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斌

作品数:52 被引量:640H指数:1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文化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5篇天文地球
  • 5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生态系统
  • 9篇湿地
  • 5篇遥感
  • 5篇生态学
  • 4篇入侵
  • 4篇生态
  • 4篇互花米草
  • 4篇教学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湿地生态
  • 3篇湿地生态系统
  • 3篇碳通量
  • 3篇课程
  • 2篇信息技术
  • 2篇遥感技术
  • 2篇知识
  • 2篇生产力
  • 2篇生物入侵
  • 2篇自主飞行
  • 2篇围垦

机构

  • 50篇复旦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上海市环境保...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50篇赵斌
  • 7篇郭海强
  • 6篇高宇
  • 6篇李博
  • 4篇陈家宽
  • 3篇何美梅
  • 2篇于贵瑞
  • 2篇张一平
  • 2篇张法伟
  • 2篇赵新全
  • 2篇王秋凤
  • 2篇王辉民
  • 2篇赵风华
  • 2篇何洪林
  • 2篇王卿
  • 2篇古松
  • 2篇李彦
  • 2篇闫俊华
  • 2篇孟平
  • 2篇石培礼

传媒

  • 7篇科技导报
  • 4篇金融博览
  • 4篇科学家(少年...
  • 3篇复旦学报(自...
  • 3篇复旦教育论坛
  • 3篇求知导刊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植物分类学报
  • 2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高校生物学教...
  • 2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上海建设科技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摩尔定律已经接近物理极限了吗被引量:1
2015年
4月19日,是“摩尔定律”诞生50周年纪念日。毋庸置疑,电子和信息技术已深入我们生活,触摸着我们的衣食住行乐,其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似乎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着这一进程。1942年世界第1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占地150 m2、重30 t,装配了数万只电阻、电容和电子管等元器件,耗电150 k W。当时人们憧憬着如此多的元器件和连线可以集成在一小块载体上。
赵斌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衣食住行元器件电子管
长江口横沙岛、长兴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被引量:29
2009年
2006年秋季(10月)和2007年春季(4月)分别在横沙岛、长兴岛的9个断面采集土壤样本,分析了2岛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及其时空变化格局。结果表明:在横沙岛、长兴岛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3种,分属4个主要类群,其中甲壳动物2种,软体动物3种,环节动物3种,其他动物5种。春、秋季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两岛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横沙岛的密度和生物量大于长兴岛。2006年秋季,中潮位底栖动物的密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潮位(P<0.05);2007年春季,低潮位的密度显著低于其他两个潮位(P<0.05);而这两个季节各潮位之间的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春季低潮位的生物量显著高于秋季(P<0.05),而高潮位和中潮位的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春、秋季间和各断面间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没有显著差异。Bray-Cutis群落聚类结果也表明各断面间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不存在显著差异。
陶世如姜丽芬吴纪华赵斌李博
关键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
科技论文写作中容易忽略却重要的那些事儿
2013年
从暑假到现在,先后帮助多位研究生策划和修改了一些文章。在这些过程,也与他们进行了多次面对面的交流,发现里面存在许多的共性问题,因此一直在抽空总结中。该文写作多日,一直有这事儿那事儿耽搁没有完成,今日终于抽空得以完成该文。该文并非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全面总结,仅仅是就事论事。如有偏颇,还望见谅。
赵斌
关键词:科技论文写作
