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宏英
- 作品数:13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邢台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来我院诊治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亮丙瑞林3.75 mg)和观察组(来曲唑2.5 mg联合二甲双胍500 mg),每组各60例,治疗后6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以及治疗前后痛经及盆腔触痛VAS评分、癌胚抗原125(CA125)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96.7%vs.86.7%),复发率显著降低(25.0%vs.43.3%),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0.2±0.1)分vs.(0.7±0.3)分],CA125水平显著降低[(15.3±8.7)U/ml vs.(27.4±10.1)U/ml],P<0.05。结论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更好地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症状,降低CA125水平及复发率,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 马华姝樊宏英韩晓瑞
- 关键词:亮丙瑞林二甲双胍子宫内膜异位症来曲唑
- 氨苄青霉素和常规方法治疗单纯性外阴炎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氨苄青霉素和常规方法在单纯性外阴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该院诊治的80例单纯性外阴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氨苄青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35例显效,3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38例满意,满意率为95%,高于对照组(65%)(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复发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复发率为22.5%)(P<0.05)。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证候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性外阴炎患者采用氨苄青霉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季红秀樊宏英
- 关键词:氨苄青霉素
- 口服雷公藤多甙联合局部用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 任悦樊宏英陈娜霍春芬马雨鸿侯懿马丽霞
- 邢台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承担的2006年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第一批)冀科计[2006]12号科研项目:《口服雷公藤多甙联合局部用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课题编号062761450,经过七年多的努力,现在已经...
- 关键词:
- 关键词:异位妊娠雷公藤多甙口服局部用药
- 二甲双胍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metformin)对体外培养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内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50例EMS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组(均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确诊)。选择同期在本院因宫颈病变、子宫纵隔、卵巢畸胎瘤、单纯卵巢囊肿行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的子宫内膜为对照组(均排除EMS)。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1μmol/L、10μmol/L、100μmol/L、1 000μmol/L)二甲双胍干预24h、48h、72h,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EMS在位内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改变及细胞凋亡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检测其对Bcl-2、Bax表达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对照组患者的正常在位内膜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二甲双胍干预48h、72h后,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以二甲双胍浓度为1 000μmol/L时最为明显(P<0.01),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二甲双胍干预后EMS患者在位内膜细胞G1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浓度为10μmol/L、100μmol/L、1 000μmol/L时,EMS在位内膜细胞的Bcl-2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Bax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显著抑制EMS在位内膜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阻滞细胞周期进程。
- 马华姝乔宗旭赵贵芬樊宏英崔丹董丽霞陈素琴
- 关键词:二甲双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
- 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其中40例服用米非司酮患者为对照组,42例服用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血清糖类抗原(CA-125)、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相比米非司酮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突出,同时血清CA-125和EMAb水平下降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
- 樊宏英马华姝韩晓瑞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来曲唑二甲双胍
- 腹腔镜术后联合二甲双胍与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6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良性疾病,以慢性盆腔痛、不孕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以手术及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广泛用于临床,并成为公认的保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但单纯手术术后复发率较高,故术后的辅助治疗是必要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后辅助来曲唑与二甲双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马华姝樊宏英郑丽春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来曲唑腹腔镜术妇科良性疾病慢性盆腔痛
- 度冷丁、异丙嗪、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临床观察
- 任悦樊宏英王雅丽等
- 该课题对290例受术者采用度冷丁、异丙嗪、利多卡因联合应用的镇痛方法,其镇痛总有效率达100%,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
- 关键词:
- 关键词:镇痛人工流产
- 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及对血清CA125的影响观察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EMS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来曲唑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血清CA125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曲唑治疗EMS疗效较好,且较安全。
- 马华姝樊宏英韩晓瑞郑丽春
- 关键词:来曲唑子宫内膜异位症CA125
- HIF-1α与HSP70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痫前期病因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HSP70在40例子痫前期及20例正常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胎盘组织中HIF-1α、HSP70的阳性表达,子痫前期患者显著高于正常产妇,且与病情加重呈正相关。结论:HIF-1α、HSP70可能在子痫前期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两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故进一步研究其分子生物学水平,可能揭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确切机制。
- 樊宏英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热休克蛋白
- 垂体后叶素、氨甲喋呤和粘停宁在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 樊宏英杨淑棉马华姝孙会平赵贵芬乔宗旭
- 课题研究依据垂体后叶素、氨甲喋呤、粘停宁的药理特性,通过使输卵管病变周围毛细血管快速痉挛,减少病灶局部血流使血液凝固,达到止血目的;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防止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促进输卵管上皮细胞增长,抑制成...
- 关键词:
-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氨甲喋呤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