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继红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置管
  • 5篇静脉
  • 4篇中心静脉
  • 3篇PICC
  • 3篇PICC置管
  • 3篇超声
  • 3篇穿刺
  • 2篇导管
  • 2篇中心静脉导管
  • 2篇外周
  • 2篇静脉穿刺
  • 2篇静脉导管
  • 2篇彩超
  • 2篇彩超引导
  • 2篇彩色多普勒
  • 2篇超声引导
  • 1篇导管术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远期
  • 1篇远期并发症

机构

  • 8篇常州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徐继红
  • 4篇钱丰
  • 3篇刘艳萍
  • 3篇马华
  • 2篇张玲
  • 2篇谢潇
  • 2篇郑雪艳
  • 1篇张晓青
  • 1篇施荷玉
  • 1篇钱翠娥
  • 1篇谢萧
  • 1篇马一博
  • 1篇王忠
  • 1篇王中
  • 1篇俞玉蓉
  • 1篇林素英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皮穿刺肾盂造瘘治疗梗阻性肾病的护理被引量:4
2010年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对50例梗阻性肾病患者进行经皮穿刺肾盂造瘘引流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马华徐继红
关键词:梗阻性肾病肾窦分离护理
家庭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远期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远期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00例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传统换药的基础上,采用讲解、答疑、现场演示、发放小册子、与患者互动等方式,针对PICC置管远期出现的穿刺部位的皮肤过敏感染、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脱出及移位等并发症及拔管的注意事项、应对措施等实施家庭健康教育。结果 100例患者置管期间,8例患者出现轻度皮肤过敏感染,占8%,未出现穿刺点化脓及留置管道溢脓现象;5例出现导管堵塞,及时处理后通畅;5例出现静脉炎,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导管脱出及移位发生;治疗期间导管耐受情况良好,无1例因并发症而拔出导管,导管达到预期留置时间。结论家庭健康教育在减少PICC置管患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上具有重要意义。
马华徐继红林素英
关键词:家庭健康教育PICC置管远期并发症
彩超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术置管成功50例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彩超引导下行外周静脉植进的中央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引导技术行PICC穿刺患者50例为观察组,床边穿刺置管患者50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皮肤穿刺点异化情况、感染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彩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术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了穿刺针在组织间潜行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和局部刺激,降低置管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徐继红张玲刘艳萍钱丰王忠郑雪艳俞玉蓉谢萧
关键词:彩色超声检查中央静脉置管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PICC的方法与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PICC的方法、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将40例经传统方法穿刺失败或无法进行穿刺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PICC,并与40例用传统方法行PICC者在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方面作一比较。
谢潇刘艳萍王中钱丰施荷玉徐继红
文献传递
B超引导下的PICC置管体会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结合改良Seldinger技术PICC置管的优越性。方法 53例需要行PICC置管患者,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46~78岁,均为浅静脉直视不明显或触摸不到、不适合盲穿患者。所有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肘上贵要静脉穿刺和改良Seldinger技术,经贵要静脉置管至上腔静脉。结果 53例患者穿刺一次成功,40例导丝直接进入贵要静脉,13例调节穿刺针角度后导丝进入静脉;2例在第一次置管时导管头进入颈内静脉,再次偏头法加指压法后进入上腔静脉。结论 B超下定位结合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贵要静脉其准确率较高,B超实时观察导管位置能提高插管成功率。
马华徐继红
关键词:PICCB超引导SELDINGER技术贵要静脉
PICC换药包的制作与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自制PICC换药包的应用效果,降低换药费用。方法将110例行PICC的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用自制PICC换药包换药,对照组用专用PICC换药包换药。结果PICC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留置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换药费用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制PICC换药包用于PICC换药安全有效,可降低换药费用。
郑雪艳徐继红
关键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换药包置管时间静脉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引导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实用价值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引导下,经上肢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方法与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给药,采用传统穿刺置管方法无法实施或穿刺失败的患者197例,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跟踪引导下,选择上肢最合适穿刺静脉,确立最佳穿刺点及穿刺角度进行穿刺置管,将静脉导管置入中心静脉内,要求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处。结果本组197例患者穿刺成功率为100%,穿刺血管的选择:左上肢静脉95例,右上肢静脉102例;选择贵要静脉150例,肱静脉24例,头静脉14例,肘正中静脉9例;穿刺时间为20s~22min;仅有5例出现穿刺局部血肿,无神经损伤等其他并发症发生;超声对导管尖端定位的准确性达96.95%(191/19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上肢静脉穿刺置入中心导管的方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明显缩短穿刺间,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刘艳萍钱丰谢潇钱翠娥马一博张晓青徐继红
关键词:超声引导静脉穿刺成功率
彩超引导下PICC置管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1年
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PICC)已发展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以其明显的优势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为中长期静脉输液患者,尤其是肿瘤化疗、静脉高营养患者提供了一种便于自我护理,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静脉用药途径[1]。目前,国内医院对行PICC置管患者的血管选择方法有两种,即肉眼观察[2]和超声引导[3]。
张玲徐继红钱丰
关键词:PICC置管老年患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彩超引导静脉高营养置管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