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爽
- 作品数:5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肌骨超声在脑卒中偏瘫肩痛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第一部分基于超声检查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软组织损伤类型分析目的通过超声检查的方法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肩部软组织病变和损伤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常见软组织损伤类型。方法选取76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对患者双侧肩关节进行超声检查。...
- 魏爽
- 关键词:偏瘫肩痛软组织损伤超声检查超声引导肩峰下滑囊药物注射偏瘫肩痛
- 文献传递
- 脑卒中患者桥式运动下竖脊肌与多裂肌表面肌电图信号特征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桥式运动下竖脊肌与多裂肌表面肌电(s EMG)信号变化特征,为桥式运动的临床应用提供电生理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例健康同龄成年人(正常组)与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者组),对两组受试者行桥式运动时的竖脊肌与多裂肌s EMG信号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正常组双侧竖脊肌、多裂肌配对比较,时域指标平均肌电值(AEMG)、频域指标中位频率值(MF)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竖脊肌患侧AEMG值大于健侧、患侧MF值均小于健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组双侧多裂肌AEMG值、MF值组内配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两组受试者同侧竖脊肌与多裂肌AEMG值的比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桥式运动可作为脑卒中患者躯干肌训练的一种方法,但须注意训练时双侧竖脊肌的均衡性。
- 廖志平李建华魏爽
- 关键词:脑卒中桥式运动表面肌电图
- 肌骨超声在偏瘫肩痛软组织损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8
- 2016年
- 肌骨超声(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MU)是使用高频探头(3—17Hz)诊断人体软组织和骨骼病变以及在其引导下实施实时治疗的一种手段[1]。肌骨超声以较高的分辨率,可有效显示肌肉、肌腱、韧带、滑囊及外周神经等结构并判断其损伤情况,同时具有诊断明确、操作简便、微创无痛、效好价廉等优点[2],已广泛应用于运动医学、
- 魏爽吕江红廖志平李建华
- 关键词:偏瘫肩痛骨骼病变关节盂高频探头肌腱病软组织损伤
- 表面肌电图评估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下肢肌肉领域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5年
- 表面肌电图(surfaceelectromyography,SEMG)评估技术是通过在肌肉表面放置皮肤(表面)电极,采集肌肉活动时的肌电信号,从而对神经肌肉功能作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技术。sEMG信号主要从人体生物特征角度研究肢体肌肉功能而进行康复评估,其特征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枢控制因素和肌肉兴奋传导速度的特性。sEMG信号评估技术常用于评估脑卒中步态、吞咽、平衡、康复疗效评估等领域。
- 廖志平魏爽李建华
- 关键词:表面肌电图脑卒中下肢
- 关于下背痛患者腰部多裂肌表面肌电信号与肌肉横断面积的研究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下背痛患者双侧多裂肌表面肌电信号平均肌电振幅值(AEMG)与肌肉横断面积(CSA)变化差异,分析两者之间变化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对照组)和30例下背痛患者(病例组),利用表面肌电图检测仪和超声诊断仪分别对2组受试者L。~s,部位双侧多裂肌的AEMG值及CSA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多裂肌AEMG和CSA值的左右侧之间比较,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疼痛侧AEMG和CSA值均小于非疼痛侧,且两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疼痛侧的多裂肌AEMG值与CSA值呈显著相关(P=0.000,r=0.766),病例组非疼痛侧多裂肌AEMG值与CSA值亦呈显著相关(P=0.000,r=0.763);对照组左侧多裂肌AEMG值与CSA值呈显著相关(P=0.000,r=0.807),对照组右侧多裂肌AEMG值与CSA值亦呈显著相关(P=0.000,r=0.800)。结论下背痛患者疼痛侧多裂肌AEMG和CSA值与健侧相比偏小,且双侧多裂肌AEMG值与CSA值变化均显著相关。
- 宋海新魏爽李建华廖志平
- 关键词:下背痛多裂肌表面肌电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