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阳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ngiojet ZELANTE导管联合Wallstent支架治疗下肢慢性深静脉血栓一例被引量:1
- 2020年
-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静脉血管疾病,在我国发病率高并且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如不能早期诊断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可因脱落而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此外DVT慢性迁延可能会产生下肢水肿等一系列血栓后综合症(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而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对于下肢慢性深静脉血栓患者,多采取保守治疗方案,其中包括抗凝药物、梯度压力袜(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s,GCS)治疗等,以改善下肢水肿症状并预防PTS的进展[1-2]。现总结我科成功处理的一例下肢慢性DVT的病例,并回顾相关文献,以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率。
- 罗骏阳王皓帆张艳阳陈俊伟
- 关键词:介入治疗
- 转换控制器介导的多电极同步消融离体牛肝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不同电极裸露端长度、不同消融时间对转换器介导的多电极同步消融离体牛肝消融灶大小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在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采用Cool-tip转换控制器介导的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设备,以不同电极裸露端长度(2、3、4 cm)和不同消融时间(12、16、20、24 min)为变量形成12种组合消融新鲜离体牛肝,测量消融灶纵径、横径并计算其体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t检验分析消融灶大小的影响因素.结果 裸露端3 cm电极形成消融灶类圆率更接近1.当采用裸露端4 cm、电极消融24 min时消融灶达到最大,纵径为(7.66±0.21) cm、横径为(6.50 ±0.34) cm、体积为(172±12) cm3.在消融时间一定时,消融灶纵径、横径、体积随着电极裸露端的长度增加而增大,除裸露端3、4 cm电极的横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各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电极裸露端长度一定时,消融灶纵径、横径、体积总体上随着消融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除了裸露端4 cm电极在消融时间20、24 min的消融灶纵径和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其余各组在相邻时间点的消融灶纵径、横径和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电极裸露端2~4 cm、消融时间12 ~ 24 min范围内,Cool-tip转换控制器介导的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灶的大小随电极裸露端长度和消融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其中裸露端3 cm电极形成消融灶更近似圆球体.
- 张艳阳顾仰葵黄金华高飞江雄鹰张天奇黄森渺
- 关键词:消融技术肝肿瘤
- 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与常规单电极重叠射频消融效果的实验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转换控制器介导的cool-tip内冷循环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与常规单电极重叠消融在离体牛肝消融效果的差异.方法 采用电极裸露端长度为3、4 cm的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与常规单电极重叠射频消融离体牛肝,观察两种方法消融灶的形态特征,测量并比较消融灶大小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形成的消融灶均呈椭球形.转换控制器介导的4 cm裸露端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16 min的消融灶纵径、横径、电极前端消融长度、体积分别为(7.12±0.52) cm、(5.71±0.47) cm、(1.77±0.29) cm、(102±20) cm3,均>常规4 cin裸露端单电极重叠射频消融36 min的消融灶大小(均P<0.01).在相同的16 min消融时间内,转换器介导的4 cm裸露端电极产生的消融灶纵径和体积明显>3 cm裸露端电极产生的消融灶(均P<0.01);但两者的横径和电极前端消融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常规单电极重叠射频消融相比,转换控制器介导的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产生更大的消融范围,这可以为临床大肝癌消融治疗提供新的尝试.
- 张艳阳顾仰葵黄金华高飞江雄鹰张天奇黄森渺
- 关键词:消融技术肝肿瘤多电极转换控制器
- 盐酸增强射频消融对比转换器介导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中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 目的:探讨盐酸增强射频消融与转化控制器介导的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中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2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共58例中大(>3cm)肝细胞癌患者,其中38例接...
- 张艳阳黄金华张天奇顾仰葵姜在波黄明声
- 关键词:盐酸射频消融转换控制肝癌
- 转换控制器介导的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转换控制器介导的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的初步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微创介入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0例大肝癌患者,以完全毁损肿瘤组织为目的,在CT引导下进行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治疗。根据第1次消融治疗后复查的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坏死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消融前后总胆红素、白蛋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20例患者共31个病灶,治疗后近期评价完全坏死率为51.6%(16/31),接近坏死率为22.6%(7/31),部分坏死率为9.7%(3/31),治疗有效率(坏死率〉50%)为83.9%。仅5例巨块型肝癌患者治疗后坏死率〈50%(16.1%)。治疗后未出现消融相关死亡病例。消融后患者总胆红素由(11.7±6.2)mg/L轻度上升至(19.2±12.0)mg/L,经护肝等对症处理后恢复消融前水平;消融前后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例次消融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发热(21.7%,5/23),6例次消融后呕吐(26.1%,6/23),仅3例次患者消融后3d内出现中重度疼痛(13.0%,3/23),采取口服止痛药后1周内均好转。结论转换控制器介导的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对大肝癌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为大肝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模式。
- 张天奇张艳阳顾仰葵高飞黄职妹黄金华
- 关键词:消融技术肝肿瘤转换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