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玲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睢宁县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2篇妊娠恶阻
  • 2篇妊娠剧吐
  • 2篇湿热
  • 2篇湿热瘀结
  • 2篇湿热瘀结型
  • 2篇盆腔
  • 2篇盆腔炎
  • 2篇热瘀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结型
  • 2篇剧吐
  • 2篇激素
  • 2篇恶阻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敷贴
  • 1篇穴位注射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疾病

机构

  • 6篇睢宁县中医院

作者

  • 6篇张晓玲
  • 3篇张冬梅

传媒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70例行综合治疗(抗炎+中药口服治疗5 d,后行侧穹隆注射+中药灌肠治疗10 d);对照组80例予单纯抗炎5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中医证候及局部体征积分、盆腔压痛积分及盆腔积液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改善中医证候及局部、盆腔压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盆腔积液改变情况无差别。结论:采用先抗炎+中药口服治疗,后侧穹隆注射+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效果明显。
张晓玲张冬梅
关键词:湿热瘀结盆腔炎中西医结合中药灌肠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7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盆腔炎Ⅰ号方口服、西药侧穹窿注射、盆腔炎Ⅱ号方灌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8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附件增粗、盆腔积液、盆腔包块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张冬梅张晓玲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湿热瘀结型中西医结合疗法
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方法:收治妊娠恶阻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给予补液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穴位注射和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尿酮体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在治疗第5天和第10天尿酮体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妊娠恶阻疗效显著。
张晓玲
关键词:穴位注射穴位敷贴妊娠恶阻
妊娠剧吐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妊娠剧吐属中医“妊娠恶阻”范畴。指孕早期发生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重者食入即吐,心慌气短,伴脱水、电解质紊乱、酮体及代谢障碍,体重较孕前下降≥5%。病因可能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甲亢、焦虑、紧张等因素有关^([1]),中医分为胃虚、肝热、痰滞、气阴两虚证型^([2]),治疗原则为理气和胃,降逆止呕。
张晓玲
关键词:妊娠剧吐中医外治法妊娠恶阻降逆止呕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胃虚
耳穴疗法联合维生素B_(6)穴位注射治疗对妊娠剧吐患者妊娠反应及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耳穴疗法联合维生素B_(6)穴位注射对妊娠剧吐患者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及胃动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70例妊娠期剧吐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西医治疗,即维生素B_(6)联合钠钾镁钙葡萄糖进行补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以耳穴疗法联合维生素B_(6)穴位注射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妊娠期恶心呕吐专用量化表(PUQE)评分、血清学指标、尿酮体水平、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PUQE评分、血管活性肠肽(VIP)、尿酮体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血钾、血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疗法联合维生素B_(6)穴位注射用于治疗妊娠剧吐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纠正机体电解质紊乱,降低尿酮体和胃肠激素水平,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张晓玲
关键词:妊娠剧吐耳穴疗法胃肠激素
消癥杀胚方联合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消癥杀胚方联合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消癥杀胚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β-HCG水平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β-HCG水平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β-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4、7、14、21天,观察组血清β-HC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附件包块消失及β-HCG降至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癥杀胚方联合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效果理想,可提高保守治疗成功率,降低血清β-HCG水平,缩小异位妊娠包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张晓玲张冬梅纪琼琼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输卵管妊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