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RI对肝包虫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评价MRI对肝包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包虫患者,对其术前MRI资料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23例肝包虫诊断正确22例,误诊1例,诊断正确率为95.65%(22/23)。结论:MRI对肝包虫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CT及B超等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有效补充。
- 周东海周海霞雷军强何宁李刚位春萍
- 关键词:棘球蚴病磁共振成像
- Foley导尿管在小儿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Foley导尿管在小儿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5例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急性肠套叠患儿行腹腔镜探查、Foley导尿管辅助肠套叠复位术。结果15例患儿均复位成功,其中2例复位后发现末端回肠局部坏死;1例末端回肠局部穿孔,行肠修补术;1例发现Meckel憩室,行腹腔镜下Meckel憩室切除术。结论对空气灌肠复位失败、腹腔镜下使用无损伤钳复位困难的急性肠套叠患儿,Foley导尿管辅助小儿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曾永娟赵成基李斌德李刚王文赟
- 关键词:小儿急性肠套叠腹腔镜检查
- 肝包虫病的CT诊断被引量:8
- 2007年
- 包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其致病原为棘球绦虫的蚴虫,以肝包虫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肺脏、脑等器官。目前关于肝包虫病的CT报道仍然不多。笔者对34例经CT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包虫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肝包虫病CT征象的认识。
- 周东海黄进赵志文李炳翠何宁周俊林李刚
- 幕上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MRI表现与P53蛋白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分析幕上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的MRI表现,探讨瘤周水肿MRI评分与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揭示幕上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MRI表现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星形细胞瘤,包括Ⅰ级5例,Ⅱ级8例,Ⅲ级10例,Ⅳ级19例。对其术前MRI图像瘤周水肿程度进行评分,术后组织切片进行P5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细胞P53蛋白的表达情况,与瘤周水肿程度对照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42例幕上星形细胞瘤P53阳性细胞率平均值为48.35%±23.44%,范围10%~85%。随着瘤周水肿MRI评分的增高,P53阳性细胞率亦随之增加(P<0.05)。结论:幕上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MRI表现反映了肿瘤组织P53蛋白的表达程度。MRI可以快捷、无创伤性地评价幕上星形细胞瘤P53蛋白的表达程度,可进一步估计其分子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
- 周东海何宁黄进张静赵志文李炳翠李刚位春萍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蛋白质P53
-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与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关系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与儿童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5例CBD患儿病理标本中TGF-β1和b FGF蛋白表达。结果:TGF-β1和b FGF蛋白在不同胆管扩张症患儿的胆管壁、胆囊壁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两者在胆管壁的表达大于胆囊壁,且不同分型、亚型间的表达程度有明显差异,但均高于正常胆管壁与胆囊壁,其中II型中两者表达最强(均P<0.05);TGF-β1与b FGF蛋白CBD胆管壁与胆囊壁中的表达随黏膜细胞脱落程度、增生肥厚程度,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加重而升高(均P<0.05);TGF-β1与b FGF蛋白在CBD胆管壁与胆囊壁中的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r=0.893;r=0.953,均P<0.05)。结论:TGF-β1与b FGF可能在CDB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协同作用,有望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治疗CBD提供新的途径。
- 李斌德颜禄斌沈阳达怡辰李刚王文赟
-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转化生长因子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 2022年
-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为一种罕见综合征,是发生在皮肤和胃肠道,以及肝脏、肺、肾、骨骼肌、关节等器官的多发性血管畸形,常伴有消化道出血、隐性失血、贫血等,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壮年,血管瘤的数目和大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增多。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发病率较低,容易被误诊、漏诊。本研究通过1例小儿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的诊治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的进一步认识。
- 曾永娟赵成基李斌德李刚王文赟马仲福陈亚惊胡继科
- 关键词:小儿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血管瘤
- 口服枸橼酸铁铵在磁共振尿路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枸橼酸铁铵作为胃肠道阴性对比剂对改善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质量的价值.方法:受检者85例,其中43例直接进行MRU检查,42例则口服枸橼酸铁铵溶液(内含900 mg枸橼酸铁铵)后进行MRU检查,原始图像经工作站处理,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 IP)技术获得新图像.结果:未服用枸橼酸铁铵组MRU图像中1级4例;2级6例;3级27例;4级6例.服用枸橼酸铁铵组中1级19例;2级14例;3级6例;4级3例.采用非参数两独立样本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计算统计量u值为-4.669,P<0.0005(双尾概率),两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枸橼酸铁铵溶液可很好地抑制胃肠道内的液体信号,排除其干扰,使MRU能更清楚地显示尿路影像.
