、唾液酸(主要是α2-3链接方式)、N-乙酰葡萄糖胺、平分型GlcNAc结构以及减少的末端β1-4链接半乳糖结构.细胞凝集素组织化学的结果支持芯片结果.研究证明,凝集素芯片技术是解析生物学进程中糖谱改变的适用工具.
王念康晓楠刘银坤郭坤崔杰峰孙瑞霞陈洁赵燕陈培
关键词:肝癌
上海地区胆囊结石复发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22
1998年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寻找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的可行方法。方法对上海地区采用保留胆囊(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胆镜碎石取石、口服药物溶石)方法治疗的、且胆囊结石已完全消失的1058例病人进行多因素分析,对122例病人随机检测血清胰岛素值和总胆汁酸值。结果经1年~8年8个月随访,胆囊结石消失后复发率分别为1年11.6%、2年22.4%、3年29.5%、4年36.4%、5年39.3%、5年以上39.7%。复发组病人的危险因素为:(1)多发结石(P<0.05);(2)有胆囊结石家族史(P<0.05);(3)喜食油腻食物(P<0.05);(4)平均血清胰岛素值低(P<0.01);(5)平均血清总胆汁酸值高(P<0.01)。结论胆囊结石的复发与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的过多摄入有关,与胰岛素量的相对不足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陈培王炳生何连齐王坚丁建民蔡珍福施维锦薛永寿吴卫泽李祖怡李清佩
关键词:胆囊结石复发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肿瘤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216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DVT发生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特点,研究DVT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216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非DVT组200例,DVT组16例,其中双下肢血栓形成患者9例,左下肢血栓形成患者4例,右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例。DVT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非DVT组患者更长(P<0.05)。两组年龄、体质指数、术后输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60岁患者发生DVT的危险性是<60岁的5.935倍[OR=5.935(95%CI:1.297,27.157),P=0.022]。结论:年龄≥60岁是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范洪凯尹毅锐刘信攸庄盛威吴炜勋陈培陈培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手术期消化系统肿瘤
肝脏良恶性肿瘤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左外叶切除术的初步经验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初步总结肝脏良恶性肿瘤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左外叶切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5年4月至2008年5月共对11例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左外叶切除术(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1.7岁)。其中原发性肝癌4例,伴不同程度肝硬化;结肠癌术后转移性肝癌1例;肝血管瘤5例(2例合并胆囊结石同时切除胆囊);巨大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肿瘤最大径2.1~12.0cm,平均5.8cm,所有肿瘤均位于肝左外叶(Ⅱ、Ⅲ段)。结果手术时间为120~180min,平均147min。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无输血,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5.9d。结论对于位于Ⅱ、Ⅲ段的肝脏肿瘤施行腹腔镜下肝左外叶切除术是安全的。
王鲁樊嘉钦伦秀孙惠川叶青海武金才柏斗胜王晓颖贺轶锋潘奇陈培周俭汤钊猷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肝切除吻合器
肝细胞肝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特征性糖基化改变的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 reg)N-聚糖糖基化改变及其在免疫抑制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色荧光流式细胞仪从HCC患者(研究组,n=32)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n=10)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选CD4+CD25+CD127low/-CD49d-T reg;用凝集素芯片检测T reg中提取的细胞膜蛋白。结果:研究组外周T reg胞膜表面较对照组α-1,6-岩藻糖、α-1,6-甘露糖、N-乙酰氨基半乳糖、β型半乳糖链、复杂型N-聚糖增加。结论:T reg特征性聚糖谱改变可能伴随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这从糖生物学的角度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陈培吴寒廖锐李艺伟易勇王嘉兴樊嘉邱双健
关键词:凝集素生物芯片
维生素C对豚鼠胆囊结石生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将 75只普通级雄性豚鼠随机分成 3组 ,对照组饲喂全价颗粒饲料 ,致石组饲喂含致石制剂全价颗粒饲料 ,实验组饲喂添加维生素 C的致石制剂全价颗粒饲料。饲养 80 d后取血清及胆汁分别作生化测定 ,肉眼及光镜下观察胆汁中结石形成情况。结果表明 :实验组豚鼠胆囊结石成石率、血液和胆汁中胆固醇及总胆红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实验组豚鼠胆囊结石成石率、血液和胆汁中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致石组 ( P<0 .0 1 )。结果提示 ,维生素
周文江许兰文杨幼明杨丽萍卫志明陈培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固醇结石维生素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