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晶晶
-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中国南部地区表观健康人群Lp-PLA2水平分布及其与LDL-C、hs-CRP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中国南部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分布及其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国南部地区8家三级甲等医院健康体检者2318名,检测血清Lp-PLA2及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水平,将所有对象按性别和年龄(<50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分别分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或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中国南部地区2318名表观健康者血清Lp-PLA2总体水平为(145.84±43.96)ng/mL,参考区间上限为217.93 ng/mL。女性血清Lp-PLA2水平低于男性(P<0.05)。<50岁组血清Lp-PLA2水平低于50~59岁组、60~69岁组及70~79岁组(P<0.05),与≥8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59岁组、60~69岁组及70~79岁组之间血清Lp-PLA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家医院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血清Lp-PLA2检测结果最低,海南省人民医院的检测结果最高,与其他医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p-PLA2与LDL-C呈正相关(r=0.163,P<0.05),与TC、TG、HDL-C和hs-CRP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28、0.000、0.001、0.088,P>0.05)。结论初步建立了中国南部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Lp-PLA2的参考区间。
- 赵晶晶张鹏周湧曹颖平黄之虎符生苗王玉明洪国粦沈军郑磊
- 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
- 心血管衰老机制及检测的现状与挑战及机遇
- 2020年
- 年龄是心血管疾病主要风险因子。本文主要探讨心血管衰老机制、心血管衰老研究的检测现状、机遇和挑战,为心血管衰老的防治和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 康春敏赵晶晶黄宪章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细胞衰老生物标记
- 长链非编码RNA对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影响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胆固醇等脂质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严重影响人类健康.随着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发展,曾被认为无作用的非编码基因序列逐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通过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和转录后调控等途径参与剂量补偿效应、基因组印记、细胞发育分化等重要生物学过程,从而影响人类的生长发育、代谢、衰老及疾病等进程.最新研究发现,lnc RNA可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与修复、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巨噬细胞胆固醇的流出与炎症反应、脂质的沉积与斑块的形成等过程,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 赵晶晶胡炎伟王前郑磊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
- 长链非编码RNA对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影响的研究新进展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胆固醇等脂质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严重影响人类健康.随着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发展,曾被认为无作用的非编码基因序列逐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通过表观遗传调控、转...
- 赵晶晶胡炎伟王前郑磊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情志护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患者依从性与负面情绪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研究情志护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患者住院期间负面情绪及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颅内肿瘤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情志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焦虑与抑郁评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期间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9,P<0.05),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志护理用于颅内肿瘤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与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 赵晶晶胡亚萍刘美刘莹宋琼陈佩娟
- 关键词:颅内肿瘤依从性负面情绪护理满意度
- 患者参与式自我控制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功能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式自我控制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89例,根据康复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放疗期间给予常规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参与式自我控制康复.比较2组患者放疗总有效率,放疗期间张口受限情况,放疗第1、3、6周依从性评分和放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放疗后观察组的放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6%(39/49)比50.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观察组放疗期间张口受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6.9%(23/49)比75.0%(30/40)](P<0.05),且张口受限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放疗第1、3、6周的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4±8)分比(38±6)分、(42±8)分比(36±5)分、(40±6)分比(3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疗后观察组的疼痛、张嘴、吞咽、皮肤、言谈表达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患者参与式自我控制应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能改善张口功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刘莹陈佩娟何玉刘倩宋琼赵晶晶
-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