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达

作品数:13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直肠
  • 9篇直肠癌
  • 9篇直肠癌肝转移
  • 9篇结直肠
  • 9篇结直肠癌
  • 9篇结直肠癌肝转...
  • 9篇肝转移
  • 9篇肠癌
  • 7篇肿瘤
  • 6篇手术
  • 5篇直肠肿瘤
  • 5篇切除
  • 5篇结直肠肿瘤
  • 5篇肠肿瘤
  • 4篇外科
  • 4篇肝切除
  • 3篇预后
  • 3篇术后
  • 3篇外科手术
  • 2篇生物学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市肿瘤防...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13篇邢宝才
  • 13篇徐达
  • 3篇王崑
  • 2篇王立军
  • 2篇王宏伟
  • 1篇包全
  • 1篇孙谊
  • 1篇刘伟

传媒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肝癌电子杂志

年份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6
2015年
目前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唯一具有治愈可能的治疗方式。近年来随着全身化疗及靶向药物的发展、肝动脉灌注化疗的应用,对于CRLM治疗的有效率明显升高,通过手术获益的患者逐渐增多;而如射频消融、二步切除等外科技术的进步,也为更多CRLM患者提供了治愈的机会。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也为更多CRLM患者的个体化诊治创造了机会,使未来CRLM的治疗向更加精准的方向发展。
徐达邢宝才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手术
肝切除术后出血的诊疗策略被引量:3
2015年
肝切除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难度高、风险大的一类手术。早期进行大范围肝切除围术期死亡率高达20%[1]。随着20世纪50年代肝脏解剖分段研究的深入,90年代以来肝脏外科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的发展[2],国际上大中心报道肝切除术后死亡率已下降到不足5%。肝切除术后出血(posthepatectomyhaemorrhage,以下简称PHH)是肝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8%[3-5],
邢宝才徐达
关键词:肝脏解剖诊疗策略肝功能不全肝创面肝脏手术可吸收止血材料
从NCCN指南更新看靶向药物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新辅助治疗中的地位被引量:3
2018年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唯一有治愈可能的治疗方式,但有约70%的CRLM患者会在肝切除后出现复发。新辅助化疗是降低术后复发率并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手段,靶向药物问世后更是以其高有效率而被广泛应用于新辅助治疗中。但是由于目前缺乏靶向药物在新辅助治疗中应用的临床证据,2017年新版NCCN指南将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推荐修改为仅推荐新辅助单纯化疗。如何客观地看待NCCN指南推荐意见的变化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靶向药物在新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
邢宝才徐达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NCCN新辅助化疗靶向药物
重视结直肠癌肝转移生物学行为的评价
2020年
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逐年升高,手术切除是肝转移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但是手术切除后复发率达到60%~70%。因此,明确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精准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助于更好地选择术前治疗方案、局部治疗时机以及手术方式,也是提高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后生存获益的关键。本文详细阐述了目前研究比较明确的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和生存的主要因素,包括临床危险评分、术前化疗反应性、基因状态和原发肿瘤位置。
邢宝才徐达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转移外科手术
单发与多发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比较单发与多发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肝切除术后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连续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行肝切除术的490例CRLM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14例,女性176例,年龄范围21~83岁,中位年龄58岁。根据肝转移病灶数分为单发组(n=200)和多发组(n=290)。随访患者术后生存和复发情况。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肝切除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发组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5%、58.6%、51.0%、38.8%,优于多发组的90.7%、53.2%、41.1%、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优于多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原发病灶位于右半结肠、术前糖类抗原19-9≥50 U/ml、RAS基因突变型是单发CRLM患者肝切除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发病灶N1-2分期、肝转移病灶最大直径≥5 cm、RAS基因突变型是多发CRLM患者肝切除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发CRLM术后生存3个危险因素各赋1分,总分0、1、2、3分分别为50例、145例、84例、11例。总分0分、1分的多发CRLM患者累积生存率分别与单发CRLM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分2分、3分的多发CRLM患者累积生存率均低于单发CRLM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发CRLM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优于多发CRLM患者。合并生存危险因素较少的多发CRLM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与单发CRLM患者相当。
徐达闫晓峦刘佳明李娟邢宝才
关键词:肝转移肝切除术
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的争议与思考被引量:9
2019年
