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 作品数:25 被引量:162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文学 更多>>
NLRP3炎症小体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15年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炎症级联反应过程。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NLRP3炎症小体作为先天免疫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参与了缺血再灌注的炎症损伤,阻断或抑制NLRP3的活化可能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新的治疗靶点。然而,NLRP3在脑缺血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该文就NLRP3炎症小体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与意义作一综述。 高丽 沈沸 李焰生关键词: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超急性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超急性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9年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185例老年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临床资料,定义入院第7天与入院时NIHSS评分减少≥1分为溶栓改善,将病人分为未改善组(n=62)和改善组(n=12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溶栓前入组病人的NIHSS中位评分为8.90分,溶栓后第7天NIHSS中位评分为6.03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合并房颤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房颤和溶栓前血糖高是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4.71,95%CI:2.26~10.18,P<0.01;OR=1.10,95%CI:1.01~1.20,P=0.02)。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总体有效,但对于合并房颤或溶栓前血糖高的病人疗效欠佳。 陈益升 陈凤兰 谢玉英 肖兆祥 宋峥宏 秦洁行 高丽关键词:静脉溶栓 尿激酶 房颤 一种安全轮椅 本发明属于轮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安全轮椅,包括轮椅本体,还包括:座板组件,所述座板组件铰接于轮椅本体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轮椅本体上,用于在支撑板上方安装辅助组件和收卷模组。本发明通过弯折杆、第一连杆、联动... 支楠 宋雅颖 高丽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症状反复波动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24 h内症状反复波动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在发病4.5 h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1例,分为波动组与无波动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波动组与无波动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溶栓前血压、溶栓前INR、发病-溶栓时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高血压病、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6%、吸烟史、TOAST分型、溶栓后24 h内颅内出血的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波动组溶栓前NIHSS>3分及前循环梗死的比率显著高于无波动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3分(OR=2.953,95%CI:1.044~8.354,P=0.041)和梗死部位(OR=4.020,95%CI:1.067~15.140,P=0.040)是症状波动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静脉溶栓24 h内的症状反复波动与卒中严重程度及梗死部位相关。 王飞 高丽 沈沸 李焰生关键词:静脉溶栓 脑梗死 症状波动 36例原发性低颅压头痛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头痛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4年9月诊治的36例原发性低颅压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女25例(69.4%),男11例(30.6%),年龄(39.6±11.9)岁。所有患者都有头痛症状,91.7%(33/36)的患者头痛与体位有明显关系;恶心和/或呕吐、颈部不适是主要伴随症状;脑脊液(CSF)压力(45.3±28.6)mmH2O(1 mmH2O=0.0098 kPa),女性患者CSF压力(37.3±28.2)mmH2O,男性患者CSF压力(67.4±15.4)mmH2O,女性患者CSF压力显著低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F蛋白(545.6±377.1)mg/L,IgG水平(57.4±41.1)mg/L。颅脑MRI平扫+增强扫描异常占54.8%(17/31),主要异常是硬脑膜强化、硬脑膜下血肿、垂体饱满。脑电图检查有52.4%(11/21)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两侧半球弥漫性散在θ波和痫样放电;全部患者经保守治疗后都明显好转出院,3例1个月内复发,继续予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典型体位性头痛,腰椎穿刺CSF压力低于60 mmH2O,CSF蛋白、IgG增高,颅脑MRI增强扫描见硬脑膜强化、垂体充血增大是原发性低颅压头痛的主要特征,该病预后良好。 