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满
- 作品数:21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共衡水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WTO视角下“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的调整路径被引量:4
- 2019年
-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其涵养政府补贴、财税优惠、产业基金等多个方面的产业支持政策。欧美国家认为“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有扭曲市场、强制技术转让、不公平竞争等负面作用。产业政策并非中国所独有,其具有合理性,但也有部分做法不符合WTO规则。因此,需要调整产业政策中的弊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确立竞争中立原则,拓展高新技术发展空间以及理清政府与企业边界,进而避免欧美国家的误解。
- 刘淑满
- 关键词:WTO规则产业政策
- 浅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 2011年
- 农民工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兴起而出现的特殊群体,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当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建立适合我国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整个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 刘淑满
-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
-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文化考量被引量:1
- 2020年
-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既是我国对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一个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深厚的文化土壤。多元一体、贵和尚同、和而不同及求同存异等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从未中断,深厚的文化积淀就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立的深厚基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独特的中国式民主形式,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能够有效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引领社会发展。制度自信源于文化自信。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进一步彰显我国的制度优势,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必须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在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上持续发力。
- 刘淑满
- 关键词: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优秀传统文化
-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考量被引量:6
- 2019年
- 营商环境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会产生较大影响.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地在加强法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目前营商法治环境问题仍然制约着一些地区的发展.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治体系,以法治化的方式助推营商环境的优化.
- 刘淑满
- 关键词:营商环境法治化制度化
- “一带一路”与河北对外贸易法律问题研究
- 2021年
- 河北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外贸易有很多优势。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等差异,河北省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中,对外贸易面临诸多法律风险。防范风险、保障河北“一带一路”沿线贸易的健康发展,以更强劲的动力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 刘淑满杨永志李威冯荣珍
-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贸易法律风险
- 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法律思考
- 2011年
-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开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这一制度建设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相对健全的体系,全面系统地推进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仍然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个人信用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现实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制度。
- 刘淑满
- 关键词:个人信用信用立法
- 党内法规的运行保障机制研究
-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执行力不断增强,但是党内法规制度在公开力度、监督检查、考核问责以及文化引领等运行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杨永志刘淑满
- 关键词:党内法规
- 我国农民法律意识透视被引量:1
- 2011年
- 农民法律意识的培育和提高是农村法治建设的基本前提。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儒家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以及法治不完善的制约是造成农民法律意识较低的原因。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提供经济基础;进一步完善农村方面的立法,加强执法,深化农村司法改革,不断加强农村普法工作。
- 刘淑满
- 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法治建设
- 试论依法治税被引量:2
- 2005年
- 文章探讨了依法治税的含义,指出我国当前依法治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现依法治税的相应措施。
- 栗希荣刘淑满
- 关键词:依法治税
- 浅谈行政信赖保护原则被引量:1
- 2012年
- 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首先是在大陆法系国家产生的,是二战后在德国发展形成的一项行政法的基本原则。随着法治社会的发展,信赖保护原则的法律化已经成为一个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仅在行政许可法中规定了信赖保护原则,这远远不能适应法治的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信赖保护原则确立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从立法、执法和司法方面完善和保障信赖保护原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 刘淑满
- 关键词:信赖保护执法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