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燕

作品数:69 被引量:41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针灸
  • 7篇针刺
  • 6篇基因
  • 5篇针灸效应
  • 5篇生命科学
  • 4篇疗效
  • 4篇克隆
  • 4篇基因克隆
  • 3篇弹簧
  • 3篇电针
  • 3篇循证
  • 3篇循证护理
  • 3篇循证护理学
  • 3篇咬伤
  • 3篇针灸学
  • 3篇鼠类
  • 3篇双钩
  • 3篇中医
  • 3篇卒中
  • 3篇哮喘

机构

  • 24篇上海市针灸经...
  • 2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3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郑州大学第一...
  • 5篇河南中医学院...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潢川县人民医...

作者

  • 64篇王燕
  • 22篇崔建美
  • 21篇杨永清
  • 19篇王宇
  • 19篇刘艳艳
  • 11篇王培育
  • 10篇陈汉平
  • 6篇武继涛
  • 5篇王娴
  • 5篇尹磊淼
  • 4篇孙六合
  • 4篇高希言
  • 4篇李亚娜
  • 3篇富野
  • 3篇车彦忠
  • 3篇王丹
  • 3篇蔡红荣
  • 3篇王培智
  • 3篇赵铎
  • 2篇汪司右

传媒

  • 5篇上海针灸杂志
  • 3篇中华护理杂志
  • 3篇中国针灸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河南中医
  • 2篇实用中医药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北京中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新中医
  • 1篇甘肃中医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6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针灸学研究的思考被引量:2
2008年
生命科学是21世纪的前沿学科,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完成,人类更壮观的生命科学时代已向我们走来。针灸学是生命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针灸学研究不仅是针灸学的,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有适合生命科学研究的理论、技术与方法,都同样适合针灸学研究。
王燕
关键词:生命科学技术基因组学生物芯片技术针灸学
温针齐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3例临床研究被引量:30
2009年
目的观察温针齐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温针齐刺组和普通针刺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根据MPQ疼痛询问量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治疗的镇痛时效、即刻和远期镇痛效应。结果温针齐刺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MPQ评分、镇痛时效、即刻和远期镇痛效应以及复发率方面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温针齐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起效时间短、镇痛维持时间长,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吴艳荣张海山高希言丁宁朱敬云王燕范雅丽吴毅明陈新旺谭仁飞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疗法齐刺法温针灸
口内三针为主治疗面神经麻痹后遗症56例被引量:9
2002年
孙六合王燕
针刺与饮食结构调整对抗肥胖的效应 单一作用与协同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针刺和饮食结构调整对实验性肥胖大鼠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5/08在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完成,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肥胖模型组造模成功后将其48只分成6组,针刺+普食组、针刺对照+普食组、针刺+高脂组、针刺对照+高脂组、肥胖模型普食组、肥胖模型高脂组,各组8只。正常组随机取8只。针刺治疗取一侧足三里、内庭,20min/次,隔日1次,连续15次,左右侧轮流取穴。针刺对照组将大鼠放置于30cm高的平台20min,不进行针刺治疗,隔日1次,连续15次。将普通饲料喂养的雄性大鼠作为正常组。肥胖模型高脂组喂高脂饮食,即每100g普通饲料中加入奶粉10g,猪油10g,鸡蛋1只,浓缩鱼肝油0.1mL(每粒含维生素A1万单位,维生素D21000单位),黄豆芽250g。干预30d后,观察两组体质量、体长、Lee's指数(√3体质量×103/体长)、饮食量、饮水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48只实验过程中针刺+普食组和肥胖模型高脂组各脱失1只,加正常组8只,进入结果分析54只。①针刺+普食组体质量、Lee's指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针刺+普食组干预后体质量、Lee's指数均低于肥胖模型高脂组[(456.79±25.76)g,(301.99±7.06);(493.49±26.92)g,(313.32±4.70),P<0.05],其他各组上述两项指标与肥胖模型高脂组差异不明显。③针刺+普食组干预30d后体质量明显低于针刺+高脂组[(456.80±25.76),(486.85±18.47)g,P=0.021]。④针刺+普食组与肥胖模型普食组比较干预后,体质量无显著差别。结论:针刺结合饮食结构调整对肥胖大鼠的作用较单一针刺和单一饮食结构调整显著,各组总饮食量比较,也说明针刺与饮食结构控制共同作用抑制食欲效果较好。
陈佳红崔建美王宇杨永清王培育王燕彭拥军刘燕燕
关键词:体重肥胖症针刺
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与靶标发现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在靶标发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现代靶标发现的技术策略和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的特点,分析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在靶标发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将基于临床有效性的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与现代靶标分析技术策略相结合,有助于提高靶标发现的临床成功率。结论提供了一种基于针灸临床有效性的靶标发现新策略。
杨永清王宇崔建美王燕刘艳艳尹磊淼陈汉平
关键词:针灸研究
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与靶标发现
<正>目的:探讨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在靶标发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现代靶标发现的技术策略和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的特点,分析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在靶标发现中的应用价值。
杨永清王宇崔建美王燕刘艳艳尹磊淼陈汉平
文献传递
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提出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方向。方法回顾针灸学研究的历史,重点结合多年针灸作用原理研究和近年针灸血清蛋白质组研究工作基础,展望未来针灸学研究发展方向。结果阐明了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方向的背景、定义、理论依据、目标、技术路线及其生命科学价值。结论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方向以生命现象的本质为战略出发点,以针灸效应的响应基因和应答蛋白为主要技术策略,研究针灸效应的物质基础,阐释针灸效应的生物学机制,具有明显的理论高度和学术创新。对保持我国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率先拥有源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杨永清陈汉平王宇崔建美王燕刘艳艳
关键词:生命科学
张伯臾支派从脾胃论治常见心系疾病用药规律总结及其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初探
目的:本文通过对丁甘仁、张伯臾、蒋梅先三代对于常见心系疾病的诊疗医案进行整理,通过数据挖掘等方式进行分析总结,试图探究发现丁氏内科张伯臾支派从脾胃论治心系疾病的用药规律,归纳总结张伯臾支派学术特色,以期为张伯臾支派传承及...
王燕
关键词:海派中医心系疾病
耳穴埋豆配合膈神经按摩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3
2015年
背景:脑卒中患者由于病灶直接或间接影响地影响呼吸中枢,常可出现顽固性呃逆,它也是脑血管疾病病情危重的信号。目的:探讨耳穴埋豆配合膈神经按摩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耳穴埋豆,取穴胃穴、耳中(膈)穴、神门,辅以交感穴,配合膈神经按摩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即甲氧氯普胺10mg肌内注射。分别在治疗后12,24,72h观察呃逆缓解(呃逆次数明显减少直至消失)情况。结果与结论:治疗组呃逆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见效时间短。结果证实,耳穴埋豆配合膈神经按摩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效果好,简便易行且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王燕邱萍唐建红
关键词:脑卒中顽固性呃逆耳穴埋豆膈神经
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本文回顾针灸学研究的历史,重点结合多年针灸作用原理研究和近年针灸血清蛋白质组研究工作基础,展望未来针灸学研究发展方向;阐明了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的背景、定义、理论依据、目标、技术路线及其生命科学价值。认为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应以生命现象的本质为战略出发点,以针灸效应的响应基因和应答蛋白为主要技术策略,阐释针灸效应的生物学机制。这对保持我国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率先在针灸研究领域拥有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本文还就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成果在药物筛选中应用的方法提出了几点设想,该项研究对展现未来针灸学研究发展方向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杨永清陈汉平王宇崔建美王燕刘艳艳
关键词:针灸效应生命科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