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胶质
  • 2篇神经胶质
  • 2篇胶质瘤
  • 1篇多形
  • 1篇多形性
  • 1篇多形性胶质母...
  • 1篇肉瘤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顺铂
  • 1篇替尼泊甙
  • 1篇中枢神经
  • 1篇中枢神经系统
  • 1篇中枢神经系统...
  • 1篇肿瘤
  • 1篇文献复习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瘤
  • 1篇纤维肉瘤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李文斌
  • 3篇赵凯红
  • 2篇康勋
  • 2篇李岩
  • 1篇石蕊
  • 1篇邱晓光
  • 1篇陈建新
  • 1篇陈静
  • 1篇李珊
  • 1篇钟晓松
  • 1篇张灿
  • 1篇白玥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肿瘤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胶质肉瘤七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6年
胶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1895年由病理学家Stroebe首次提出。据统计,胶质肉瘤的发病率低于全部颅内肿瘤的0.5%。胶质肉瘤由双相组织学构成,已证实有神经胶质和肉瘤两种成分,神经胶质成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Ⅳ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细胞学标准;肉瘤成分通常类似纤维肉瘤,有时其形态学表现则与纤维肉瘤不同,如类似骨肉瘤、软骨肉瘤、血管肉瘤或横纹肌肉瘤等。
赵凯红李岩邱晓光康勋李文斌
关键词:胶质肉瘤文献复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神经胶质纤维肉瘤
Ⅱ/Ⅲ级成人弥漫性胶质瘤分子分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传统的组织学分级是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一种手段,也是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WHOⅡ/Ⅲ级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跨度较大,部分患者在数月内可进展为胶质母细胞瘤(Ⅳ级),部分患者则可多年维持病情稳定;部分患者对放化疗敏感,部分患者则不敏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分子分型较传统的仅基于病理学的分级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神经胶质瘤患者的预后。Ⅱ/Ⅲ级成人弥漫性胶质瘤可依据基因的变化分成不同预后的亚型。研究证实,几乎所有的Ⅱ/Ⅲ级弥漫性胶质瘤可首先依据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1/2基因的突变状态进行分型,其次是基于1p19q联合缺失状态以及X连锁α地中海贫血/精神发育迟滞综合征蛋白(alpha thalassemia/mental retardation syndrome X-linked,ATRX)基因和(或)肿瘤抑制蛋白p53(tumor supressor p53,TP53)基因突变状态作进一步的分型。IDH基因突变伴随1p19q联合缺失大多发生于少突胶质细胞瘤,并常伴随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基因启动子、远端上游结合蛋白1(far upstream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FUBP1)基因、CIC基因和Notch1基因突变;而IDH野生型可以基于DNA甲基化状态而进一步分成预后不同的3种亚型。
赵凯红白玥张灿严小钰李文斌钟晓松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分子分型
VM-26和DDP联合化疗对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治疗体会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采用替尼泊甙(teniposide,VM-26)和顺铂(cisplatin,DDP)治疗复发恶性胶质瘤,探讨其治疗效果并评价其不良反应。方法从2012年5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脑胶质瘤科收治的,已经过STUPP方案[术后放疗加同步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及之后6个疗程规范TMZ辅助化疗,经头颅MRI和/或手术后病理确诊的,复发恶性胶质瘤患者共30例,均给予VM-26联合DDP化疗。探讨其治疗效果并评价其不良反应。结果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级Ⅲ级:有效率为9.1%,生存期为43个月。WHO分级Ⅳ级:有效率为5.3%,生存期为16个月。总有效率6.67%,总生存期为18个月。结论 VM-26联合DDP对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是有一定的疗效,可以选用此方案治疗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
李岩石蕊陈建新李珊康勋陈静赵凯红李文斌
关键词:替尼泊甙顺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