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晖

作品数:67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专利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4篇合金
  • 44篇镁合金
  • 20篇变形镁合金
  • 15篇力学性能
  • 15篇力学性
  • 14篇延伸率
  • 12篇高强韧
  • 10篇质量比
  • 10篇阻燃
  • 7篇复合材料
  • 7篇复合材
  • 6篇铸造镁合金
  • 6篇稀土
  • 6篇锌元素
  • 6篇铝合金
  • 6篇金属
  • 6篇合金化
  • 4篇多孔
  • 4篇韧性
  • 4篇塑性

机构

  • 62篇河北工业大学
  • 9篇山东大学
  • 5篇山东理工大学
  • 4篇江苏科技大学
  • 4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学研究院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燕山大学
  • 2篇淄博德源金属...
  • 1篇天津中德应用...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北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国立首尔大学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作者

  • 67篇余晖
  • 34篇赵维民
  • 18篇王志峰
  • 14篇秦春玲
  • 12篇李永胜
  • 8篇殷福星
  • 6篇于化顺
  • 6篇周君
  • 5篇丁俭
  • 5篇夏兴川
  • 5篇崔红卫
  • 4篇王清周
  • 4篇张建军
  • 4篇闵光辉
  • 4篇刘浩
  • 4篇程伟丽
  • 3篇薛海涛
  • 3篇陈洪美
  • 3篇冯建航
  • 3篇王利飞

传媒

  • 3篇金属学报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Transa...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铸造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材料研究与应...
  • 1篇精密成形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6篇2019
  • 9篇2018
  • 11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塑性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高塑性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为Mg‑Bi‑Nd‑Mn镁合金,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2~8wt%Bi、1.5~4wt%Nd、0.05~0.15wt%Mn,其余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质量比Bi:Nd...
余晖孟帅举周君范少达李其智闻晶晶李永胜赵维民
文献传递
一种高阻尼锌铝合金组织细化用复合孕育剂
本发明为一种高阻尼锌铝合金组织细化用复合孕育剂。该孕育剂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Ni为18~23%,Ti为4~6%,其余为Al;Ni和Ti分别与Al原位反应生成Al<Sub>3</Sub>Ni、Al<Sub>3</Su...
王清周张建军殷福星余晖冀璞光焦志娴刘力
一种提高变形镁合金力学性能的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提高变形镁合金力学性能的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均匀化处理及挤压变形;2)预变形处理:将上述棒材加工成拉伸试棒,然后将其置于拉伸试验机进行预变形处理(拉伸或者压缩),变形量为0.5~20%;3)深...
余晖李丽超李其智范少达孟帅举薛海涛
文献传递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Mg-Zn-Zr-Ce合金热压缩变形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研究含稀土元素铈的镁合金中高温流变行为,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对Mg-6Zn-0.5Zr-1.5Ce合金在变形温度523~673 K、应变速率0.001~1 s-1范围内进行热压缩实验.基于真应力真应变实验数据构建了单隐层前馈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对ZK60-1.5Ce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进行预测,并分析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与真应变对流变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Ce添加可显著细化晶粒;该镁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降低和应变速率升高而增加;其流变应力行为可用双曲正弦函数进行描述,依据峰值应力拟合求得该合金的表观激活能为161.13 kJ/mol;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高于真应变.所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该镁合金的流变应力,其预测值与实验数值吻合良好.
余晖于化顺YOU Bong-sun郑超闵光辉
关键词:流变应力热压缩变形本构关系人工神经网络
一种高强韧铸造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高强韧铸造镁合金,该合金为Mg‑Bi‑Ca‑Zn合金,其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Bi 3~8.0wt%;Ca 0.1~1.2wt%;Zn 0.1~2.0wt%,其余为Mg。本发明的镁合金以Bi元素作为主要合金元素...
赵维民孟帅举余晖秦春玲王志峰
文献传递
一种纳米多孔铜银双金属/双金属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为一种纳米多孔铜银双金属/双金属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氧化物是将非晶基体脱合金后得到的纳米多孔铜银双金属作为阳极进行电化学氧化,最终得到的双金属氧化物以纳米线状负载在纳米多孔铜银双金属表面;所述的非晶基体为C...
秦春玲王晗李曼王志峰余晖赵维民
文献传递
挤压态低合金化Mg-0.5Bi-0.5Y-0.2Zn合金的腐蚀行为及力学性能被引量:1
2023年
研发一种新型低合金化Mg-Bi-Y-Zn合金系,该合金系在673 K的挤压温度下成功成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电化学试验和拉伸试验研究挤压态合金的腐蚀行为和拉伸性能。挤压后,合金表现出几乎完全的动态再结晶组织和典型的挤压织构,在晶粒内可以观察到一些亚微米级析出相。在SBF溶液中,合金的腐蚀模式由最初的点蚀为主转变为中间过程的丝状腐蚀为主;最后经长时间浸泡后,腐蚀模式转变为丝状腐蚀和局部晶粒脱落。挤压态Mg-0.5Bi-0.5Y-0.2Zn合金的屈服强度为237 MPa,极限抗拉强度为304 MPa,伸长率为31%,平均腐蚀速率为0.14 mm/a。由此可见,该合金表现出良好的拉伸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匹配度,这主要归因于其均匀的晶粒结构和亚微米级析出相。因此本文所研发的Mg-0.5Bi-0.5Y-0.2Zn合金具有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李峰程伟丽余晖王红霞牛晓峰王利飞王利飞侯华
关键词:力学性能
一种低温轧制高强韧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低温轧制高强韧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为Mg‑Bi‑Y‑Zn‑Mn镁合金,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Bi 3.0~6.0wt%,Y 2.0~3.5wt%,Zn 0.3~0.5wt%,Mn 0.01~0.0...
赵维民孟帅举周君李永胜闻晶晶李其智董小锐余晖
文献传递
镁空气电池阳极用挤压态Mg-2Bi-0.5Ca-0.5In合金的放电性能和电化学行为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XRD、SEM、EBSD、XPS和动电位极化、EIS技术、半电池及全电池恒流放电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微观组织特征对镁空气电池阳极用挤压态Mg-2Bi-0.5Ca-0.5In(质量分数,%)合金放电性能和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态合金主要由完全动态再结晶晶粒组成,平均晶粒尺寸为(10.92±0.23)μm。织构成分主要由基极从法线方向至挤压方向偏转45°~60°的非基面织构组成。合金主要包含α-Mg、纳米级Mg3Bi2相和微米级Mg2Bi2Ca相。在半电池测试中,挤压态合金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显示出平稳的放电过程和较负的放电电位(-1.622 V)。此外,基于挤压态合金为阳极的镁空气电池展现出较高的电池电压和功率密度,在120 m A/cm^(2)的电流密度下电池电压和峰值功率密度分别为0.72 V和86.4 mW/cm^(2),这明显高于AZ31、AM50等商用镁空气电池用阳极材料的性能。该合金优异的放电性能主要归因于电极表面金属In的重新沉积、弱的织构强度、均匀的微观组织以及疏松且薄的放电产物膜。
程伟丽程伟丽成世明陈宇航余晖余晖王利飞王红霞
关键词:放电性能电化学行为
一种微米孔径闭孔泡沫镁合金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微米孔径闭孔泡沫镁合金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保护气氛下,将由熔炼模具中的镁合金和陶瓷微球在井式炉中进行熔化后,向熔体中加入金属钙颗粒和镁‑30铈中间合金,再加入碳酸钙粉末并进行搅拌,经保温、...
夏兴川 彭远祎 王楠楠丁俭陈学广赵彦明余晖 宋开红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