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良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显微镜下蛛网膜下腔减压、灌洗术治疗脊髓型颈椎临近节段退变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蛛网膜下腔减压、灌洗术治疗脊髓型颈椎临近节段退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9月—2015年9月,23例脊髓型颈椎临近节段退变病的患者行显微镜下蛛网膜下腔减压、灌洗术,术后3个月、6个月、2年规律随访,随访时复查颈椎正侧位平片、颈椎CT、MRI,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颈髓功能。结果:23例患者平均获随访至术后2年,所有病例在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症状缓解满意,术后随访各时间点未见内固定失效、骨性椎管再狭窄,术后3个月MRI见脊髓T2W高信号改变较术前明显减轻,术后6个月MRI见脊髓T2W高信号改变较术后3个月减轻、术后2年MRI检查见脊髓T2W高信号改变基本消失;术前JOA评分(7.67±1.16)分,术后3个月、6个月、2年的JOA评分分别为(10.87±0.82)分、(13.09±0.73)分、(13.48±0.67)分,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34.91±8.64)%、(58.55±7.40)%、(62.70±6.46)%;术后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术后2年JOA评分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术后2年JOA评分与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显微镜下蛛网膜下腔减压、灌洗术治疗脊髓型颈椎临近节段退变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疗效主要与显微镜下松解脊髓各被膜间的粘连、解除硬脊膜内外的压迫及灌洗降低部位炎症因子水平相关。
- 陈国良焦根龙孙凯朱浩然傅国李志忠
- 关键词:显微镜脊髓损伤
- 精神障碍患者在开放式管理病房出走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病房精神障碍患者发生出走行为的原因及护理防范对策,保证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6例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出走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有陪护,出走均在陪护离开时发生,其他行为原因分别为情绪不稳定、自知力缺乏及受精神病性症状支配,而记忆力下降及有出走史者仅1例。6例出走患者均能顺利找回,无出现意外。结论开放式管理病房有利于轻症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而对于重症精神障碍患者应做好出走风险评估,对于存在出走风险的患者尤其应加强管理,适当限制其活动范围,才能有效地降低患者出走行为发生率,保证护理安全。
- 张静辉陈国良邓艳芳
- 关键词:出走行为护理开放式管理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