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平

作品数:1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脊髓炎
  • 5篇视神经
  • 5篇视神经脊髓炎
  • 5篇细胞
  • 4篇谱系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2篇疫情
  • 2篇解封
  • 2篇精子
  • 2篇共刺激
  • 2篇共刺激分子
  • 2篇T1
  • 2篇B7-H4
  • 2篇EAE
  • 2篇刺激分子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功能
  • 1篇代谢功能障碍
  • 1篇多态

机构

  • 13篇苏州大学
  • 4篇苏州市红十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3篇李小平
  • 6篇薛群
  • 4篇董万利
  • 3篇方琪
  • 3篇王明元
  • 3篇尹周
  • 2篇吴志南
  • 2篇茅彩萍
  • 2篇段晓宇
  • 2篇邱骏
  • 2篇陈志强
  • 2篇宋晓雪
  • 2篇朱雪松
  • 2篇杨滨
  • 2篇梅倩
  • 2篇王彩琴
  • 2篇高晗清
  • 1篇张莹
  • 1篇张学光
  • 1篇伯乐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9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冠疫情解封后对成人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特征的影响及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新冠疫情解封后苏州地区成人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新冠疫情解封后对苏州地区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日—2022年10月20日及2022年12月20日—2023年10月20日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4376例成人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中11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结果2021年12月20日—2022年10月20日苏州地区属于新冠一级防控期间,疫情期间检测1755例,共检测出726例IgM抗体阳性,阳性率41.37%;疫情解封后检测2621例,共检测出1101例IgM抗体阳性,阳性率42.00%。疫情解封后,MP、INFB的阳性率略低于疫情期间的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7、4.91,P=0.06、0.09),INFA、PIVs、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A的阳性率均高于疫情期间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9.64、6.53、6.20,P均<0.05)。结论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措施不仅能够有效地阻断普通呼吸道病原体的传播,还能够减少成人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在新冠疫情解封后,个人应该持续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
高雪辰陈志强宋亚惠尹晶平邱骏朱雪松李小平
关键词:成人呼吸道病原体
新冠疫情解封后对甲乙型流感病毒流行特征的影响及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新冠疫情解封后苏州地区甲乙型流感病毒(INFA、INFB)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日—2022年11月20日及2022年12月20日—2023年11月20日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54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咽拭子INFA与INFB的核酸。结果2021年12月20日—2022年11月20日苏州地区属于新冠一级防控期间,疫情期间,INFA的阳性率为1.22%,男性0.74%,女性1.83%,INFB的阳性率为1.63%,男性2.21%,女性0.92%;疫情解封后,INFA的阳性率为5.07%,男性4.75%,女性5.59%,INFB的阳性率为0.08%,男性0.13%,女性0%,解封后INFA阳性率高于疫情期间的水平(P<0.05),且男性升高显著(P<0.05),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INFB阳性率低于疫情期间的水平(P<0.05),且男女性均降低(P均<0.05)。结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措施可有效地阻断INFA的传播,新冠疫情解封后,个人应该继续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
高雪辰陈志强宋亚惠付海龙邱骏朱雪松李小平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
MTHFR A1298C基因多态性与精子DNA损伤相关性的临床初步研究
杨滨茅彩萍华月琴吴志南周安稳宋晓雪李小平梅倩伯乐占雷
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是一类以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视神经炎和脊髓炎是其主要的两个临床表现。它在本质上与多发性硬化(MS)不同,在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被发现之前,NMOS...
李小平薛群
关键词:TH17
文献传递
共刺激分子ICOS/ICOSL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意义
李小平古彦铮王明元王彩琴段晓宇高晗清董万利方琪薛群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肺癌是造成人类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全球第一。我国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使肺癌的发病率不断增高。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人数高达392.9万,而肺癌位居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人数为78.4万。在一些发达国家,女性肺癌发病率上升甚至超过了男性。2014年美国肺癌新发病例22万人,约16万人死于肺癌相关疾病[1]。肿瘤中存在多种异质性的细胞群体,包括肿瘤细胞、基质细胞和宿主免疫细胞。