陈益升 冯智英 黄锦坤 高丽关键词:头痛 原发性低颅压 脑脊液 大脑和小脑梗死伴肿胀的管理推荐: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声明 被引量:69 2014年 背景和目的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脑肿胀的最佳治疗尚不明确,很需要指南来指导如何处理这个严重并发症、如何提供最佳的全面的神经和医学照料以及如何在患者情况恶化面临外科干预的复杂抉择时给予家属最佳的告知。本科学声明为累及大脑或小脑半球的伴肿胀的缺血性卒中提供了早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写作组采用系统文献回顾,参考已发表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病率和死亡率报道、临床和公共卫生指南、行政部门的声明、个人文件及专家观点,对已有证据进行总结并指出现有知识中的空缺。专家组通过MEDLINE、EMBASE和Web of Science搜索直到2013年3月的医学文献,对其中相关的有关成人的文章进行回顾。按照美国心脏协会的框架组织证据,遵循相关学会的方法对证据的确切性和等级进行分类。本文得到美国心脏协会广泛的内部同行评审。结果确定了脑梗死导致的大脑半球性(累及全部或大部分的大脑中动脉区域)和小脑性(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或小脑上动脉)肿胀的临床标准。预示幕上半球梗死伴肿胀的病情恶化的临床征象包括新发或加重的意识障碍、脑性眼睑下垂和瞳孔变化。对伴肿胀的小脑梗死,意识水平下降是脑干受压的结果,故包括早期出现的角膜反射消失和瞳孔缩小。应确定标准化的定义以促进多中心和以人群为基础的有关发生率、患病率、危险因素和结局的研究。对脑肿胀高危人群的识别必须包括临床和影像学数据。如果大面积卒中患者需要全面的抢救,转入有神经监护的单元是必要的。这些患者最好被送入配备了技术熟练和经验丰富的医师,如神经科重症监护医师或血管神经专科医师的重症监护室或卒中单元。综合的医学照料包括气道管理和机械通气、血压控制、液体管理及血糖和体温控制。对于有肿胀的幕上半球缺血性卒中,不� 陈莺 林岩 俞羚 潘元美 孙亚蒙 高丽 糜建华 曹雯炜 支楠关键词:小脑梗死 去骨瓣减压术 脑肿胀 小脑半球 循证指南更新: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卒中预防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指南制定分委会的报告 被引量:30 2014年 目的对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在1998年发表的非瓣膜性房颤卒中(NVAF)预防策略的内容予以更新,包括对于不明原因的卒中,不同技术手段发现隐匿性NVAF如何?哪种治疗更能减少卒中风险且出血风险最小?方法系统文献回顾,改良的Delphi方法形成推荐。结果对于近期的隐源性卒中,心脏节律监测很可能会检出到隐匿的NVAF。对于NVAF患者,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抗凝预防卒中的效果至少与华法林相当,且颅内出血的风险低。三氟柳联合醋硝香豆醇可能比单用醋硝香豆醇更能降低卒中风险。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预防卒中的效果不及华法林,但颅内出血的风险低。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更能降低卒中风险,但会增加严重出血的风险。阿哌沙班比阿司匹林更能减少卒中风险,而出血风险相似。结论临床医师可对隐源性卒中患者进行门诊心脏节律监测以发现隐匿性NVAF(C级),必须常规地对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卒中史的NVAF患者予以抗凝治疗(B级)。对于需要抗凝的NVAF患者应该慎重选择抗凝剂。 高丽 潘元美 陈莺 林岩关键词:卒中风险 心脏节律 隐源性 微出血对脑小血管病患者早期认知障碍的影响 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SVD)是老年人群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目前脑小血管在活体上还无法直接观察,因此,磁共振的脑实质损害如多发性腔梗和白质病变一直是SVD的替代标志物。且很多的早期... 董荃 高丽 邓烨 周滟 李焰生 李颖 陈莺 季伟华 徐群文献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感觉变笨了,是出现脑雾了吗? 2023年 近期在门诊上听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抱怨,自己虽然“阳康”了,但是感觉脑子却变笨了,经常昏昏沉沉的,注意力不能集中,记性变差,甚至感觉脑子“不转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脑雾”? 高丽 管阳太关键词:冠状病毒感染 注意力 大气细颗粒物PM2.5诱导自噬激活加重大鼠脑缺血损伤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 5暴露对大鼠脑缺血后梗死体积、行为学特征及脑内自噬激活的影响,为阐明PM2. 5加重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16周龄有卒中倾向的自发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第1组为假手术组(Sham组),吸入新鲜过滤空气;第2组为对照组,吸入新鲜过滤的空气并予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手术处理;其余3组分别实施0. 1 mg/m3、1 mg/m3及10 mg/m3三种不同浓度的PM2. 5动态吸入染毒(0. 1 mg/m3PM2. 5染毒组、1 mg/m3PM2. 5染毒组及10 mg/m3PM2. 5染毒组)并予MCAO手术处理。参照zea-Longa评分法进行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 1的表达,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LC3、Beclin 1阳性细胞的分布。结果 Sham组大鼠未见脑梗死病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0分。与对照组及0. 1mg/m3PM2. 5染毒组比较,1 mg/m3及10 mg/m3PM2. 5染毒组大鼠脑梗体积明显增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增高(均P <0. 05)。与Sham组比较,对照组及1 mg/m3PM2. 5染毒组大鼠脑内LC3、Beclin 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均P <0. 05)。与对照组比较,1 mg/m3PM2. 5染毒组大鼠脑内LC3、Beclin 1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均P <0. 05)。结论 PM2. 5暴露可增加自发高血压大鼠脑梗死体积,促进大鼠脑缺血后自噬的进一步激活,加重神经功能损伤。 高丽 李杨 王飞 王永刚关键词:脑卒中 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