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果芳
- 作品数:13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内膜活检方法对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后诊断差异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活检方法对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后诊断差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单纯分段诊刮术组(A组)70例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符合率82.9,子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组(B组)66例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符合率9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手术前后分期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癌安全、可靠,优于单纯分段诊刮术。
- 邹果芳胡红波邓郝男
-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
- MRI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分期及肌层浸润的意义被引量:27
- 2015年
-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判定中的作用。方法:5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均行常规和造影剂增强MRI扫描,术前评估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MRI检查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2.1%(46/56),一致性检验(Kappa=0.771,P<0.001)。结论: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肌层浸润深度和检测肿瘤扩展分期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的常规检查。
- 邹果芳胡红波罗萍香陈振松刘干辉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肿瘤分期
- 子宫血管预处理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子宫血管预处理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子宫肌瘤64例随机分为子宫血管预处理组(32例,先缝扎子宫血管)和对照组(32例,双极电凝联合超声刀处理子宫血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术中中转率等。结果:子宫血管预处理组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38.0%,平均手术时间缩短21.0%,手术后平均血红蛋白减少32.0%(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先缝扎子宫血管预处理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邹果芳胡红波邓郝男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
- 复春散Ⅰ号联合TDP照射预防女性肥胖患者妇科手术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复春散Ⅰ号联合TDP照射预防肥胖患者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选择到我院进行妇科择期腹部手术且体重指数≥25.0kg/m2的患者212例。随机分配到观察组54例,采用复春散Ⅰ号外敷切口联合TDP照射的方法;对照组A 53例,采用常规切口换药的方法;对照组B 52例,采用单独TDP照射的方法;对照组C 53例,采用单独复春散Ⅰ号外敷切口的方法。对治疗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四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1)观察组切口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A、对照组B及对照组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A、对照组B及对照组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春散Ⅰ号外敷联合TDP照射预防肥胖妇科患者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效果良好,且能有效缩短切口愈合的时间。
- 旷双红何玉珍戴月嫦邹果芳宋清源凌雪梅程耘
- 关键词:肥胖切口愈合
- 复春散Ⅰ号联合TDP照射预防女性肥胖患者妇科手术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疗效观察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复春散Ⅰ号联合TDP 照射预防肥胖患者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选择到我院进行妇科择期腹部手术且体重指数≥25.0kg/m2,的患者212 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配到观察组54 例,采用复春散Ⅰ号外敷切口联合TDP 照射的方法;对照组A53 例,采用常规切口换药的方法;对照B52 例,采用单独TDP照射的方法;对照组C53 例,采用单独复春散Ⅰ号外敷切口的方法.治疗后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四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1)观察组切口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A、对照组B 及对照组C,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A、对照组B 及对照组C,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复春散Ⅰ号外敷联合TDP 照射预防肥胖妇科患者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效果良好,且能有效缩短切口愈合的时间.
- 旷双红何玉珍戴月嫦邹果芳宋清源凌雪梅程耘
- 关键词:肥胖切口愈合
- 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42例妇科恶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体重指数(BMI)、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与术后LDVT形成有无相关性。结果全组共22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LDVT,发生率为9.09%。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3小时是影响LDVT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后易发生LDVT,临床上对合并易患因素的患者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 邹果芳胡红波许红雁罗萍香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
- 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索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各因素间关系,系统评估其预后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各因素间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宫颈受累情况、腹腔细胞学情况、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淋巴结处理、术后辅助治疗、附件转移、淋巴管转移情况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受累情况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宫颈受累情况、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是子宫内膜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 邹果芳胡红波胡卫忠邓雪莲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
- 前哨淋巴结绘图在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绘图在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或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在腹腔镜监视下将亚甲蓝染剂注射在子宫体四周的浆膜下层,观察并记录蓝染的前哨淋巴结部位、数量。术中所有淋巴结经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学检查。结果腹腔镜下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11.9%(7/59)、灵敏度为87.5%(7/8)、特异度为100.0%(51/51)、准确性为98.3%(58/59)、阴性预测值为98.1%(51/52)。分析前哨淋巴结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一致性,得到Kappa系数为0.924,P<0.001。结论前哨淋巴结绘图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可作为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手术中预测盆腔淋巴结整体转移情况的常规方法。
- 邹果芳胡红波许红雁罗萍香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腹腔镜
- 局部胆管壁的应力-应变性扩张修复和重建胆道损伤的研究
- 吴青松邹果芳凌亚非王建南刘文清朱剑华赵家锋
- 本项目根据胆管壁可负荷的静水压设计并制作与胆管内腔相仿的内置入式胆管扩张器,通过在体外测试扩张气囊压力与期望扩张胆管直径关系后,在活体获得肝外胆管可负荷的时间压力变化范围,并应用胆管扩张器模拟胆管内持续渐增压力对局部胆管...
- 关键词:
- ER,PR,VEGF,IGF-1,HGF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ER、PR、VEGF、IGF-1及HGF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ER、VEGF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在息肉组织中未见IGF-1及HGF的过度表达。[结论]ER在局部内膜的过度表达,通过引起雌激素的敏感性增强及推测通过使ER的作用时间延长,导致息肉的形成。VEGF参与了息肉的形成,且可能与ER在息肉的发生中起协同作用。
- 罗萍香何星云胡红波邹果芳何剑芬许红雁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病理学病理学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肝细胞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