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外科
  • 2篇手术
  • 2篇外科手术
  • 1篇动静脉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损伤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休克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外科
  • 1篇心脏外科手
  • 1篇心脏外科手术
  • 1篇胸前
  • 1篇休克
  • 1篇右颈
  • 1篇右颈内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篇韩杰
  • 3篇张伟民
  • 3篇钱希明
  • 1篇毛彦恺
  • 1篇陈自立
  • 1篇何启才
  • 1篇何帆
  • 1篇王蓓
  • 1篇曹洁
  • 1篇郭继革
  • 1篇陈冉
  • 1篇赵博文
  • 1篇黄刚平
  • 1篇黄艳华
  • 1篇张晓捷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股动静脉加右颈内静脉建立体外循环行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手术
2015年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从20世纪90年代开展以来,由于创伤小,恢复快,特别是手术切口小,瘢痕隐蔽,相对于传统手术达到了美容的效果,因此此类手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其中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径路是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术式有多种方法及途径建立体外循环。现将我院行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外科手术经股动、静脉+右颈内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的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郭继革曹洁陈自立张伟民韩杰钱希明
关键词:右颈内静脉体外循环股动静脉微创心脏外科手术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腱索断裂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 3D-TEE)在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王蓓赵博文毛彦恺钱希明黄艳华张伟民韩杰陈冉
关键词:二尖瓣腱索断裂外科手术临床疗效
7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9年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是少见而凶险的并发症,由于突发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往往会迅速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其预后极差,致死率极高[1]。本文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全部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经验,以便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预后。
张晓捷何帆韩杰黄刚平徐碧军张伟民何启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外科治疗左向右分流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
创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4例临床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经验,评估TEVAR治疗创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4例创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42岁(范围:31~82岁)。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3例,高处坠落伤1例。4例患者均出现胸腔积液,其他临床表现有四肢骨折3例,双侧多发肋骨骨折3例,肱二头肌肌腱撕裂1例,眼球破裂1例。发病至住院中位时间8.5 h(范围:5~11 h)。结果4例患者均行TEVAR手术,术后均未见心肾功能衰竭、脑梗死、截瘫等并发症,术后1周顺利出院。出院3个月后复查CTA,均未见内漏、支架移位、夹层进展等并发症。结论TEVAR治疗创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死亡率低,短期随访效果良好。
徐碧军韩杰于长江钱希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