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成燕

作品数:9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干预
  • 2篇心病
  • 2篇心绞痛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2篇抑郁
  • 2篇衰竭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慢性
  • 2篇老年慢性心力...
  • 2篇护理
  • 2篇焦虑
  • 2篇绞痛
  • 2篇冠心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肌

机构

  • 7篇阜阳市人民医...
  • 1篇阜阳市第三人...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8篇胡成燕
  • 3篇宁彬
  • 3篇庄晓赛
  • 2篇杨博
  • 1篇葛慧娟
  • 1篇马震
  • 1篇朱振华
  • 1篇孙利平
  • 1篇周金柱
  • 1篇孙雪莉
  • 1篇靳秀芝

传媒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效果及对NT-proBN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2
2020年
目的探究二丁酰环磷腺苷钙(dbcAMP-Ca)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dbcAMP-Ca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及疗效,心律失常疗效及对NT-proBNP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2 w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均P<0.05),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治疗2 w后,观察组心功能有效率和心律失常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 w后,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NT-proBNP是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当NT-proBNP以3720 pg/ml为切点时,其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4%与75.2%。结论dbcAMP-Ca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缓解心衰及心律失常,且有效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
国小丽杨博胡成燕庄晓赛唐丽丽
关键词: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琥珀酸美托洛尔
以问题为导向的沟通干预模式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沟通干预模式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行PCI的8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试验组给予以问题为导向的沟通干预模式。应用冠心病疾病相关知识调查表、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冠心病疾病知识调查表中各维度得分及SCHFI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沟通干预模式能够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
唐丽丽胡成燕国小丽郝春艳任磊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问题为导向自我护理能力
全程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营养不良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营养不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营养不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全程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功能指标、体重指数、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体重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营养不良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体重指数,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几率。
唐丽丽周金柱胡成燕郭小丽
关键词:全程护理老年干预效果
双心医学模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靳秀芝孙雪莉国小丽宁彬庄晓寒朱振华胡成燕高纯纯孙利平葛慧娟
该研究以心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整体疗效显著提高,血皮质醇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产生负向作用,促炎抗炎平衡推敲是介导焦虑、抑郁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可能机制之一。该研究适用于心血管疾病...
关键词: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理干预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老年CHF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据此分为损伤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CHF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损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全部86例患者共有23例出现认知损害,发生率为26.7%。损伤组患者的年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_(1c))水平、合并糖尿病占比、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Ⅳ级占比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高血压病程和CHF病程均显著长于正常组(均P<0.05),受教育时间和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短于正常组(均P<0.05),家庭平均年收入、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使用β受体阻滞剂占比、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分、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VEF、SSRS评分、外周血Hb和HbA_(1c)水平均为老年CHF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损害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约有1/4的老年CHF合并高血压患者存在认知损害,LVEF、SSRS评分、外周血Hb和HbA_(1c)水平均为此类患者认知损害的独立影响因素。
国小丽杨博庄晓赛胡成燕唐丽丽郝春艳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老年
双心医疗干预对86例合并焦虑抑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9
2021年
目的:研究双心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以及AMI合并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照组和双心组各纳入4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健康宣教,双心组则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双心医疗干预。对比合并焦虑抑郁组和未合并焦虑抑郁组患者的相关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合并焦虑抑郁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干预后双心组LVEF(左室射血分数)水平、QOL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LVED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干预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女性、工作时长≥10h/d、配偶和父母直系亲属有慢性重大疾病均是AMI合并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双心医疗的应用可促进AMI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高龄、女性、长时间工作、配偶和父母直系亲属有慢性重大疾病可能是AMI合并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
任磊宁彬马震郭影张婷婷胡成燕唐丽丽国小丽李传芳张大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焦虑抑郁
双心医学模式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焦虑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焦虑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以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双心医学模式进行心理干预,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Zung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评分、B型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BNP、LVEF以及SDS、SAS评分均有改善,而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焦虑患者进行躯体疾病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在心理问题得到治疗的同时,可以取得更好的整体临床疗效。
胡成燕庄晓赛宁彬国小丽高纯纯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抑郁焦虑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特点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特点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2例,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n=34)和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n=58),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特点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事件组患者心率、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冠心病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组年龄、肥胖、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肥胖、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CTnT升高、CRP升高、NT-proBNP升高及治疗依从性均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密切关注以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王伟丽胡成燕贾美雪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不良心血管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