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小红

作品数:16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护理
  • 5篇新生儿
  • 5篇干预
  • 4篇护理干预
  • 3篇儿科
  • 2篇新生儿足跟
  • 2篇新生儿足跟采...
  • 2篇妊娠
  • 2篇输液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疼痛
  • 2篇足跟采血
  • 2篇教学
  • 2篇儿科护理
  • 2篇采血
  • 1篇带教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定位
  • 1篇心肺

机构

  • 16篇南昌市第一医...
  • 2篇南昌理工学院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6篇邹小红
  • 3篇张敏
  • 2篇彭黄芳
  • 1篇李玉群
  • 1篇徐汝梅
  • 1篇孙强
  • 1篇涂颖昭
  • 1篇谌丽萍
  • 1篇高礼成
  • 1篇刘胜辉
  • 1篇胡建梅
  • 1篇吴剑
  • 1篇谢昆
  • 1篇刘玉娟

传媒

  • 3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追踪方法学在儿科护理质量控制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对提高儿科专科护理质量的可行性。方法:在儿科专科护理工作中通过实施追踪法查摆问题、集思广益、持续改进。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及护士专业理论水平。结果:实施前、后儿科的专科护理质控检查得分及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运用追踪方法学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可作为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的有效工具。
邹小红
关键词:护理质量
刺激乳头对妊娠晚期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乳头刺激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旨在找出一种既简便、经济、省时、又安全的促宫颈成熟的方法。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乳头刺激组和催产素组各6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评分、分娩情况、新生儿结局。结果乳头刺激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好,且72h临产或分娩病例多于催产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刺激乳头有显著的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是一种既简便、经济、省时、又安全的引产方法。
刘玉娟李玉群刘胜辉邹小红胡建梅
关键词:宫颈成熟引产乳头刺激催产素
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方法:择取医院产科需行足跟采血筛查的1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选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中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的新生儿采取袋鼠式护理干预。对两组新生儿采血过程中疼痛状况以及采血质量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在采血过程中的\疼痛状况以及采血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足跟采血的过程中,对其运用袋鼠式护理干预,能够保证其生理指征的稳定,舒缓其疼痛感,从而提高采血成功率与标本合格率,值得推广。
邹小红
关键词:护理干预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
多学科专题研习工作坊在糖尿病联络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索多学科专题研习工作坊在糖尿病(DM)联络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月我院各临床科室(非内分泌科)的40例护士为DM联络护士并纳入研究对象,建立工作坊师资团队,制定教学方案、培训计划、统筹实施视频教学、模拟演练、组队初考、短讲讨论、实战训练等,并跟进评价培训效果。结果经多学科专题研习工作坊培训后,DM联络护士的胰岛素注射技术、血糖监测技术、理论知识水平、胰岛素注射重要知识点掌握的正确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工作坊培训模式的总体满意度达97.5%;DM联络护士对本科室的DM患者实施同质化的DM专科护理后,科室月质控检查评分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运用多学科专题研习工作坊对DM联络护士实施技能培训能大幅提高专业水平,使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于实践过程,促进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邹小红徐汝梅邓璐
关键词:工作坊专题研习护理教育
儿科护生带教的难点与对策
2014年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使护生在4w内熟悉儿科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性质。方法针对护生首次临床接触,先降低其心理负担,根据护生实际情况事先制定好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强化带教老师的职业技能与责任心。结果通过降低其心理负担,护生都能全身心投入实习中,更加深入了解学习知识,积累相应实践技术,顺利完成实习大纲要求。结论每周制定实习计划,不但可以提高带教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还显著提高了临床带教效果。提高了儿科护理带教质量,达到教学互长目的,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邹小红胡根容
关键词:儿科护生临床带教
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血糖干预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控制饮食及适当运动等方法控制血糖,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药物(胰岛素、二甲双胍)给予早期血糖干预,对2周内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仍低于37分者随访至1岁。比较2组孕妇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2组新生儿不良并发症(包括新生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败血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以及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等疾病)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BG、2 hPG和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并发症(除外新生儿宫内发育迟缓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血糖干预,可明显减少新生儿的不良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改善母婴结局。
刘媛谢斌云邹小红涂颖昭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神经系统发育新生儿
一种儿科护理用可拆卸的呼吸机管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护理用可拆卸的呼吸机管路,包括呼吸机以及管路,所述管路和所述呼吸机之间设有可拆卸结构以及收集结构;其中,可拆卸结构包含有:快速接口、三通、气管接口、面罩、面罩接口、一对固定环以及固定带;所述快速接...
邹小红熊丽芳彭玉琳
情景模拟沉浸式体验教学法应用于医学生心肺复苏教育与重复更新训练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沉浸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高校医学生心肺复苏(CPR)教育与重复更新训练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2018级216名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教学组与沉浸体验组,每组108名。传统教学组通过集中授课+模型人操作训练形式实施教学,沉浸体验组在传统教学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情景模拟沉浸式体验教学。比较两组CPR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率、操作考核指标的正确率、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满意度。结果沉浸体验组CPR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率均高于传统教学组,CRP操作考核指标(按压定位、按压深度、按压频率、开放气道、通气频率、通气量)正确率及教学满意度(课程设计、CPR理论授课、CPR操作训练、实际案例中独立决策、情境设置、互助合作学习、操作技巧指导、针对性训练提高、案例情境考核法、自助式监控考核)均高于传统教学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沉浸体验式教学法能深化医学生CPR教育复训的效果,提高CPR操作质量和整体急救技能水平,建立临床独立行为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郭青春彭黄芳邹小红
关键词:医学生心肺复苏情景模拟
微格教学模式在静脉留置针技术专项培训中的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索微格教学模式在静脉留置针技术专项培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培训效果、促使护士静脉留置针技术达标。方法纳入2018年120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静脉留置针技术传统教学培训,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格教学。观察并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技术的理论及操作等考核成绩;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两组学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试验组的理论及操作等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自主学习能力、兴趣、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格教学模式对静脉留置针技术的专项培训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护理人员静脉留置针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规范静脉输液治疗行为,提高输液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保障输液安全。
高礼成杨彦青邹小红
关键词:微格教学输液安全
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5.73±1.12)d、住院时间为(6.73±1.81)d,均短于对照组的(8.68±1.96)d和(10.54±1.69)d(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积极为新生儿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黄疸消退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黄疸患儿早日康复出院。
邹小红
关键词:黄疸新生儿产科优质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