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飞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充市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显像
  • 2篇动态显像
  • 2篇肾动态
  • 2篇肾动态显像
  • 2篇图像
  • 2篇图像质量
  • 2篇腺癌
  • 2篇甲状腺
  • 2篇放射性
  • 2篇SPECT/...
  • 1篇凋亡
  • 1篇炎症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饮食
  • 1篇饮食治疗
  • 1篇应激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诊断肺癌
  • 1篇神经炎

机构

  • 7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绵阳市第三人...
  • 1篇乐山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李素平
  • 7篇陈飞
  • 5篇何宗喜
  • 3篇游金辉
  • 3篇马宁帅
  • 2篇张涛
  • 1篇王文君
  • 1篇谢建平
  • 1篇温琥玲
  • 1篇顾华见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肾动态显像图像质量常见影响因素分析
何宗喜陈飞李素平游金辉
^(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确诊为肺癌的100例患者,肿瘤分型鳞癌患者14例、腺癌患者70例、大细胞癌5例及其他类型的15例,运用^(18)F-FDG符合线路对患者的纵隔淋巴结的诊断结果分类,包括阴性组70例、阳性组30例。参照肺癌术后的病理学诊断标准,评价^(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假阴性和假阳性患者各项危险因素指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其阳性预测值为78%,阴性预测值为83%,假阴性组的原发灶T/N比值(7.21±3.52)、淋巴结短径(6.58±2.12)mm,小于真阳性组[(9.58±4.53)、(10.02±2.89)mm];假阳性组伴有局限性肺炎(n=8)、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n=13)的多于真阳性组(n=2、4)。结论:^(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是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手段,假阴性的发生与原发灶T/N比值、淋巴结短径短小具有相关性,假阳性淋巴结与局限性肺炎、慢支炎肺气肿具有相关性。
陈飞马宁帅何宗喜李素平谢建平张涛游金辉
关键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放射性^(131)Ⅰ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放射性^(131)Ⅰ治疗用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观察组术后进行放射性^(131)Ⅰ治疗,对照组则术后并不进行放射性^(131)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及疲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他生存质量评分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行放射性^(131)Ⅰ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陈飞何宗喜马宁帅李素平张涛
关键词: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术
车叶草苷通过内质网应激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车叶草苷(ASP)通过内质网应激(ERS)诱导胰腺癌(PC)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人胰腺癌PANC-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PANC-1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ASP组、ERS抑制剂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4-PBA)组和ASP+4-PBA组。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活化转录因子6(ATF6)、C/BEP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 3)、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及肌醇依赖性激酶1α磷酸化蛋白(p-IRE1α)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随着ASP浓度的增加,PANC-1细胞增殖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ASP组迁移细胞数量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ATF6、CHOP、cleaved-caspase-3、PERK及p-IRE1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SP组相比,ASP+4-PBA组细胞迁移数量增多、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ATF6、CHOP、cleaved-caspase-3、PERK及p-IRE1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P能够从细胞增殖、迁移、凋亡三个方面降低胰腺癌细胞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S有关。
曹龄之付国旭陈飞李素平杨凡慧
关键词:胰腺癌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
^(18)F-FDG与^(18)F-DPA-714 Micro PET/CT显像评价生酮饮食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大脑代谢及神经炎症
2024年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D)能否通过调节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大脑代谢及神经炎症促进认知。材料与方法将20只APP/PS1雄性小鼠随机分为KD组(APP/PS1+KD)与普通饮食组(APP/PS1),每组10只;同时以10只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使用生酮饲料喂养APP/PS1+KD组,普通饲料喂养APP/PS1组和对照组,共4个月。连续喂养4周、4个月后,记录小鼠的血酮,并使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小鼠认知,再行^(18)F-FDG和^(18)F-DPA-714 micro PET/CT分别评估KD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各脑区葡萄糖代谢及神经炎症的影响;完成PET/CT显像后取脑组织,选择海马CA1区制成石蜡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表达情况。结果4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APP/PS1组第3~4天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APP/PS1组在纹状体、海马、背侧丘脑、中央灰质、上丘、嗅球、中脑等脑区对^(18)F-FDG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APP/PS1组相比,APP/PS1+KD组海马、背侧丘脑对^(18)F-FDG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APP/PS1组纹状体、海马、下丘脑等脑区对^(18)F-DPA-714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显著上升(P<0.05或P<0.001);与APP/PS1组相比,APP/PS1+KD组降低了海马区相对^(18)F-DPA-714摄取(P<0.01)。与对照组、APP/PS1+KD组相比,APP/PS1组小鼠脑(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表达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KD可通过提高APP/PS1小鼠大脑代谢并抑制神经炎症,促进其认知行为学改善。
黄禹豪曾薪宇陈飞詹友胜杨凡慧李素平
关键词:生酮饮食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炎症
治疗剂量^(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治疗剂量的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升高(Tg+)而诊断剂量131I全身显像阴性(Dx-WBS-)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血清Tg+DxWBS-的DTC患者(滤泡状2例,乳头状47例),给予盲法大剂量131I(7400MBq)治疗后第7天行131I-全身显像(Rx-WBS)和头颈部、胸部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病灶水平分析131I-SPECT/CT断层融合图像对DTC定位和定性诊断情况。结果治疗剂量131I全身显像显示阳性病例16例(32.7%),其中甲状腺残留1例,转移灶15例(30.6%)。经过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均检测出上述转移灶,同时新发现6例患者的转移灶,转移灶检出率42.9%。结论 Rx-WBS可检测出部分Tg+DxWBS-的DTC患者的转移灶;对Tg+DxWBS-的DTC患者常规行头颈部、胸部131I-SPECT/CT断层融合图像可提高Tg+DxWBS-的DTC患者的转移灶的诊断准确率。
马宁帅陈飞温琥玲顾华见何宗喜王文君李素平
关键词:131I治疗
SPECT-CT肾动态显像图像质量常见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肾动态显像图像质量常见的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控制,以期获得优质的肾动态显像图像。方法:选取588例患者的肾动态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判,分析肾动态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588例肾动态显像图像中,图像质量良好506例(占86%);图像质量较差54例(占9.2%);图像质量差19例(占3.2%);图像质量与患者真实临床资料不符9例(占1.6%)。影响肾动态显像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检查前患者的准备、放射性药物及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等。结论:影响肾动态显像图像质量的环节和因素很多,而其中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是影响图像质量的最主要因素,需努力提高操作人员静脉穿刺技术。
何宗喜陈飞李素平游金辉
关键词:肾动态显像影响因素图像质量放射性药物静脉穿刺SPECT-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