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丽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检测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7-difluoromethoxy-5,4'-dimethoxygenistein,DFMG)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MTT法检测HeLa细胞的增殖;AO/EB染色检测HeLa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FCM检测HeLa细胞凋亡率;DNA琼脂糖电泳检测HeLa细胞凋亡的DNA条带;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DFMG对HeLa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DFMG在体外呈浓度(0.25~64μg/mL)和时间(24~72 h)依赖性抑制HeLa细胞增殖,其作用48 h的IC_(50)值为4.62μg/mL,HeLa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典型的凋亡DNA条带,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增高,伴随c-myc 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其下游蛋白bax,cyto-c,caspase-9表达增高,而bcl-2蛋白表达降低。用siRNA干扰沉默c-myc基因,能部分抵消DFMG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效应,而用c-myc cDNA转染HeLa细胞,则能协同DFMG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凋亡的诱导作用。结论:DFMG在体外具有抑制HeLa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钝化c-myc基因,启动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 陈砚芬白军徐家丽宋晓晖
- 关键词:宫颈癌凋亡C-MYC
- 7-二氟甲氧基-5,4'-二正辛烷氧基金雀异黄素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研究7-二氟甲氧基-5,4'-二正辛烷氧基金雀异黄素(7-difluoromethoxyl-5,4'-di-n-octylygenistein,DFOG)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卵巢癌HO-891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即生理盐水组(Saline),紫杉醇组(TAX),DFOG此处为3组(5、10、20 mg/kg)组,观察各组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变化,观察各组荷瘤裸鼠重量及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肌酐值(Cr)、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FCM检测移植瘤组织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组织细胞cortact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DFOG各组显著抑制人卵巢癌HO-8910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与Saline组比较,移植瘤体积明显减小(P均<0.05),其中DFOG10mg/kg组对移植瘤抑制率与TAX组相当(P>0.05);与Saline组比较,DFOG各组移植瘤重量明显减轻(P均<0.05),其中DFOG10mg/kg组对移植瘤重量减少率与TAX组相当(P>0.05)。与Saline组及DFOG各组比较,TAX组荷瘤裸鼠重量显著降低(P均<0.05),而Saline组和DFOG各组之间荷瘤裸鼠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aline组及DFOG各组比较,TAX组荷瘤裸鼠血清LDH、ALT、Cr值和外周血WBC计数显著降低(P均>0.05),而Saline组与DFOG各组比较,荷瘤裸鼠血清LDH、ALT、Cr值和外周血WBC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DFOG各组作用HO-8910细胞移植瘤16 d后,HO-8910细胞发生凋亡,与Saline组比较(P均<0.05),其中DFOG10 mg/kg组凋亡率与TAX组相当(P>0.05);同时cortactin蛋白表达降低,与Saline组比较(P均<0.05),其中DFOG10 mg/kg组凋亡率与TAX组相当(P>0.05)。结论:DFOG能抑制卵巢癌HO-8910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下调cortactin蛋白表达和诱导HO-8910细胞凋亡。
- 陈砚芬白军徐家丽宋晓晖宁映霞
- 关键词:卵巢癌移植瘤
- SGI-1776对氧化应激诱导的HUSAEC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 2015年
- 目的检测SGI-1776对H2O2氧化应激诱导人子宫螺旋动脉内皮细胞(HUSAEC)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SAEC细胞,在添加H2O2氧化应激诱导之前先加入不同浓度的SGI-1776(2.5、5、10μmo L/L)预孵30 min,MTT检测SGI-1776对氧化应激HUSAEC的增殖促进作用;FCM检测SGI-1776对氧化应激HUSAEC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 blot、si RNA/c DNA转染检测SGI-1776对氧化应激HUSAEC细胞增殖促进作用的可能分子生物学机制。结果 MTT提示SGI-1776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增加氧化应激诱导的HUSAEC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与H2O2组相比较,降低氧化应激HUSAEC细胞G2/M期细胞比率及凋亡率(P<005),伴随着cortactin蛋白表达上调(P<0.05);用si RNA干扰沉默cortactin基因表达,则cortactin蛋白表达下调,而SGI-1776能部分抵消si RNA对氧化应激的HUSAEC细胞cortactin蛋白的下调作用;用c DNA转染氧化应激的HUSAEC细胞,则能与SGI-1776部分协同促进cortactin蛋白的表达。结论 SGI-1776通过上调cortactin蛋白表达,降低G2/M期细胞比率,降低细胞凋亡率而发挥其促进氧化应激HUSAEC细胞增殖作用,提示cortactin蛋白是子痫前期治疗的新的靶分子。
- 陈砚芬白军徐家丽宋晓晖
- 关键词:氧化应激细胞增殖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