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立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宇宙
  • 3篇宇宙线
  • 2篇高能
  • 1篇仪器
  • 1篇有效载荷
  • 1篇射电
  • 1篇太阳
  • 1篇探测器
  • 1篇图像
  • 1篇图像传感器
  • 1篇器型
  • 1篇中微子
  • 1篇感器
  • 1篇高能粒子
  • 1篇TREND
  • 1篇CMOS图像
  • 1篇CMOS图像...
  • 1篇传感
  • 1篇传感器
  • 1篇磁单极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国...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藏大学

作者

  • 5篇张建立
  • 1篇段帷
  • 1篇白先勇
  • 1篇冯志伟
  • 1篇朱辉
  • 1篇林佳本
  • 1篇吴丹
  • 1篇邓元勇
  • 1篇宋谦
  • 1篇崔晓红
  • 1篇田文武
  • 1篇张毅
  • 1篇郭晶晶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物...
  • 1篇天文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CMOS图像传感器在太阳磁场观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磁场是太阳物理的第1观测量,当前太阳磁场观测研究正迈向大视场、高时空分辨率、高偏振测量精度以及空间观测的时代.中国首颗太阳观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也配置了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磁场灵敏度的全日面矢量磁像仪(FMG)载荷,针对FMG载荷的需求,讨论了大面阵、高帧频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应用于太阳磁场观测的可行性.首先,基于滤光器型太阳磁像仪观测的原理,比较分析了目前CMOS图像传感器(可用的或是可选的两种快门模式)的特点,指出全局快门类型更适合FMG;其次搭建了CMOS传感器实验室测试系统,测量了CMOS图像传感器的像素增益及其分布规律;最后在怀柔太阳观测基地的全日面太阳望远镜上开展了实测验证,获得预期成果.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形成了FMG载荷探测器选型方向.
段帷宋谦宋谦郭晶晶白先勇邓元勇郭晶晶张建立
关键词:CMOS图像传感器
中法天山高能宇宙线和中微子探测阵列TREND
END (Tianshan Radio Experiment for Neutrino Detection)实验是“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的子课题,得到了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国家基金委海外青年科学家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海外青...
张建立
磁单极子探测的历史和现状被引量:1
2021年
自1931年狄拉克提出磁单极子存在的理论猜想以来,磁单极子探测成为了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共同研究的重大课题.历史上曾经有人声称探测到磁单极子,但是没有获得可重复的实验结果.最近,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实验限制了磁单极子的质量下限约为0.5 TeV.当代还有许多大型地面/地下实验,如MACRO, IceCube, Auger等探测来自宇宙的磁单极子,获得了不同速度范围的磁单极子的流量上限.本文总结已有的磁单极子探测结果,并讨论利用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项目探测磁单极子的可能性.最后,建议建造一个探测磁单极子的卫星或者空间站载荷.
周新霖田文武朱辉朱辉吴丹崔晓红张建立张少博雷贤欢程皓麟
关键词:磁单极子宇宙线
中法合作射电探测极高能宇宙线和中微子(高能分会场)
<正>中微子的探测正蓬勃发展,本报告将介绍高能中微子及射电观测中微子现状。中法天山宇宙中微子探测阵列(TREND),在陈和生院士和武向平院士的关怀和支持下,得到了国家'973计划'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的支持,该项目在21C...
张建立
文献传递
天山射电实验探测极高能中微子和宇宙线被引量:1
2015年
宇宙中微子正开启一个电磁波观测宇宙之外的全新窗口.然而,传统的中微子探测手段由于造价过高,导致探测器有效面积不足或观测时间有限等问题,不便于进行高能中微子(一般认为能量大于1015 eV为超高能,能量大于1018 eV为极高能)的观测.射电阵列,采用造价低、全天候观测的射电天线,可以建造大面积的观测阵列,达到极高能中微子天文学和极高能宇宙线探测所需的高灵敏度.在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的资助下,原型阵列TREND(天山射电探测中微子探测器)在2011–2012年的运行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仅依靠单极化接收天线阵列,首次证明了不依赖于传统粒子探测器的自触发射电探测方式可以对高能粒子大气簇射进行有效探测.我们计划建造一个巨型天线阵列GRAND,这将是世界上1017 eV以上最灵敏的高能中微子望远镜,可以对高能中微子进行有效的观测.
张建立张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