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凯娜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过程
  • 1篇噪音污染
  • 1篇手机
  • 1篇手机铃声
  • 1篇塑料
  • 1篇塑料表面
  • 1篇土霉素
  • 1篇污染
  • 1篇铃声
  • 1篇解吸
  • 1篇公共场所
  • 1篇OTC

机构

  • 2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张凯娜
  • 1篇李晓强
  • 1篇吴广芬
  • 1篇张华
  • 1篇卢晗
  • 1篇刘洋
  • 1篇李嘉

传媒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与发展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型噪音污染调查分析:手机铃声——以烟台大学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现代的手机不单是应用最普遍,使用频率最高的通讯工具,同时又是电子词典,无纸办公平台等应用的一个综合体。它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之余,手机铃声也作为一把双刃剑成为噪声的新污染源。尤其是在年轻人密集的大学里,常常是扰乱课堂、影响自习,骚扰休息等正常生活的罪魁祸首。为此以烟台大学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这一新型噪声的污染现状。
刘洋卢晗吴广芬张凯娜
关键词:手机铃声公共场所
微塑料表面土霉素的吸附-解吸机制与动力学过程被引量:20
2017年
采用批量平衡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土霉素(OTC)在聚乙烯(PE)和聚苯乙烯(PS)两种微塑料表面的吸附-解吸特性,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探究了吸附机制.结果表明,OTC在两种微塑料表面的吸附量为:PS-纯水>PE-纯水>PS-海水>PE-海水,分别用线性模型、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对等温吸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Freundlich模型的拟合程度最高,OTC在两种微塑料上的吸附呈现明显的非线性(n=0.25—0.77),吸附位点存在异质性.吸附过程中没有出现新的基团,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以及表面微孔填充是OTC吸附的主要机制,微塑料表面存在的褶皱,裂隙等不规则结构提供了OTC吸附位点.微塑料表面OTC吸附动力学是多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为0.0037—2.8 g·mg^(-1)·h^(-1),颗粒内扩散可能是主要的反应速率控制步骤.解吸实验结果显示,OTC的累积解吸量为:PS-纯水>PE-纯水>PS-海水>PE-海水,解吸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张凯娜李嘉李嘉张华
关键词:解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