潮汐与降雨对滨海湿地地下水位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滨海湿地地下水位高度同时受到潮汐、降雨及地形等多个环境因子的影响,因此其动态特征较为复杂,测量比较困难.我们引入了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提供的方法来准确测定滨海湿地地下水位变化,然后使用交叉小波变换、分类回归树法等方法分析了2011年9—11月在上海崇明东滩湿地获得的水位数据和气象数据以及相应的潮汐数据,发现:1)滨海湿地地下水位在12h和24h周期上与潮汐交替呈现出相关和不相关的关系,反映了滨海湿地地下水位在双峰、上升和下降3种模式之间的规律性切换;2)这3种模式是在潮汐、降雨以及日平均地下水位本身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同时,我们还发现,当潮差小于3.185m,且降雨量小于1.2mm时,地下水位会下降;而同样条件下,当降雨量大于1.2mm时,地下水位则倾向于上升;当潮差大于3.185m,且当日平均地下水位高于-0.017m时,地下水位则会表现为双峰式的变化.如果日平均水位低于-0.017m,潮水则会补充地下水位.
谢潇朱文渤郭海强赵斌
关键词:滨海湿地地下水位降雨
自主无人机,从幻想飞进现实
2015年
现在,我们正在见证一个伟大的新时代,一个具有自主飞行能力的无人机时代。说到无人机(也称飞行机器人),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是那些飞行数千公里执行间谍和作战任务的现代国防工具。的确,这些飞行机器人,最早主要用于国防领域。据说,在20世纪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有了无人机的雏形,那时它们是用于训练防空炮手的无人靶机。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在担任侦查任务方面开始崭露头角。在这个新的时代,无人机的发展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怎样的深刻变化呢?
赵斌
关键词:防空炮自主飞行作战任务现代国防户外环境旋翼机
上海湿地建设与发展总体目标被引量:1
2006年
高宇何美梅赵斌
关键词:环境建设湿地系统生态型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空间湿地保护
全球海平面下降,海水跑到哪里去了
2013年
如果讨论全球海平面上升,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我们知道,利用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我们发明了温度汁。海水同样在温度升高时也会膨胀,这。点,随着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冰盖和冰川融化,
赵斌
关键词:海平面下降水银温度计海平面上升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冰川融化
流域是生态学研究的最佳自然分割单元被引量:19
2014年
研究一个具体问题,应先明确其研究对象的范围。在大多生态学研究中,一个生态系统的边界是相对模糊的,所设定的研究单位一般仅强调其表观上的匀质性。这里存在的矛盾是,在回答生态系统的一些具体问题时,比如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问题,所面临的困难就是对系统输入和输出的了解需要有明确的边界和大小。
赵斌
关键词:生态学流域生态系统匀质性
上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效益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上海是一座湿地面积占23.5%的海滨特大城市。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多面性,给人类尤其是上海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海湿地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屏障作用,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和过滤等生态服务以及防风暴及保护海岸线功能。上海湿地的社会效益主要有旅游休闲、历史及文化价值、教育及科学研究等价值,促进湿地周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海湿地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指湿地生态系统产生的产品的价值,它包括食品、农业产品及其它生产原料、景观娱乐等产生的直接价值,直接经济效益可用产品的市场价格来估算。同时上海还有国际重要湿地,涉及国际共同利益和效益。因此,为求得上海湿地可持续开发和保护,必须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条件上,不能片面追求单个效益目标,正确的做法是在提高经济效益中十分重视生态效益,在提高生态效益中尽可能争取高的经济效益,并达到社会效益的有效提高,从而实现上海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高宇赵斌
关键词:湿地生态效益
人类围垦活动对上海崇明东滩滩涂发育的影响被引量:58
2006年
由于长江口泥沙的淤积,使上海崇明东滩成为一个不断淤涨的土地资源。近50年来,崇明岛共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围垦。此项研究以近20年来的LandsatTM和ETM遥感卫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并结合实地景观调查,对不同时期的人类围垦面积和滩涂发育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滩涂湿地的面积在逐年变小:从1987年的19705.09hm2锐减到2002年的4773.08hm2,减少了75.78%;并且滩涂湿地面积的年减少率为995.47hm2/a,比年围垦率的729.08hm2/a增加了36.54%。过度围垦后,滩面宽度变窄,自然植被破坏,影响自然促淤,淤涨速率明显减慢。随着滩涂围垦的加剧、未来海平面的上升和河流泥沙大量减少,将会导致潮滩植被进一步破坏。随着崇明东滩每年向外延伸,滩涂湿地也将会发生演替。因此,充分运用“3S技术”,探讨湿地发育和形成的机理,指导科学围垦和土地利用规划,是非常迫切也非常实用的方法。同时,还可以通过动态保护管理,进一步对围垦在经济、生态和环境上的得失作出正确的评价。
高宇赵斌
关键词:围垦湿地遥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