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升高。手术切除是CRLM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但是只有20%的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通过有效的转化治疗使初诊时不可切除的CRLM转化为可切除并进行外科手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超过30%,显著优于接受单纯的姑息治疗。因此对于初诊时不可切除的患者,合理地制订转化治疗策略使初诊时不可切除的CRLM转化为可切除,是提高CRLM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但在临床实践中还存在不少争议。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并结合既往的相关研究,分别从转化治疗的适用人群、转化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化疗后消失病灶的认识与处理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徐达邢宝才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药物疗法
结直肠癌肝转移围手术期化疗被引量:12
2019年
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手术切除是CRLM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最主要的手段,根治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约为50%。在初始就诊时只有20%的患者属于可切除,总体手术切除后复发率超过70%。随着有效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的出现,围手术期化疗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初始可切除肝转移患者,通过围手术期化疗可能有助于降低复发、延长生存。而对于初始不可切除的患者,则可以通过强力的化疗使部分患者转化为可切除并进行根治手术。但是由于CRLM预后影响因素众多,异质性高,很多问题缺乏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试验证据。因此,围手术期化疗的临床实践仍然存在许多争议,包括单纯化疗是否为可切除肝转移的最佳术前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是否优于单纯化疗、哪些人群是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获益人群、哪些人群是转化治疗的人群、一线治疗如何选择转化治疗方案等。本文详细阐述了CRLM围手期新辅助化疗、转化治疗和辅助化疗的研究现状,并强调CRLM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为CRLM患者进行治疗决策时,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诊治。
徐达邢宝才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手术化疗
肿瘤负荷评分在肝细胞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肿瘤负荷评分(tumor burden score,TBS)预测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87例行肝切除术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时间依赖的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评价TBS预测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准确性。多因素Cox回归筛选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TBS预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AUC为0.722,高于肿瘤最大直径的AUC(0.711)和肿瘤数目的AUC(0.548)。TBS可将患者分成4个不同预后风险组,即TBS≤3组(n=70,14.4%)、38组(n=92,18.9%),各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依次为87.5%、75.7%、62.9%和36.3%;5年无瘤生存率依次为62.4%、44.2%、31.1%和12.9%。组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BS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TBS可较好地预测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的预后情况。
王言焱刘佳明王立军徐达邢宝才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切除术预后
RAS基因突变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RAS基因突变对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切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连续收治的54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切除的患者资料,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356例,男性232例,女性124例,年龄21〜83岁。比较RAS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 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RAS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分别为247例和109例。RAS基因野生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74个月,突变型为30个月。RAS基因野生型患者累积生存率和累积无病生存率均优于突变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肝转移出现间隔≤12个月(HR=1.673,95%CI:1.016~2.637)、肝转移瘤最大直径>5cm(HR=1.717,95%(CI:1.102〜2.637)、RAS基因突变型(HR=1.836,95%CI:1.322〜2.550)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AS基因突变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切除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RAS基因突变型患者预后更差。
刘佳明刘伟徐达王立军王崑邢宝才
关键词:肝转移RAS基因
超越巴塞罗那分期推荐的肝癌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15年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常常源于基础肝脏疾病导致的肝硬化,而肝硬化的程度则直接影响肿瘤的治疗方式.因此影响HCC预后的因素,除了肿瘤本身情况,还要考虑肝脏基础功能等.目前对于HCC分期系统并不统一,其中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系统(BCLC),综合考虑了肝功能、肿瘤情况和基础身体状况,并将分期与治疗手段、预后相对应,被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和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所推荐[1-2].
邢宝才徐达
关键词:外科治疗肝癌原发性肝细胞癌恶性肿瘤肝脏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