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伟峰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栓
  • 3篇生物碱
  • 3篇藜芦
  • 3篇乌苏里藜芦
  • 3篇抗血栓
  • 3篇抗血栓作用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栓
  • 1篇血凝时间
  • 1篇血小板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药物
  • 1篇生物碱单体
  • 1篇兔血
  • 1篇凝血时间
  • 1篇总生物碱
  • 1篇流变学

机构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怀化医学高等...

作者

  • 4篇邓伟峰
  • 3篇赵伟杰
  • 3篇吕莉
  • 3篇王世盛
  • 3篇韩国柱
  • 3篇潘平
  • 1篇杨静娴

传媒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乌苏里藜芦生物碱单体新计巴丁的抗血栓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乌苏里藜芦生物碱单体新计巴丁(neogermbudine,NG)的抗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及初步作用机制探讨。方法:应用电刺激诱发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模型和淤血诱发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评价NG的抗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采用Born法测定NG在体、内外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活性;采用凝血酶时间法测定NG对血凝时间的影响。结果:与生理氯化钠溶液(NS)组相比,NG4种剂量(5~40μg·kg^-1)组血管阻塞时间(OT)均显著延长,下腔静脉淤血形成血栓的干重明显降低;体内、外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凝血酶时间显著延长。上述指标均呈良好的量效关系。结论:NG具有较强的抗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该作用与NG的抗血小板作用和抗凝作用有关。
潘平赵伟杰吕莉王世盛邓伟峰杨静娴韩国柱
关键词:乌苏里藜芦生物碱血栓血小板
乌苏瑞宁的抗血栓作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乌苏里藜芦总生物碱中乌苏瑞宁对大鼠的抗血栓作用,确证乌苏瑞宁是否为总碱中抗栓活性成分。方法应用电刺激诱发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模型和瘀血诱发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评价乌苏瑞宁的抗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采用Born’s法测定大鼠体内外血小板聚集率以研究乌苏瑞宁的抗血小板作用。结果大鼠iv5种不同剂量的乌苏瑞宁(1.25~20.00μg/kg)均能导致电刺激诱发的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所致的血管阻塞时间显著延长;亦能减少大鼠下腔静脉血栓的干质量;乌苏瑞宁在剂量为1.25~5.00μg/kg以及质量浓度为6.25~50μg/L时,能抑制大鼠体内外血小板聚集。结论乌苏瑞宁具有强大的抗大鼠动、静脉血栓形成作用和抗血小板作用。乌苏里藜芦总碱的抗血栓作用与其中的化学成分乌苏瑞宁有关。
邓伟峰赵伟杰吕莉王世盛潘平韩国柱
关键词:血栓
乌苏里藜芦生物碱抗血栓活性成分的实验研究——乌苏瑞宁的抗血栓作用
目的:乌苏里藜芦总生物碱(Veratrum nigrum L.var.ussuriense Nakaialkaloids;VnA)是从辽宁省千山乌苏里藜芦根中提得的生物碱。经本研究小组近年来的实验研究已经证明VnA具有强...
邓伟峰
关键词:生物碱抗栓药物动脉血栓
文献传递
乌苏瑞宁对家兔血液流变学和血凝时间及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乌苏瑞宁(verussurinine,VSRN)对家兔血液流变学和血凝时间参数及小鼠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以查明乌苏瑞宁是否为乌苏里藜芦总碱的抗栓活性成分。方法应用血液流变仪测定低切和高切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应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时间(TT)和复钙时间(RT);应用鼠尾横切法和毛细玻璃管法分别测定出血、凝血时间。结果家兔和小鼠iv4种不同剂量的乌苏瑞宁导致家兔全血比黏度及血浆比黏度呈剂量依赖性降低;TT和RT显著延长;小鼠出血、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结论乌苏瑞宁能够显著降低家兔血液黏度,延长家兔TT和RT以及小鼠出血、凝血时间。
邓伟峰赵伟杰吕莉王世盛潘平韩国柱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血凝时间出血时间凝血时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