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薇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孤独症相关因素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2
- 2015年
-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类发育性疾病群,病因未明,与遗传因素相关性高。其核心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及刻板重复行为,并伴有感知觉、情绪及情感等异常表现,临床常常表现为智力发育落后、无语言或语言能力滞后。此疾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且预后差,终身致残率较高,给家庭和社会均造成很大压力。
- 吕兰秋程薇钱莹莹
-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社会交往障碍核心症状语言交流障碍缺陷性疾病疾病群
- 宁波市2017—2021年儿童先心病流行特征和趋势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本研究旨在调查浙江省宁波市2017—2021年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流行现状以及患病率趋势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CHD患病风险提供参考依据,降低CHD患病率。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方法,2022年1月研究小组成员从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获取2017年3月—2021年12月宁波市上报的新生儿数据,采用线性趋势χ^(2)检验对CHD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CHD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时,共纳入CHD筛查阳性新生儿共13 156例,确诊为CHD的为6 300例,其中男婴3 066例(48.7%),女性3 234例(51.3%)。宁波市2017、2018、2019、2020、2021年新生儿CHD患病率分别为2.07%、1.10%、2.00%、2.04%、1.08%;2017—2021年新生儿CHD总患病率为1.69%;线性趋势χ^(2)检验结果显示,该地区新生儿CHD患病率均随时间变化总体呈现下降趋势(χ^(2)=178.518,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36~45岁(OR=1.24)、>45岁(OR=1.66)、男婴(OR=1.26)、<32周(OR=1.13)、32~36周分娩(OR=1.54)以及二胎(OR=2.56)为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浙江省宁波市新生儿CHD患病率高于全国及浙江省其他城市,虽该地区新生儿CHD患病率均随时间变化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并不理想,仍有待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降低新生儿CHD患病率。
- 卢凌亚程薇吕兰秋
-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天畸形
- 2021年宁波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调查宁波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患病率及分型,为完善宁波市新生儿CHD的筛查、诊断和治疗体系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双指标筛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宁波市10个县市区出生的59390例新生儿进行监测。结果完成双指标筛查登记的58437名新生儿中,有1672例新生儿双指标筛查阳性,筛查阳性率2.86%,完成心脏超声检查3939例,确诊CHD 449例,宁波市新生儿总体CHD患病率为7.6‰。常见的CHD亚型为房间隔缺损(70.16%)、室间隔缺损(50.56%)、动脉导管未闭(48.33%)。双指标筛查阳性新生儿的CHD检出率显著高于双指标筛查阴性新生儿(P<0.05),心脏生理变化占比显著低于双指标筛查阴性新生儿(P<0.05),早期检出占比显著高于双指标筛查阴性新生儿(P<0.05)。结论宁波市新生儿CHD整体患病率较低。双指标筛查是早期筛查新生儿CHD一项经济、可靠且高效的方法。
- 程薇吕兰秋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新生儿
- 网络信息化平台结合“双指标法”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网络信息化平台结合“双指标法”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宁波市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网络信息化平台使用前后分娩的294 517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筛查及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网络信息化平台和“双指标法”使用后,新生儿心脏超声异常即先天性心脏病加心脏生理性变化及单独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均高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期,因双指标筛查阳性进一步检查心脏超声,结果为异常的检出率和结果为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筛查结果阴性但做心脏超声检查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龄<7d的早期新生儿心脏超声异常和单独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均高于使用前(P<0.05)。早期新生儿的心脏超声异常和单独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在全部新生儿中的占比均高于使用前(P<0.05)。结论 网络信息化平台的使用结合“双指标法”能够有效促进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病的早发现和早诊断,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程薇吕莹波王梦慧蔡舫王晓敏吕兰秋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
- 医家联合式早期干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医家联合式早期干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并符合定期随访要求的先心病患儿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儿保科常规健康宣教和早期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医院-家庭联合式早期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儿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患儿家属抑郁和焦虑程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儿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9%(2/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4%(8/70),P<0.05;2组患儿干预后血清锌、铁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血清锌、铁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2组患儿家属抑郁量表评分(HAMD)及焦虑评分(HAM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2组患儿家属HAMD和HAMA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医家联合式早期干预可有效提高先心病患儿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并有效降低患儿家属负性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 傅婵容吕兰秋吕莹波胡燕丽程薇
- 关键词:早期干预先心病
-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筛查管理模式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通过三级网络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管理模式研究,探讨ASD早期发现的网络筛查程序及管理流程,为ASD儿童获得早期干预提供有利的条件。方法成立市级ASD早期诊断管理中心,建立基层社区筛查一级网络及管理流程,进行社区筛查管理技术的指导及培训,再结合二、三级的筛查与诊断给予确诊。结果 1)社区一级网络ASD初筛率由2013年的20.19%上升到2014年的33.68%,呈逐年提高趋势,阳性率维持在4‰~6.0‰;确诊率由0.41‰上升到0.95‰。2)ASD早期诊断中心2年干预疑似患儿38例。结论三级网络ASD早期筛查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社区儿保医生对ASD的初筛率,有利于ASD儿童的早期发现,为ASD儿童早期干预提供了最佳时期,是切实可行的ASD早期筛查管理模式。
- 吕兰秋钱莹莹胡燕丽程薇吕莹波
-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筛查儿童
- 宁波市1~6岁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调查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了解宁波市1~6岁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014年6—12月宁波市5个县(市、区)1~6岁儿童进行ASD筛查。另选取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与康宁医院随访的46例ASD患儿及按年龄、性别(1∶3)匹配正常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ASD影响因素。结果共筛查12 123名1~6岁儿童,筛查阳性40例,筛查阳性率为3.30‰,最终确诊ASD儿童14例,患病率为1.1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岁内户外活动时间少(OR=3.637,95%CI:1.069~12.404)、困难抚养型气质、独走出现的月龄大(OR=1.795,95%CI:1.302~2.474)和母亲生育年龄大(OR=7.973,95%CI:1.297~49.009)是ASD的危险因素。结论 ASD患病率相对偏高;应关注具有ASD发病因素的儿童,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以改善ASD患儿的预后。
- 程薇吕兰秋钱莹莹胡燕丽胡卓杰凌春瀛高永嘉胡珍玉
-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