周勤峰王蓉李小平
关键词:肺癌发病率细胞群体宿主免疫髓源性抑制细胞基质细胞发病人数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检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3例NMOSD患者、13例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患者、13例视神经炎患者(发病早期)及16名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膜表面ICOS及可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3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组血清可溶性ICOS (sICOS)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MOSD发病早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ICOS表达(26.37%±3.4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95%±0.32%,t=7.31,P<0.01)及另外两组患者(LETM 8.04%±2.14%,视神经炎10.51% ±2.05%,t =4.50、3.93,均P<0.01),而血清中sICOS表达[(10.65±2.86) pg/ml]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2.69±4.14) pg/ml,=3.39,P<0.01]及另两组患者[LETM (29.31±8.52) pg/ml,视神经炎(21.71±4.14) pg/ml,t=2.82、3.13,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OS/ICOSL通路在NMOSD病理过程较早阶段发挥作用,是免疫应答的一个重要途径.
李小平古彦铮王明元王彩琴段晓宇高晗清董万利方琪薛群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自身免疫疾病
B7-H4介导小鼠间充质干细胞株C3 H10 T1/2对EAE小鼠T细胞亚群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负性共刺激分子B7-H4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T1/2(以下简称C3H10)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免疫调节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试验:构建小鼠B7-H4靶向shRNA稳定转染的C3H10细胞(C3H10-B7-H4细胞),将转染前后的细胞分别与植物血凝素( PHA)激发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共培养,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因子的分泌。体内试验:制备小鼠EAE模型,将50只小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EAE组、C3H10组(移植 C3H10细胞)、C3H10-NC组(移植shRNA对照质粒转染的C3H10细胞)、C3H10-B7-H4组(移植C3H10-B7-H4细胞),并在免疫后第6天,各组细胞以1×106个/只小鼠尾静脉输注,每日对各组小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IL-2、IL-17、IFN-γ、IL-4的表达变化。结果体外试验:B7-H4靶向shRNA转染C3H10可抑制B7-H4的表达;下调表达B7-H4的C3H10细胞对脾细胞分泌IL-2、IL-17、IFN-γ的抑制作用减弱,而对IL-4无明显影响;体内试验:下调表达B7-H4的C3H10细胞对EAE小鼠的治疗作用减弱,表现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高,发病时间及发病高峰时间均较C3H10组提前。下调表达B7-H4的C3H10细胞治疗EAE小鼠后对血浆中IL-2、IL-17、IFN-γ的表达抑制作用减弱,但对IL-4的表达无影响。结论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H4介导了C3H10移植治疗EAE的免疫调节,这一过程可能是调节Th1、Th17等炎性效应性T细胞间接发挥作用。
汲晓沛张莹尹周李小平应鸣翘王明元董万利古彦铮薛群
关键词:B7-H4
不育男性精子DNA碎片率与年龄、精子活力及精子正常形态率的相关性研究
李小平梅倩杨滨宋晓雪吴志南茅彩萍
AQP4抗体测定对中国人群NMO及HR-NMO临床意义的系统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NMO与HR-NMO患者AQP4抗体检测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明确进一步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Pubmed、e BASE等。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献。采用Stata.12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纳入11篇13组研究资料其中包含AQP4抗体阳性NMO患者350例,HR-NMO患者168例。Meta分析结果:NMO组AQP4抗体阳性率高于HR-NMO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效应量为RR=0.66,95%Cl(0.53,0.83)。分层后CBA(细胞分析法)RR=0.636,95%Cl(0.461,0.878)显示NMO组AQP4抗体阳性率高于RH-NMO组;IIFA(间接荧光免疫法)RR=0.681,95%Cl(0.460,1.009)显示两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QP4抗体检测对NMO疾病谱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尹周应鸣翘李小平董万利方琪薛群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