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微微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小儿
  • 3篇镇痛
  • 3篇术后
  • 2篇新生儿
  • 2篇婴儿
  • 2篇术后镇痛
  • 2篇围术期
  • 2篇围术期死亡
  • 2篇罗哌卡因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地塞米松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短小手术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机构

  • 10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温州市人民医...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作者

  • 12篇孔微微
  • 7篇李军
  • 2篇上官王宁
  • 2篇连庆泉
  • 2篇解康杰
  • 1篇罗科
  • 1篇黄志莲
  • 1篇黄葱葱
  • 1篇刘华程
  • 1篇蔡明阳
  • 1篇张旭彤
  • 1篇谢作楷
  • 1篇徐旭仲
  • 1篇曹红
  • 1篇南洋
  • 1篇姬斌
  • 1篇刘绪华
  • 1篇王孝庆
  • 1篇王中苏

传媒

  • 5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健康研究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啶对术后患者止痛泵药物剂量及效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术后患者止痛泵药物剂量及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行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50例,根据术后止痛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舒适度评分(bruggrman comfort scale,BCS)、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止痛泵药物用量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BCS评分显著高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止痛泵药物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够显著降低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止痛泵药物的用量。
姬斌孔微微南洋黄葱葱李军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VASBCS
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SAPB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下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于我院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每组100例。术后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SAPB,R组给予0.3%罗哌卡因20 mL,RD组给予0.3%罗哌卡因复合0.5μg/kg右美托咪定20 mL。比较R组和RD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24 h及48 h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舒适度评分(BCS)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RD组在术后各时点的VAS、Ramsay镇静评分和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均低于R组,BCS均高于R组,各指标在24 h和48 h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组在术后48 h内的相关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SAPB能明显减轻乳腺癌术后疼痛,延长镇痛效果,提高舒适度,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和低血压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林胜仙吴艳琴孔微微
关键词:罗哌卡因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1月。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相关标准,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1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项研究,均为中文文献,共5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疼痛评分:术后2、4、12 h时两组间VAS评分,术后2、4、8、12 h时两组间CHEOPS评分和术后1、4、8 h时两组间FLAC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安全有效地缓解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疼痛和术后躁动发生率,但不增加其副作用。
林胜仙孔微微李军徐旭仲
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后镇痛小儿META分析
1岁以下小儿围术期早期死亡风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2016年
目的:研究1岁以下小儿围术期早期(≤3 d)死亡相关风险因素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遴选2011年至2013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76例新生儿及婴儿手术后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出生孕周、年龄、出生体质量、术前体质量、术前是否存在合并症(心血管、呼吸、血液、肝肾等疾病)、术前意识状态、电解质紊乱情况、营养情况、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部位、手术类型、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分级共15项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对新生儿及婴儿的出生体质量、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ASA分级、意识状态与死亡时间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P值均小于0.05。以上4种风险因素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只有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及麻醉ASA分级2个风险因素保留。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与新生儿及婴儿围术期早期(≤3 d)死亡时间高度相关的风险因素是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ROC曲线下面积为0.643)和麻醉ASA分级(ROC曲线下面积为0.694)。结论: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和麻醉ASA分级是新生儿及婴儿围术期早期死亡的有效预测因子,且ASA分级相对预测作用更强。
孔微微王孝庆王中苏万梦娇解康杰谢作楷上官王宁连庆泉李军
关键词:新生儿婴儿围术期死亡
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新型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吸入麻醉作比较。方法: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60例,年龄3~9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静脉组:应用新型小儿丙泊酚系统血浆3μg/mL靶控输注联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0.2~0.3μg/(kg.min)以维持麻醉;吸入组:对照组,采用持续吸入3%~4%七氟烷维持麻醉;均置入喉罩行气道管理。于麻醉前(T0)、诱导毕(T1)、喉罩置入即刻(T2)、切皮(T3)、切皮后10 min(T4)及喉罩拔除即刻(T5)等时点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术后记录麻醉苏醒时间、清醒程度(OA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T2~T5时点HR、MAP吸入组大于静脉组(P<0.05或0.01);T1~T5时点HR、MAP组内比较,静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入组比较,静脉组苏醒时间降低、停药后10 min的OAA/S评分增高、术后烦躁及恶心呕吐例数减少、麻醉效果满意例数增高(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过程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较小,不良反应较少,术后恢复质量较好,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刘华程李军孔微微上官王宁蔡明阳连庆泉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小儿