- 周东海何宁莫建杰位春萍李刚
- 关键词:尿路造影术枸橼酸铁铵造影剂口服枸橼酸铁铵
- 大承气汤加味灌肠治疗小儿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加味灌肠治疗小儿术后炎性肠梗阻(EPISBO)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胃肠动力和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患儿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和观察组5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生长抑素,0.003 5 mg·h-1·kg-1,持续微泵泵入,连续3 d;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2.5~5 mg/次,2次/d;合并感染采用注射用头孢他啶,30~100 mg·kg-1,分2~3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基础治疗同对照组,并给予大承气汤加味灌肠,125 mL/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5 d。记录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排气、恢复排便时间和饮食恢复时间;记录住院时间和中转手术情况;进行治疗前后主要胃肠道症状、体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胃动素,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水平。结果:经秩和检验分析,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指标(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排气、恢复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中转手术率,经确切概率法分析,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VIP水平低于对照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AO,D-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主要胃肠道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加味灌肠治疗小儿EPISBO,能起到抗炎、调节胃肠激素和保护肠屏障功能作用,从而起到改善胃肠动力、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及提高临床疗效。
- 李刚王文赟马仲福郑凤长田杰祥赵成基
- 关键词:炎性肠梗阻大承气汤加味灌肠胃肠动力肠屏障功能
- 腹腔镜下球囊扩张法与传统开腹手法复位治疗肠套叠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Foley导尿管球囊扩张法与传统开腹手法复位在小儿肠套叠复位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7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通过Foley导尿管球囊扩张辅助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与传统开腹手法复位的肠套叠患儿共68例,其中Foley导尿管组32例,传统开腹组36例。Foley导尿管组实施腹腔镜下Foley导尿管球囊扩张套叠肠管鞘部复位治疗;传统开腹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术中采用术者手指扩张套叠肠管鞘部复位治疗。对比2组患儿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效果及短期并发症、患儿满意度及远期并发症。结果:手术治疗效果指标中,Foley导尿管组手术时间[(0.4±1.1)h]、术中出血量[(10.2±3.4)mL]、手术切口大小[(0.5±0.4)cm]、鞘部肠管破裂发生率[6.3%(2/32例)]均低于传统开腹组[(1.3±2.9)h、(40.5±2.1)mL、(5.1±0.7)cm、30.6%(11/3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恢复效果及短期并发症指标中,Foley导尿管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2±3.1)d]、住院时间[(6.7±1.8)d]、切口感染发生率[9.4%(3/32例)]、切口疝发生率(0)均低于传统开腹组[(3.3±6.4)d、(7.3±0.9)d、36.1%(13/36例)、16.7%(6/3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患者满意度及远期并发症指标中,Foley导尿管组家属满意度评分[(8.7±1.2)分]高于传统开腹组[(6.6±3.1)分],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于传统开腹组[0比19.4%(7/3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法复位比较,Foley导尿管球囊扩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的治疗中,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操作安全、肠管损伤发生率低及出血少等优势,同时具有切口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家长满意度高等优点,且有较低的切口感染、切口疝、术后肠黏连等并发症发生率。
- 赵成基曾永娟马仲福李斌德李刚王文赟胡继科
- 关键词:急性肠套叠传统开腹手术
- MRI及MRCP、64层SCT及曲面重建、ERCP在胆道梗阻的对照及ROC分析
- 周俊林位春萍李刚庞岚王刚赵建洪何宁王祥董驰高旭宁
- 对常规MRI+斜冠位T2WI+MRCP(MRI)与64层SCT+曲面重建+增强(CT)的对照;在MR胆道成像中引入斜冠位T2WI;通过对MRI、CT及E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ROC分析,使用真阳性率、假阳性率、敏感度、...
- 关键词:
- 关键词:胆道梗阻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