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峰
-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联合引导实施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膝关节手术中的探讨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探讨B超和神经刺激仪联合引导实施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10例有椎管内麻醉高风险或禁忌证的老年下肢膝关节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观察组采用B超和神经刺激仪联合引导实施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记录并对比两组不同方案的麻醉操作及麻醉起效的时间、麻醉后心率与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补液量和升降压药的使用量、不良反应、患者麻醉费用、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准备和操作时间(8.3±1.7)min与对照组(7.7±1.2)min相当(t=1.661,P=0.139);麻醉起效时间(10.3±1.4)min比对照组(3.2±0.6)min长(t=50.180,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MAP在麻醉后5min(89.24±8.30)mmHg;(77.90±8.05)mmHg以及手术结束时(96.60±8.03)mmHg;(106.22±8.88)mmHg变化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输液量(1150.9±231.6)ml、(1400.0±256.5)ml、升压药用量(3.91±1.21)mg、(10.83±2.19)mg、降压药用量(1.80土0.37)mg、(8.27士1.25)mg、麻醉费用(1239.1±202.9)元、(2307.2±205.6)元、麻醉中和麻醉后不良事件发生率(3.6%、18.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24、2.760、4.420,27.430,χ2=8.510,均P〈0.01或0.05);麻醉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7,P=0.198)。结论B超和神经刺激仪联合引导实施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膝关节手术中应用更简单安全实用,并发症更少,费用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
- 高涛邓迎丰刘慧松涂灿魏鹏尹峰
-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周围神经麻醉膝关节
- 右美托咪定辅助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连续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辅助神经阻滞组(研究组),每组50例。研究组于神经阻滞前经静脉泵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为0.5μg/kg,以0.9%氯化钠溶液稀释到20mL,在10min内注射完毕,并以0.2μg/(kg·h)持续经静脉泵注射至手术结束前30min;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经静脉泵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负荷剂量注射完毕后,两组分别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完成连续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记录两组患者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有效阻滞例数。在静脉泵注射负荷量前(T_0)、负荷量注射结束(T_1)、麻醉结束(T_2)、手术开始即刻(T_3)、手术开始后15min(T_4)、手术开始后30 min(T_5)和手术结束时(T6)各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术中丙泊酚和芬太尼的使用情况,以及心动过缓、呼吸抑制、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BMI、神经阻滞麻醉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有效阻滞构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全身麻醉的病例。研究组术中丙泊酚和芬太尼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患者在T_0和T_1时间点的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患者在T_2至T_4时间点的MAP均显著高于同组T_0时间点(P值均<0.05),在T_2至T6时间点的MAP均显著高于研究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患者间各时间点的HR和SpO_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心动过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
- 高涛邓迎丰刘慧松涂灿魏鹏尹峰
-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老年人膝关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