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 作品数:19 被引量:89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体育免费师范生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15年
- 采用问卷调查对体育免费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体育免费师范生创新能力包含器材与教具创新、教材创新、教学创新、课外知识拓展创新、研究应用创新5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5因素结构模型拟合度较好,体育免费师范生创新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后续研究的测量工具。当前刚入职的体育免费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属于中等水平。回归分析表明:专业能力、教学环境、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对体育免费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强度依次下降。建议重点加强体育免费师范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其他3个因素发展以提升其创新能力。
- 罗小兵李娜鲁长芬王健
- 关键词:学校体育
- 职业足球联赛中球迷现场观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被引量:13
- 2016年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讨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观赛态度和观赛意向如何影响球迷的现场观赛。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707名球迷进行调查,并验证假设模型。结果显示:观赛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观赛意向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且主观规范的预测作用最强;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观赛意向对球迷现场观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 李娜
-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球迷主观规范
- 青少年学生感觉寻求与购彩意向的关系:父母购彩行为和不良信息传播的调节效应
- 作为无固定工作和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应被禁止或限制购买彩票。首先,我国《彩票管理条例》明文规定,销售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彩票。其次,体育彩票发行的初衷是为社会福利和体育事业发展筹集社会闲散资金,而作为没有固定工作和经济...
- 李娜
-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
- 大学生感觉寻求与体育博彩意向的关系——父母博彩行为及不良信息传播的影响
- 2016年
-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74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感觉寻求对其体育博彩意向的影响,以及父母博彩行为与不良信息传播对此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大学生感觉寻求能预测其体育博彩意向;父母博彩行为和不良信息传播在此关系中,分别起到了调节作用。这一调节模型丰富了大学生博彩心理与行为特征的研究理论,对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博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李娜史文文
- 关键词:大学生
- 体育彩民购彩成瘾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被引量:8
- 2013年
- 为了探讨体育彩民购彩成瘾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全国10省(市)的2 426名体育彩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感觉寻求、不良信息传播和经济效用与购彩成瘾显著正相关,家庭经济状况与购彩成瘾显著负相关;2)感觉寻求、不良信息传播、家庭经济状况和经济效用是购彩成瘾的主要影响因素;3)经济效用在家庭经济状况、不良信息传播与购彩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王斌史文文刘炼叶绿李娜
- 关键词:体育彩票
- 教练员自主支持与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态度:自主性动机的中介作用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3名运动员进行调查,探讨自主性动机、教练员自主支持与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教练员自主支持与兴奋剂态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教练员自主支持与自主性动机呈显著正相关,自主性动机与兴奋剂态度呈显著负相关.自主性动机在教练员自主支持与兴奋剂态度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教练员自主支持通过自主性动机间接影响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态度,这提示运动员自主性动机的培养不容忽视,不然最优外部环境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管理者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以提升运动员的自主性动机水平.
- 李娜陈作松
- 关键词:教练员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体育彩民购彩行为研究被引量:19
- 2014年
- 通过细化购彩态度和整合购彩行为,构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体育彩民购彩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同时,对体育彩民进行实证调查验证假设模型。结果显示:购彩态度、购彩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体育彩民购彩意向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且购彩态度的预测作用最强;知觉行为控制和购彩意向对体育彩民购彩行为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该模型对购彩意向和购彩行为的解释力分别达到45%和36%。
- 刘炼王斌罗时叶绿李娜
- 关键词:体育彩民计划行为理论
- 体育彩票消费中问题博彩的认知偏差研究述评被引量:12
- 2013年
- 问题博彩是指个体难以控制博彩冲动,使其持久地沉溺于博彩中,以致个人、家庭和社会受到不良影响的博彩行为。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的回顾,拟对引起体育彩票消费中问题博彩的认知偏差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影响问题博彩的主要认知偏差包括控制幻觉、赌徒谬误、热手谬误、因果错觉、自我服务偏向、事后聪明式偏差、概率误差、羊群行为、中奖联想、差点赢、沉没成本效应等。未来研究应探索情绪和人格对认知偏差的影响,加强问题彩民认知偏差的神经生理机制和干预研究。
- 王斌叶绿马红宇史文文李娜
- 关键词:体育彩票问题彩民
- 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态度的测量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4年
- 兴奋剂的使用是现代竞技体育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仅依靠科技手段摆脱危机依然任重道远,因而运动员对使用兴奋剂的态度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以既往研究成果为基础,比较与分析了运动员兴奋剂态度的测量工具,包括兴奋剂态度量表、技能增强态度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梳理和总结了人格特质、使用动机、运动道德推脱及重要他人等兴奋剂态度的影响因素和兴奋剂易感性、兴奋剂使用意向等兴奋剂态度的预测效用;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 林俊李娜
- 关键词:运动员影响因素
- 运动员道德意识与运动反社会行为:运动道德推脱的中介效应被引量:9
- 2015年
-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运动反社会行为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如何有效预防和降低运动反社会行为的发生成为运动道德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研究采用运动员道德意识量表、运动反社会行为量表和运动道德推脱量表,对我国运动员进行测查,旨在考察运动员道德意识影响运动反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即探究运动道德推脱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SEM)发现:(1)运动员道德意识可以对运动道德推脱、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运动道德推脱可以对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运动道德推脱在运动员道德意识与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关系中起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说明:道德意识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在运动中越少会使用运动道德推脱,也越少从事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道德意识既可直接影响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又可通过运动道德推脱间接影响运动反社会行为(队友)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对手)。结果提示,在对我国运动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应当加强对运动员道德意识以及运动道德推脱方面的教导,以更好地预防和降低我国运动员运动反社会行为的发生。
- 王栋陈华东翁滢渌李娜
- 关键词:运动员道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