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义

作品数:7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活性
  • 2篇抑菌
  • 2篇抑菌活性
  • 2篇皂苷
  • 2篇总皂苷
  • 2篇细胞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活性
  • 1篇凋亡
  • 1篇氧化应激
  • 1篇抑制作用及机...
  • 1篇异荭草素
  • 1篇有害物
  • 1篇皂化
  • 1篇皂化法
  • 1篇沙门氏菌
  • 1篇伤寒沙门氏菌
  • 1篇食品
  • 1篇鼠伤寒
  • 1篇鼠伤寒沙门氏...

机构

  • 7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邓红
  • 7篇刘俊义
  • 4篇张志宇
  • 3篇王珂
  • 3篇赵茜茜
  • 3篇李涵
  • 2篇齐娜
  • 2篇袁莉
  • 2篇高春霞
  • 1篇朱彩平

传媒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中国油脂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异荭草素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研究了异荭草素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并初步探究了其抑菌机理,为开发高效低毒的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首先,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异荭草素抑菌圈大小和抑菌率来确定异荭草素的抑菌活性;其次,再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测定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内容物渗漏、总核酸来分析异荭草素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异荭草素浓度与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率呈正相关;其抑菌机理可能是由于异荭草素抑制了细菌对数生长期的分裂速度,并导致细胞膜渗透性增加和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漏,影响细菌生长代谢,从而致死菌体细胞。上述结果说明,异荭草素作为天然抗菌剂有较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高春霞刘俊义谢从坤邓红李涵袁莉
关键词:异荭草素抑菌活性
食品有害物苯并(α)芘及其诱导细胞死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苯并(α)芘(Benzo-a-pyrene,BaP)是一种常见的油脂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有害产物,由于其致癌、致畸、广分布的特点,近年来备受学者关注。作者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对BaP损伤机体细胞的作用机制,总结为其主要通过诱导细胞DNA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自噬性损伤及炎症反应损害机体损伤。细胞焦亡是一种依赖半胱天冬酶-1并伴有大量炎症因子释放的细胞死亡方式。但苯并(α)芘对细胞焦亡作用的影响还不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深入揭示食品有害物质苯并(α)芘的毒性机制对其危害干预和构建全面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袁莉高春霞邓红刘俊义
关键词:DNA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细胞自噬
文冠果种仁总皂苷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被引量:12
2016年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种仁中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并探讨了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总皂苷的参数以及文冠果总皂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以乙醇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提取剂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对总皂苷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的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50℃、料液比1∶20、超声功率140 W时,提取物中总皂苷含量最高,达2.69%。采用XAD-16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文冠果种仁总皂苷,其最佳条件为:静态吸附与解吸时间分别是12h和4h,洗脱剂乙醇的体积分数70%;上样液密度0.12mg/mL(pH=4),上样流速10mL/min,上样液体积与柱体积比1.5,纯化后的总皂苷浓度有较大提高。以Vc作对照,研究文冠果种仁总皂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其还原能力和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高于Vc,清除DPPH自由基和对O-2自由基的能力比Vc要弱。
王珂张志宇赵茜茜邓红刘俊义
关键词:总皂苷纯化抗氧化活性
文冠果种仁总皂苷的抗氧化及抗肝癌活性初探被引量:11
2016年
本文研究了文冠果种仁总皂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为后续文冠果种仁皂苷单体活性研究提供依据。首先通过定性试验证明了所提取的种仁总皂苷为三萜皂苷类物质,浓度为520±19.1 mg/g。其次以Vc作阳性对照,研究文冠果种仁总皂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证明其还原能力强于Vc,而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比Vc要弱。最后采用MTT试验评价皂苷的抗癌活性,结果发现皂苷处理时间为24 h的IC50是9.7±0.39 mg/L;细胞形态学和荧光染色证明了其对HepG2细胞具有凋亡诱导作用,流式细胞仪试验表明癌细胞的晚期凋亡作用可能集中于细胞周期的S期。该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索文冠果种仁皂苷的生物活性机理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
张志宇王珂李涵刘俊义邓红齐娜
关键词:总皂苷抗氧化活性HEPG2细胞细胞凋亡
超高压技术及其在提取植物天然活性成分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9
2017年
超高压或高静压加工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食品加工技术,是目前食品高新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简单阐述了超高压技术的部分应用原理,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超高压提取植物天然活性成分方面的研究,并且对超高压技术在提取植物天然活性成分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展望。
段振朱彩平刘俊义邓红冯荦荦郑虹吴阿敏李知荧杜艳
关键词:超高压天然活性成分
文冠果种仁油中总甾醇的皂化法提取及组成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本文研究了皂化法提取文冠果种仁油中甾醇化合物的工艺条件,并在纯化的基础上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了提取物的基本组成。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乙酸乙酯用量、皂化温度、料液比、皂化时间对甾醇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用量200 m L,皂化温度67℃,料液比1∶5(g/m L),皂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文冠果种仁中总甾醇含量达0.498%。粗甾醇采用溶剂结晶法进行纯化后的气质联用分析结果显示,文冠果种仁油中总甾醇中主要含有5种单体,分别是豆甾醇、豆甾-7,22-二烯-3-醇、麦角甾-7,22-二烯-3-酮、β-谷甾醇、33-降柳珊瑚甾-5,24(28)-二烯-3-醇。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文冠果种仁甾醇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赵茜茜刘俊义王珂邓红张志宇
关键词:皂化
文冠果种仁油中甾醇的抑菌活性及其机理初探被引量:13
2016年
研究了文冠果种仁油中甾醇的抑菌活性,初步探讨了该甾醇的抑菌机理。首先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抑菌圈大小和确定最小抑菌浓度(MIC)以研究文冠果种仁甾醇的抑菌活性;再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测定电导率和细胞内容物渗漏分析文冠果种仁甾醇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文冠果种仁甾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最强(MIC为0.45 mg/m L),其次为鼠伤寒沙门氏菌(MIC为0.50 mg/m L);其抑菌机理可能是由于文冠果种仁甾醇降低了细菌对数生长期的分裂速度,并导致细胞膜渗透性增加和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漏,影响细菌生长代谢,从而致死菌体细胞。试验表明文冠果种仁甾醇作为天然抗菌剂有较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刘俊义赵茜茜张志宇邓红齐娜李涵
关键词:抑菌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