小鼠CCD模型和颈椎神经根性病变模型建立及机制研究
目的:腰背痛是一个常见临床棘手问题,能够建立很好地模拟临床腰背痛症状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腰背痛的发生机制和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特定突变的转基因小鼠为疼痛研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本部分...
孔微微
关键词:痛觉过敏
文献传递
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免疫与应激的影响。方法 180例拟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为3组,均予以腰硬联合麻醉复合腹横肌膜神经阻滞麻醉,右旋美托咪啶用量分别为0. 2μg/kg(低剂量组)、0. 4μg/kg(中剂量组)、0. 6μg/kg(高剂量组);治疗前后取患者静脉血测定免疫球蛋白及应激标志物。结果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T2~T4时间点HR、MAP水平低于T1,低剂量组T2、T3时间点HR、MAP水平低于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T4时间点的HR、MAP水平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各组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和应激标志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高剂量组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应激指标水平低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阴式子宫切除术腹横肌膜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啶对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和缓解应激反应有积极作用,且0. 6μg/kg的作用效果较好。
林胜仙吴艳琴孔微微
关键词:右旋美托咪啶阴式子宫切除术免疫功能应激反应
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0例,当产妇宫颈扩张≥4 cm,且变薄50%时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n=30)予硬膜外0.125%罗哌卡因,总体积为15 mL,B组(n=30)予硬膜外0.125%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4 mg,总体积15 mL。在首次要求止痛时,通过硬膜外导管给药10 mL 0.125%罗哌卡因,每小时用8 mL 0.125%罗哌卡因进一步镇痛。主要观察指标是硬膜外镇痛时间,次要观察指标包括:阻滞前和阻滞后15 min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使用罗哌卡因总量、Apgar评分、脐静脉pH值、产妇满意度和副作用。结果 B组的平均镇痛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罗哌卡因总需求量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阻滞前相比,阻滞后A组和B组的VAS均低于阻滞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10平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最高感觉阻滞平均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最高感觉阻滞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无运动阻滞发生率。两组在血流动力学、疼痛评分、新生儿结局、产妇满意度和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硬膜外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在治疗分娩疼痛时延长硬膜外镇痛时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母婴不良反应有限。
林胜仙吴艳琴孔微微
关键词:地塞米松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分娩镇痛
HMGB1与小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1,HMGB1)和小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HMGB1不但参与了其神经炎症的过程,并能抑制小胶质细胞对Aβ清除。通过受体结合激活了NF-κB轴信号通路的级联反应,启动基因转录和表达,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和转录产物,加重了AD的炎症反应,但有研究表明不同转录因子有不同作用,如P50敲除具有保护作用,但P65激活也具有保护作用。HMGB1通过紧密结合Aβ42,使Aβ42处于稳定的寡聚体状态,减弱小胶质细胞对Aβ42清除的能力。Aβ可直接与小胶质细胞上TLR结合,尤其是TLR2、TLR4,可以促进小胶质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正反馈促进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对Aβ的清除。HMGB1和小胶质细胞对Aβ清除之间失衡也是AD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HMGB1可能成为治疗AD的一种新的靶标。
孔微微刘绪华曹红李军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小胶质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高敏C反应蛋白预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准确性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评价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预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血管事件(CVA)发生的准确性.方法 合并2型糖尿病的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91例,根据血浆hs-CRP浓度分为低浓度组(hs-CRP<1.0 mg/L,n=9)、中浓度组(hs-CRP 1.0~2.9 mg/L,n=16)及高浓度组(ha-CRP 3.0~10.0mg/L,n=66).记录与围术期CVA发生可能有关的术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与围术期CVA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进一步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度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危险因素预测围术期CVA发生的准确性.结果 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及高浓度组围术期CVA的发生率分别为0、31%和3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ECG、NYHA分级、年龄、超声心动图、hs-CRP及ASA分级是与围术期CVA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ECG、NYHA分级和年龄是与围术期CVA发生高度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ECG、NYHA分级、年龄、hs-CRP预测围术期发生CV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5、0.755、0.702和0.605.结论 血hs-CRP浓度预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CVA发生的准确性低于ECG、NYHA分级和年龄.
解康杰孔微微罗科黄志莲张旭彤李军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糖尿病手术中并发症心血管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