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坤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基于甘氨酸受体的新型降糖药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研究
- 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的第三大杀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2型糖尿病由于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仍然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2型糖尿病发生时,胰岛β细胞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补偿机体由于营养过剩,缺乏运动,肥胖等...
- 姚坤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
- 文献传递
- 白细胞介素2对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
- 尤丽芬姚坤李卫群
- 关键词:干扰素免疫学免疫抑制T-淋巴细胞
- 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为技术平台研究药用重组蛋白质
- 秦浚川朱德煦臧宇辉华子春朱洁孙曼霁姚坤沈倍奋焦瑞清
- 应用多种杆状病毒转移载体,建立了由ACNPV-Sf9和BmNPV家蚕两种表达系统构成的技术平台。优化了基因重组和表达条件,实现了在家蚕幼虫中高效表达外源基因,建立了从家蚕血淋巴中去除酪氨酸氧化酶和色素氧化干扰,分离纯化重...
- 关键词:
- 关键词:杆状病毒基因表达表达纯化
- 体外实验中CSF-1对小鼠骨髓和巨噬细胞的影响
- 1992年
- 采用体外培养方法,观察集落刺激因子-1(CSF-1)对小鼠骨髓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新鲜分离的骨髓细胞中,巨噬细胞只占4.5%,在含有CSF-1(100u/ml)的培养体系中,经过7~8d培养巨噬细胞的比例达98%。这些细胞能粘附于塑料表面,呈典型的巨噬细胞形态。研究结果还表明CSF-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杀菌能力和抗病毒(VSV)能力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 张国安姚坤
- 关键词:集落刺激因子骨髓细胞巨噬细胞
- 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诱生的相互调节作用被引量:1
- 1989年
- 探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丝裂原刺激后产生白细胞介素-2(IL_2)和干扰素(IFN_s)的关系。PHA、SPA、ConA、PolyI:C均可诱导IL_2的产生。如联合采用PolyI:C+PHA、PolyI:C+ConA在IL_2的诱生中有明显诱生协同作用。IFN-α+PHA、IFN-γ+PHA对IL_2的诱生也能明显提高效应。IL_2还能明显增强IFN-α和IFN-γ的生成。若将IL_2+PHA联合刺激可加强IFN-γ生成作用,IL_2+NDV联合刺激可提高IFN-α的生成。
- 姚坤周瑶玺孙邦华周峰吴筱玲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有丝分裂原
- 人单核细胞系U_(937)和T细胞系HSB_2细胞的HSV-1感染被引量:1
- 1995年
- 用HSV-1接种人单核细胞传代株U_(937)和T淋巴细胞传代株HSB_2细胞,通过对病毒滴度、细胞增殖与病变、病毒抗原表达及病毒DNA的动态观察,研究了HSV-1感染两种细胞的特点。结果发现接种病毒后,U(937)细胞仅允许病毒短时间低滴度复制,培养上清中病毒滴度在12天内降至测不出水平,细胞经过1~2周后增殖受抑、死亡增多,然后又逐渐恢复;用LPS持续刺激则能提高病毒感染滴度,延长感染时间,形成短期持续感染。HSB_2细胞允许病毒复制至较高滴度,呈现急性杀细胞性感染;用PHA持续刺激也不改变细胞感染的特点。
- 季晓辉姚坤李焕娣周瑶玺
-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单核细胞系T细胞系
- 病毒白细胞介素-6在人疱疹病毒8型相关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2年
- 人类疱疹病毒8型与卡波济肉瘤、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多中心性Castleman病相关。由该病毒的K2基因编码的病毒白细胞介素-6与人白细胞介素-6有24.8%的氨基酸同源性。在该病毒相关疾病组织中,病毒白细胞介素-6基因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和多中心Castleman病的B细胞中有高水平的表达,而在卡波济肉瘤的纺锤细胞中只有低水平的表达。功能研究表明病毒白细胞介素-6具有抗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人白细胞介素-6产生等作用。
- 丁传林姚坤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人疱疹病毒8型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基因结构信号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